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共点力的平衡 学案—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5共点力的平衡 学案—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3.5共点力的平衡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
2.知道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即合力为0。
3.能利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具体问题。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实例分析得出共点力的平衡条件:F合=0.
2.共点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应用.
难点
1.物体的受力分析,通过课堂实例分析来形成系统的受力分析方法。
2.物体的受力分析过程中如何进行力的分解,找出规律,通过实例分析来归纳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预习新知】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1.共点力
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几个力。
2.平衡状态
(1)静止: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等于零的状态。
(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为零,加速度为零的状态。
3.共点力平衡条件的推论过程
(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受多个共点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1)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即F合=0。
(2)若采用正交分解法,平衡条件为Fx=0,Fy=0。
【重难探究】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几个重要推论
1.二力平衡: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三力平衡
(1)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必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三力交汇原理:
当物体受到三个非平行的力的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必交于一点(包括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
(3)当物体受到三个非平行的、大小相等的力的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的夹角互为120度。
(4)当物体受到三个非平行的、互为120度的力的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大小相等。
3.多个共点力的平衡:物体在多(n)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一个力必与剩下的(n-1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因此物体在任一方向上的合力都为零。
[问题设计]
二至三人合作,用三个弹簧测力计拉住小环O,使小环保持静止,如图1所示,记下三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方向及大小,用力的图示法在纸上表示出各个力,请先研究其中某两个力的合力跟第三个力的关系,然后找出三个共点力平衡时满足的条件.
图1
答案 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如图所示,F3与F等大反向.
同理可发现:F2与F3的合力与F1等大反向,F1与F3的合力也与F2等大反向.
所以一个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
[要点提炼]
1.平衡条件:(1)F合=0(或加速度a=0)
(2)
2.平衡条件的四个常用结论
(1)二力作用平衡时,二力等大、反向.
(2)三力作用平衡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3)多力作用平衡时,任一个力与其他所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4)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沿任意方向上分力之和均为零.
[延伸思考]
物体速度为0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吗?
答案 不一定.静止状态是v=0,F合=0,两者应同时成立.若v=0,F合≠0,处于非平衡状态,不是静止状态.
一、对平衡状态的理解
例1 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在某一时刻等于零,物体就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B.物体相对另一物体保持静止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就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D.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解析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从运动形式上看是始终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受力上来看是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答案 C
二、共点力平衡条件的简单应用
例2 如图2所示,某个物体在F1、F2、F3、F4四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F4的方向沿逆时针转过60°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余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
图2
A.     B.
C.F4     D.F4
解析 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F1、F2、F3的合力应与F4等大反向,当F4的方向沿逆时针转过60°而保持其大小不变时,F1、F2、F3的合力的大小仍为F4,但方向与F4成120°角,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F4,所以本题正确的选项应为C.
答案 C
三、共点力的平衡问题
例3 如图3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重60N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大小为20N的拉力F作用下匀速运动,求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大小.
图3
解析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物体受重力G、支持力N、拉力F、摩擦力f.建立直角坐标系,对力进行正交分解得:
y方向:N+Fsin30°-G=0①
x方向:Fcos30°-f=0②
由①②得:N=50N,f=10N.
答案 50N 10N
针对训练 
如图4所示,重为500N的人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牵引重200N的物体,当绳与水平面成60°角时,物体静止.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求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图4
答案 100(5-) N 100N
解析 人和物体静止,所受合力皆为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得,绳的拉力F′等于物重200N;人受绳的拉力F大小与F′相同,则F=F′=200N.
如图所示,以人为研究对象,将绳的拉力分解得
水平分力Fx=Fcos60°
=200×N=100N
竖直分力Fy=Fsin60°
=200×N=100N
在x轴上,f与Fx二力平衡,
所以静摩擦力f=Fx=100N,
在y轴上,三力平衡得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N=G-Fy=(500-100) N=100(5-) N.
【巩固训练】
筷子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如图所示,用筷子夹住质量为m的小球,两根筷子均在竖直平面内,且筷子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已知小球与筷子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筷子越短越容易夹住小球
B.当θ减小时,筷子对小球的最小压力一定增大
C.筷子对小球的最小压力是
D.要想用筷子夹住小球,必须满足
答案:D
解析:AC、小球受到重力、两根筷子对它的压力和摩擦力,如图所示;
若小球刚好掉不下来,根据平衡条件可得:,其中,解得:,根据数学知识可知θ增大时,筷子对小球的最小压力一定增大,故BC错误; AD、根据可知要想用筷子夹住小球,需满足时,解得:,当筷子越短,θ越大,当时,无论多大的力都夹不住小球。故A错误,D正确;故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