(核心素养目标)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一课 青春的邀约
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学设计
课题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单元 青春时光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核心素养 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1、发挥青春思维的长处,培养思维的独立意识,弘扬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 2、提高辨别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能区分思维的独立与一味追求独特的不同。 3、了解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表现,掌握开发创造潜力的方法;知道思维独立性伴随着思维的批判性;认识青春期创造潜能。
重点 理解独立;培养批判精神。
难点 思维独立性伴随着思维的批判性,开发创造潜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这是真的吗?(PPT展示各类信息图片) 教师:大家一起来说说,你觉得这些是真的吗? 学生表达立场和分享看法。 教师: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如洪流般的信息你该怎样做? 过渡:这节课,青春期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更应该是心智的成熟! 通过一些常见的信息渠道,贴近学生 生动有趣的设计,吸引学生,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自学导航: 步入青春期我们思维的变化? 2.独立思维的含义? 3.批判性思维的表现有哪些? 4.批判性思维的作用? 5.怎样培养批判精神? 6.青少年为什么要开发创造潜力? 7,如何做一个勇于创造的好少年? 活动一:生存选择 只有一艘船,在海上航行时,遇到暴风雨即将倾覆,船上有18名乘客,却只有一个救生艇,最多只能救5名乘客。这时,陷入了困境…… 图书管理员、外科医生、船长、木匠、11岁的小男孩、警察、会计、模范工人、明星、摄影师、富翁、足球运动员、可以让粮食增产的农业专家、生病的老人、孕妇、小学教师、厨师、自己 讨论并呈现自己的选择 1.请你选出五个人并分享给同学。 2.思考你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选择? 明确: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独立思考 步入青春期我们思维的变化:步入青春期,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对问题开始有了更多的见解,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独立性。 活动二:小组讨论“酷” 话题一:最近,妈妈发现小刚穿着有些另类,便对他说 :“你是一个学生,这样穿不太好”。小刚不以为然地说:“你知道什么?好些同学都这么穿。这才叫“酷”。妈妈才说了几句,小刚就生气的说:“我已经长大了,穿什么是我自己的事,不用你管。” 1.小刚理解的“酷”是什么?你同意他的说法么? 2.小刚的说法是否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为什么? 话题二:讨论课本上关于“独立”的各种说法 1.你同意以上说法吗?为什么? 2.你认为初中生的“独立”是指什么? 知识小结:独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正确、合理的意见。 过渡: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那么我们对不合理甚至严重错误的现象,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呢?与思维的独立性相伴随的是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性是怎么表现的? 活动三:【指鹿为马】的故事
  秦朝末年,赵高试图要谋权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思考:“指鹿为马”的典故说明了缺乏什么精神? 明确批判性思维的表现: 1.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要 2.敢于表达不同观点, 3.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4.敢于向权威挑战。 活动四:“学贵有疑” 北京二中亦庄学校五年级小学生张秋实写信给人民教育出版社,指出语文教科书上一幅关于宋朝知县的配图有误,知县着装应为青绿色而非紫色。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相关人员表示,目前暂未收到该信件,不过会就张同学反映的情况展开研判和探讨,如确实不妥将改进。文物专家在看图后称张同学所言有道理。 思考:1.从上述材料中,你如何看待张秋实的做法? 从材料中,张秋实的批判做法有什么作用? 知识小结: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P11)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P11) 活动五:假如张秋实是这样批判的 张秋实很不屑的说:“真是让人笑话的出版社,我不同意你的说法,我要批判。你这个幅图跟你的头脑一样错乱,知县着装应为青绿色而非紫色,这么笨,等别人救吧!” 思考:从材料中,你如何看待张秋实的批判方法?你有什么建议给张秋实? 知识小结: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活动五:厉害了少年 结合资料中中国青少年创新发明水平的不断提高。思考为什么要开发创造潜力?怎样开发自身的创造潜力呢 知识小结: 为什么 1.青春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的可能。 2.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 3.青春韶华,我们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 怎样做 1.在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我们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2.我们也会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3.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课堂小结和随堂练习 明确目标 思维训练 不同的选择 展示常见身边话题,引发思考 趣味故事 探索新知 走近生活 走近同龄人,思考问题 结合实例 探索新知 带着问题学习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 让学生参与课堂,分享感受 生动有趣,贴合学生,引发学生沉思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贴近学生思维 吸引学生 趣味教学
课堂小结 思维独立、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板书 1.什么是思维独立 2.批判性的表现、意义及要求 3、如何开发创造性思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