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案课 题 第 三 单元第 7.2 课《 服务社会 》 总(1)课时主备人 使用人 授课 日期 年 月 日背景 分析 本课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课时,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时,本课时为整个单元的落脚点,怎样服务社会是做负责任的人的核心价值体现学习 目标 政治认同:弘扬感恩他人、奉献社会的美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体味奉献的意义,培养奉献精神。 法治观念:增强劳动观念,爱岗敬业。 责任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服务和奉献社会学习 重点 服务社会的意义;怎样服务和奉献社会。教学 难点 怎样服务和奉献社会。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 评价 用当堂检测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教与学活动过程 个性修改课前探究:#当代青年躺平的是极少数 奋斗的是大多数# 材料: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这是我国首次专门就青年群体发布白皮书。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新时代党和政府为青年发展创造的良好条件、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青春担当。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调研发现,青年中真正“躺平”的是极少数,不懈奋斗的是大多数。“躺平”“佛系”,更多还是缓释压力的调侃和情绪的表达。同时,国家高度重视解决“躺平”“佛系”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政策上帮助青年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配套视频:《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答记者问》 说一说:拒绝躺平,当代青年可以通过哪些行动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 教师点拨: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奉献社会的价值和意义;②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践行亲社会行为;③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活动奉献爱心,比如去养老院看望老人、做图书馆义工、参加义务植树等;④通过网络向身边人宣传公益楷模的故事,弘扬公益精神;⑤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成为新时代建设者做好准备。 学生感悟:要积极服务和奉献社会。 一、奉献助我成长 运用经验:#参加过的社会公益活动# 示例:义务植树、当志愿讲解员、小交警指挥交通、写春联送祝福、看望孤寡老人、法治宣传员。 说一说:你参加过哪些类似的活动?与同学分享你的感受。 教师点拨:街道卫生大扫除;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环保知识、避险自救知识;去福利院或养老院做义工;向贫困地区、灾区捐款捐物;清明节到烈士陵园扫墓;做车站排队引导员等。我的感受:只有人人都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学生感悟:服务社会,意义深远。 课堂笔记:1.服务社会的意义? ①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只有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案例补充:时代楷模、人民英雄、感动中国、七一勋章…… ②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价值。) 案例补充:2022北京冬奥会城市志愿者,有20万人次的志愿者在全市758个点位开展志愿服务,1.4万名首都高校师生参加了志愿者活动。志愿者们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各国运动员、教练员等提供保障服务。他们用专业和热情,为世界展现中国形象,频频收获外国友人的点赞。 二、奉献社会我践行 热点聚焦:#庆祝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 材料:2022年5月10日上午,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言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配套视频:《中国共青团团内统计公报发布全国共有共青团员7371.5万名》 说一说:你了解共青团吗?在团的带领下,你都参加过哪些活动? 教师点拨:(1)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是由中国共产党缔造并领导的,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和革命传统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自诞生以来,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历代领导核心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不断发展壮大,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青年,始终站在革命和建设的前列,在建立新中国,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进程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党培养、输送了大批新生力量和工作骨干。100年来,共青团走过了光辉的历程。 (2)共青团组织活动可以有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进行体育竞技比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唱歌比赛、书法比赛、学雷锋做好事等活动,组织的活动应该是有益于德、智等发展的活动。 学生感悟:共青团是党领导有志青年的先进组织,我们要积极入团。 课堂笔记:2.认识中国共青团? (1)性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2)作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带领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在新时代,共青团要组织青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功立业。 了解共青团:#为什么要入团?# 了解共青团:#入团誓词# 了解共青团:#团旗# 了解共青团:#团徽# 课堂笔记:3.怎样服务和奉献社会? ①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 ②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③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案例补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每年五四前后,这个时间我是留给青年人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自己定下的一条原则。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鼓励下,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豪情满怀,经得起风雨、受得住磨砺、扛得住摔打,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亮丽风景。 配套视频:《习近平寄语青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拓展空间:#微公益# 材料: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种全新的,自下而上的“微公益”慈善模式,正受到公众尤其是网民的追捧。“微公益”作为公民社会责任感新的体现方式,越来越引发大家的关注,越来越多的草根平民加入这支队伍,集点滴之爱捐绵薄之力,在新媒体技术搭建的现代化平台上,汇成温情脉脉的爱心洪流。 说一说:有人说,必须做到自我牺牲,才是对社会的奉献;也有人说,只有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才是对社会的奉献。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 教师点拨:为社会和他人作出自我牺牲、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固然是对社会的奉献,但作为平凡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依然能奉献社会。立足于本职工作,承担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应做的事,也是服务和奉献社会的具体体现,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而不是好高骛远、追求不切实际的伟大壮举。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通过学习掌握必备知识和技能,可以为以后服务和奉献社会奠定基础。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奉献社会,不是远离现实的高谈阔论,而是平凡生活中的实际行动。 学生感悟:服务和奉献社会,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尽己所能,不能好高骛远。马克思说:“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奉献社会重在行动,不是空喊口号,而是点滴生活中的身体力行。我们要以真诚的态度、积极的行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人如果只是为自己而活着,其人生意义是很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为集体的利益工作,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亮的人生!课后 反思 正文(宋体小四) 行距(16磅)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