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地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2023年1月13日,日本政府宣布将于今年春夏期间向海洋排放福岛核废水,用30年时间将福岛核电站积累的125万吨核废水处理和稀释后倒入太平洋,该决定遭到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对。国际海洋科研机构预测,在核污水放射性物质排放57天后就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只需三年美国和加拿大将被污染,10年后整个太平洋都将被污染。完成下面小题。1.周边国家强烈反对日本向太平洋倾倒核废水,因为该行为违背可持续发展的( )A.发展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公平性原则2.若科研机构利用GIS模拟核废水扩散路径,需要输入的主要信息源有( )A.表层洋流分布 B.大气运动状况 C.板块运动趋势 D.生物迁徙路径3.日本核废水排海的危害有( )①毒害海洋生物,继而威胁人类健康②会直接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和生态破坏③排海后,其传播速度、影响范围和环境风险都将不可控④对受影响的沿岸地区的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亚速海是乌克兰和俄罗斯南部海岸外的内陆海,其西部有一条名叫阿拉巴特岬的狭长沙坝,亚速海区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秋、冬季节盛行偏北风,风力强劲,多风浪,冬季沿岸有结冰现象。下图为亚速海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试推测顿河入海口泥沙淤积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5.调查发现每年冬季亚速海北部海湾的平均结冰厚度明显大于南部区域,其主要原因是( )①北部海域封闭,海水流动性差,易结冰;②南部海域与黑海相连,盐度较高,不易结冰;③北部泥沙淤积导致水浅,易结冰;④北部纬度较高,气温偏低,易结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以下关于阿拉巴特岬沙坝所受的外力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①海浪侵蚀作用;②海浪沉积作用;③河流侵蚀作用;④河流沉积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沉积岩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通常有整合、假整合和不整合三种情况。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平行且连续,假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平行但不连续,不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不平行且不连续。图为“某区域地质平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③处的接触关系表明新老地层形成期间,该地( )A.未发生剧烈构造运动,沉积从未间断 B.未发生过褶皱运动,但有过沉积间断C.发生过褶皱运动、地面侵蚀和再沉积 D.发生过褶皱运动,但无地壳升降运动8.断层线①②两侧岩层的相对运动特点是( )A.①西侧岩层相对下沉 B.①东侧岩层相对北移C.②东侧岩层相对上升 D.②西侧岩层相对南移9.该区域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断裂升降作用早于岩浆侵入作用 B.二叠纪沉积作用早于水平挤压作用C.水平挤压晚于岩浆侵入 D.白垩纪沉积作用早于侏罗纪沉积作用土壤储存的碳是植物的三倍多,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草地的有机碳(土壤有机质中所含的碳素)储量从土壤表层向下迅速减少。新西兰某牧场推行“倒置耕作”种植牧草,将15-30厘米的底土放置在0-15厘米的表土上方。如图示意“倒置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草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吸收较少 B.淋溶作用较强 C.土质疏松多孔 D.生物质积累多11.当表层土壤有机碳几乎不再增加时,可以实施下一轮“倒置耕作”。“倒置耕作”的周期最适宜为(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12.“倒置耕作”的作用主要有( )①抑制杂草生长②减轻土壤侵蚀③减排温室气体④减少病虫危害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研究人员将1971~2020年间云贵高原地区持续7天以上的锋线事件进行合成,并根据其移动特征划分为三种锋面类型。左图示意云贵高原持续7天以上锋线事件的合成锋线南端位置。右图示意甲乙丙三种锋面长持续锋线前7天与26°N相交的经度的逐日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锋线南部与北部移动距离差异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高低 B.地形起伏 C.距海远近 D.季风强弱14.甲乙丙三种锋面( )A.移动方向不同 B.性质差异较大 C.降水强度相当 D.气团势力相当15.云贵高原锋线在"静"背景下的移动往往会伴随转折性天气甚至引发自然灾害。揭示云贵高原锋线的移动特征,可以( )A.降低灾害频率 B.减轻灾害损失 C.减少灾害种类 D.防止灾害发生二、非选择题(满分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密云水库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地处燕山丘陵之中,面积约为180km2,是北京唯一的地表饮用水源地,也是北京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密云水库水质总氮含量春季偏高、夏季偏低。材料二下图为密云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1)描述水库和周围陆地之间形成湖陆风的过程。(2)比较夜晚水库南、北两侧风速的差异并解释原因。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海洋水库是指在沿海建造的储存淡水资源的蓄水工程,包括建设于河口、滩涂和海湾等的蓄淡水库。上海为解决地区供水危机而修建的青草沙水库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江心水库(如图所示),位于长兴岛西北方冲积沙洲上。其集水面积达66.16km ,由于海洋水库压差较低,建设过程不必过分考虑渗流问题,所以建设时就地取材,采用土工布沙聚的方式建设水库大堤,坝长48.4km,有效库容达4.38亿m 。青草沙水库的修建开辟了上海地区新的供水源地,且综合考虑供水、排污和景观设计等功能,建立了较完备的现代海洋水库系统。(1)分析与传统陆上水库相比,海洋水库具备的优势。(2)说明青草沙水库建在长江河口江心沙洲的好处。(3)分析采用土工布沙袋方式建设水库大堤的优势。(4)推测青草沙水库可能会面临的环境问题。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平潭岛主导风向为偏北风和偏南风。近年来,平潭海边岸出现迷人的“蓝眼泪”。“蓝眼泪”景观由聚集成群的夜光藻在受到适度扰动时发光形成,在特定的海水温度、监度范围内多出现在开敞的海湾,春季和初夏夜间多见,夏季台风来临时“蓝眼泪”景观迅速消失。下图示意平潭岛2021年不同主导风向下“蓝眼泪”出现地点(即图中黑点)。(1)分析“蓝眼泪”景观出现的条件。(2)简述台风期间“蓝眼泪”景观迅速消失的原因。(3)平潭岛西侧罕见“蓝眼泪”景观,对此作出合理解释。(4)有人认为,“蓝眼泪”景观指示环境污染,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地理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 1 2 3 4 5 6答案 D A B A B A题号 7 8 9 10 11 12答案 C C B D C C题号 13 14 15答案 B A B周边国家强烈反对的情况下向太平洋倾倒核废水,污染物会随洋流流向其他地区,扩大污染范围,强行转嫁污染,该行为违背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D 正确;可持续发展无发展性原则,A错误; 共同性原则是强调针对国际问题共同负责,B错误;持续性原则是指对资源和环境的利用要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以保证可持续发展,C错误。故选D。核废水主要通过洋流进行扩散,因此若科研机构利用GIS模拟核废水扩散路径,需要输入的主要信息源有表层洋流分布,A正确;而大气运动状况、板块运动趋势、生物迁徙路径对核废水扩散影响小,BCD错误。故选A。核废水会造成海洋污染,毒害海洋生物,继而威胁人类健康,①正确;核废水不会直接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和生态破坏,②错误;核废水排海后,其传播速度、影响范围和环境风险都将不可控,污染处理困难,③正确;对受污水影响的沿岸地区的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即B正确,ACD错误,故选B。顿河流域以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春季顿河流域的地表积雪融化补给河流,使得顿河在春季的径流量最大,春季地表解冻,土层松散,加上没有植被覆盖,土层易被侵蚀,导致该季节顿河入海口含沙量最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海域封闭,海水流动性差不是此处易结冰的主要原因,从图中可知,地形西南部有沙坝海域更封闭,①错误。亚速海南部与黑海相连,黑海的盐度大,通过狭窄水道的水体交换,南部海水盐度较高,不易结冰,②正确。北部入海河流多,泥沙淤积使得水域更浅,更易结冰,③正确。从图可知,亚速海南部与北部纬度相差不大,因为纬度差异所导致的气温差异很小,④错误。综上所述,②③正确,B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根据材料可知,秋冬季节北风强劲,导致风浪大,海浪携带泥沙在西南侧沉积,在海浪沉积作用的同时也存在海浪侵蚀作用,沙坝形成主要是因为海浪沉积作用大于海浪侵蚀作用,①和②正确。由图可知西南海域没有河流注入,所以河流的沉积作用和河流的侵蚀作用不明显,③和④错误。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错误,故选A。读图可知,③处上部为侏罗纪岩层,下部为石炭纪岩层,上下岩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且新老地层不平行,其接触关系为不整合接触,表明新老地层形成期间,该地发生过褶皱运动、地面侵蚀和再沉积,C正确、ABD错误。故选C。由不同地质年代的岩层分布特点可知,以二叠纪岩层P向两侧岩层依次变老,推测该处地质构造为向斜。向斜核心部位同一岩层上部宽,下部窄,当发生断裂错位后,在地质平面图中同一岩层在断裂线两侧就出现宽窄差异,由图中(下图所示)P层在①②断层中间部分(灰色部分)较两侧岩层(黑色部分)宽,则得出①②断层中间部分岩层相对下沉,两侧岩层相对上升,即①西侧岩层相对上升、 ①东侧岩层相对下沉、②东侧岩层相对上升、 ②西侧岩层相对下沉,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如图所示,该地区先后经历了沉积作用(O、S、C、P)—水平挤压(向斜形成)—岩浆侵入(花岗岩)—断层—沉积作用(J、K),所以断裂升降作用晚于岩浆侵入作用,A错误;二叠纪沉积作用早于水平挤压作用,B正确;水平挤压早于岩浆侵入,C错误;白垩纪沉积作用晚于侏罗纪沉积作用,D错误。故选B。由所学知识可知,植被吸收较少与草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关系不大,且“倒置耕作”对植被吸收影响较小,A错误。淋溶作用是指土壤物质中可溶性或悬浮性化合物(黏粒、有机质、易溶盐、碳酸盐和铁铝氧化物等)在渗漏水的作用下,由土壤上部向下部迁移,或发生侧向迁移的一种土壤发生过程。草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淋溶作用弱,B错误。土质疏松多孔与草地表层壤有机碳含量关系不大,C错误。草地和草原由于季节性枯萎,导致积累下来的有机质较多,故有机碳含量较高,且淋溶作用较弱,D正确。故选D。读图可以可以看出,倒置耕作后,15年内表层土有机碳一直保持增加,到15年后几乎不再增加,故倒置耕作的周期最适宜为15年,C正确,ABD错误。故选C。根据题干,“倒置耕作”会将杂草种子、病菌孢子、害虫卵等埋入深土层,抑制其生长繁育,①④正确;由图可知,有机碳储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因此有可能将土壤中的碳储存在地下土壤中,抑制温室气体的排放,③正确;在水土流失或风蚀作用的地区,“倒置耕作”后土壤处于疏松状态,易引起水蚀或风蚀,加重对土壤侵蚀,②错误。故选C。根据云贵高原持续7天以上锋线事件的合成锋线南端位置图可知,锋线北部移动距离小,南部移动距离大,主要是北部位于横断山区,南部位于云贵高原,地形起伏不同,B正确;纬度高低不影响移动距离,A错误;两地都位于内陆,距海远近的影响也不大,C错误;季风强弱的对两端锋线移动距离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B。根据甲乙丙三种锋面长持续锋线前7天与26°N相交的经度的逐日演变图可知,甲是从107°E向103°E移动,向西移动,同理,乙东西移动较小,丙向东移动,故甲乙丙三种锋面移动方向不同,A正确;根据所给材料无法获取三种锋面的性质、降水强度和气团势力的情况,BCD错误。故选A。云贵高原锋线在"静"背景下的移动往往会伴随转折性天气甚至引发自然灾害。揭示云贵高原锋线的移动特征,可以预测灾害的到来,提前做好预防,以减轻灾害损失,B正确;无法降低灾害频率,更不能防止灾害发生或者减少灾害种类,ACD错误。故选B。(1)白天,密云水库升温较慢,近地面气压较高,形成由水库吹向陆地的湖风: 夜晚,周围陆地降温较快,近地面气压较高,形成由陆地吹向水库的陆风。(2) 差异::水库北侧风速较大。原因:密云水库西、北、东三面环山,其北侧受山谷风影响。夜晚,水库北侧的山风与陆风方向大致相同,相互叠加。(1)库容量更大;水源来源更稳定;对土地资源占用小;不易引发地质灾害;对库区生态影响较小;工程建设产生的移民数量小;靠近供水市场。(2)江心处水量大且稳定,可保证水库蓄水量;江心处离河岸较远,污染小,水质好;依托沙洲,便于施工和维护。(3)就地取材,减少施工成本;施工效率高,缩短建设时间。(4)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受海水影响导致水质咸化;库区夏季水温高,水体流动性较差,水体富营养化加剧库区水质恶化;入库径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库区淤积,库容量减小。(1)春夏季节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能够满足夜光藻的生长:在潮流和风的影响下,海洋底层大量的营养物质被带到表层,夜光藻繁殖加快;在夜间受潮汐或海浪拍打等刺激而发光;风吹动近海水流向岸流动,夜光藻易在迎风一侧海湾内集聚。(2)水面大风大浪,剧烈扰动,不利于夜光藻繁殖;暴雨使得海水盐度降低,导致夜光藻死亡;快速流动的水体使得夜光藻扩散,难以集聚在较小范围内发光。(3)缺少向北、向南(迎风侧)开敞的海湾;小岛屿屏障较多,夜光藻难以随海水流入。(4)赞同。理由:夜光藻的繁殖说明水中营养物质增多,这与人类活动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有关;夜光藻大量死亡会消耗溶解氧,导致海水缺氧,威胁其他生物生存。或不赞同。理由:夜光藻的繁殖是在温度、盐度、风浪等因素作用下的正常现象;夜光藻进行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提高海水自净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地理答案.docx 地理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