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课件(共34张PPT) 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课件(共34张PPT) 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单元知识体系
第一课知识体系
【备考导航】
课标解读 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
考点 内容 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与世界观; 哲学与具体科学 哲学的基本问题 基本派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考查的重点 (1)从命题内容上看,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具体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等是考查的重点 (2)从考查形式上看,选择题居多 (3)试题材料多为社会生活、传统文化、时政热点、社会实践等 (1)通过学习,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学习,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形成哲学知识体系,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
(3)关注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等事例,能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知识体系
一 追求智慧的学问
1.正确理解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1)哲学与世界观
哲学 世界观
区别 含义 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形成 是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觉形成的,不是人人都有 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
特点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是零散的、不自觉的
联系 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提醒 哲学≠世界观。世界观能否成为哲学,关键是看它是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提醒 
①世界观与方法论不是相互影响或相互决定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但方法论不能影响更不能决定世界观。
②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都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世界观 方法论
区别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 具体科学
区别 对象 整个世界 世界某一具体领域
任务 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的指导
联系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提醒 
①把哲学看作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②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③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认为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的看法是错误的。
④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1.正确理解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知识体系
1.正确理解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核心考点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
考 点 精 析
1.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从社会实践来看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从哲学自身派别来看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特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把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进步性 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科学性: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局限性 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具有明显的朴素和直观色彩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代表观点 五行说、阴阳说、形神说、气理说、活火说,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 培根、霍布斯、狄德罗、费尔巴哈 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及其特点
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区别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②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③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①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②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
联系 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4.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两个对子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区别 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是源 回答的是世界“怎么样”以及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世界的问题,是流
联系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注意 从思想观点上看,哲学上存在“两个对子”,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基本派别上看,哲学上只存在两大阵营,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3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知识体系
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2.历史使命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提醒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但绝不是哲学发展的最高峰。
3.基本特征
提醒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三个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三个统一的关键在于实践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本课核心知识
1个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对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
3个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5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的三种 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5个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易混易错】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1.哲学都能给人智慧, 使人聪明。
【解析】哲学是追求智慧之问,不一定能给人智慧, 使人聪明。
2.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人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
【解析】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人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力量。
3.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问。
【解析】哲学是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是研究整个世界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不能说是包罗万象。
4.哲学是哲学家的事。
【解析】哲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能说只是哲学家的事儿。
5.哲学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解析】哲学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不能说是决定力量。
6.哲学包括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解析】具体科学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7.哲学离开了具体科学知识就会干涸和枯萎。
【答案】正确。
【解析】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所以哲学离开了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枯萎。
【易混易错】
8.世界观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根本原则。
【解析】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根本原则。
9.世界观是人们自觉研讨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解析】世界观是人们自发形成的思想,人人都有,一般是零散的、不自觉的,不系统的。
10.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解析】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1.哲学起源于人们对世界万物的惊讶。
【解析】哲学起源于实践。
12.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解析】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13.哲学都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解析】真正的哲学在不同程度上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14.哲学研究世界的全部。
【解析】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是研究整个世界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不是全部世界。
【易混易错】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猜想和想象。
【解析】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人们无法真正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
【解析】人们无法真正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3.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解析】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中的首要问题。
【解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中的首要问题。
5.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决定各种哲学基本性质和方向的问题。
【解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哲学的基本问题不同回答决定了各种哲学基本性质和方向。
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建立在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学说。
【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缺点是没有科学依据,只是一种宝贵的猜测。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学说
【易混易错】
7.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解析】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原子和虚空或者认为是基本元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哲)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8.命,乃失败者的借口;运,乃成功者的谦词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解析】命,乃失败者的借口;运,乃成功者的谦词,是古代命定论,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答案】正确。
【解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所以哲学史上虽然是两个对子,但只有两大阵营或两大派别。
10.唯物主义是完全正确的唯心主义是完全错误的。
【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是正确的,但也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错误。唯心主义从根本上是错误的,但他的存在对人类的认识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易混易错】
1.3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
【解析】19世纪,自然科学已经由“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
2.旧哲学是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
【解析】旧哲学当中有形而上学也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坚持了辩证法。
3.旧哲学是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
【解析】旧哲学当中有唯物主义也有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原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原是德国古典哲学,自然科学前提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5.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原因在于它以改造世界为目的,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 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原因在于是改造世界的科学,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 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原因在于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反复检验。
6.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能推动时代的前进步伐。
【解析】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能推动时代的前进步伐。
7.是否关注人民需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本质区别。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本质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易混易错】
8.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统一反映了各个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解析】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他们从不同程度反映了各自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9.真正的哲学是百科之母,为具体科学提供具体方法的指导。
【解析】真正的哲学也不是百科之母,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不是具体方法。
10.真正的哲学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把握了所处时代的脉搏。
【答案】正确。
【解析】哲学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真正的哲学是时代将神的精华,把握了所处时代的脉搏。
1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实践的观点强调了改造世界。
【答案】正确。
【解析】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最基本的观点。改变世界体现了实践的观点。
1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到顶峰。
【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会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不能说达到了顶峰。
13.毛泽东思想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答题模板】
1.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马克思是对的。
【答题要素】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有科学性+真正的哲学
【答题模板】
①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性,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于实践,又经过了实践的反复检验。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它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答题模板】
2.运用哲学的相关知识说明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答题要素】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开放的理论
【答题模板】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世界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
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强调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推进人类解放。
③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满足了中国实践需要,在实践中一次又一次经受住了检验。
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
谢谢收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