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九上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卷(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课标九上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卷(二)

资源简介

新人教版九上历史与社会精品单元测试卷系列
九上历史与社会期末模拟卷(二)
一、选择题(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2014年0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1949年9月30日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日,在国庆节的前一天开展烈士纪念活动,能充分体现“国庆勿忘祭先烈”的情怀、突出国家褒扬烈士的主题。据此回答1-2题。21教育网
1.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勇牺牲。其中“杨靖宇、佟麟阁、赵登禹”等烈士是牺牲在( )
A.辛亥革命期间 B.北伐战争期间
C.抗日战争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2.9月30日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日,当时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的目的是为了纪念( )
A.近代以来的革命先烈 B.抗日战争期间的革命先烈
C.解放战争期间的革命先烈 D.抗日战争以来的革命先烈
3.19世纪末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曾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为得到“阳光下的地盘”,20世纪初,德国采取了( )21cnjy.com
A.同英法结盟 B.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
C.建立法西斯政权 D.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4.右图是20世纪某时期的一幅标语。该标语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
A.甲午战争结束后,半殖民地化加深
B.巴黎外交失败后,五四运动爆发
C.国共合作破裂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D.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沦陷
5.1919年《凡尔赛和约》签订后,协约国联军司令福煦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下面印证了这一预言的历史事件是( )2-1-c-n-j-y
A.“一战”的全面爆发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二战”的全面爆发 D.亚洲策源地形成
6.某校九年级历史小组的同学上网查阅资料时,输入关键词“1941年、太平洋美军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你判断他们想了解的历史事件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莫斯科战役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
7.某影视剧制作中心准备拍摄电视连续剧《一代伟人──毛泽东》,下列镜头不应该出现的是( )
?A.毛泽东领导南昌起义 B.毛泽东带领军队进军井冈山
?C.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紧紧握手 D.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
8.回顾党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 )【版权所有:21教育】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第一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D.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始发地
9.右侧材料中“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 )
A.推翻清朝统治
B.打倒北洋军阀
C.抵抗日本侵略
D.争取和平民主
10.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民抵御日本侵略开始于( )
A.1931年 B.1932年 C.1935年 D.1937年
11.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
1920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12.右边是关于某次战役的资料卡片,根据卡片信息推断它是( )
关于战役的卡片
信息1: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
信息2:苏德战场
信息3:苏军胜利
信息4: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A.珍珠港战役 B.诺曼底登陆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
13.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材料中不包括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丑条约》的签订 B.武昌起义
C.中共共产党成立 D.南昌起义
1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在她成立的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2·1·c·n·j·y
15.进入了20世纪,人类经常面临战争与和平的选择。在距今100年前的1914年,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的激化,人类选择了战争,人们称它为“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其主要依据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苏俄退出了战争 B.参战国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C.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 D.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16.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搭配不正确的是( )
①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北伐战争——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
③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西安事变——国共十年对峙基本结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以下表格设计中,错误的一项是( )
重大事件
标志性意义(或作用)
A.辛亥革命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新文化运动运动
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新中国的成立
实现了民族独立,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18.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两次合作,都取得了重要的民主革命成果。其中,第二次国共合作( )
A.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取得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19.右图是1942年美国印制的一份海报,印制“united”“win”等宣传语和美、英、苏等国国旗。此海报与下列哪一文献的签署密切相关( )
A.《慕尼黑协定》 B.《联合国家宣言》
C.《马歇尔计划》 D.《雅尔塔协定》
20.淮海战役期间,中原、冀鲁豫等解放区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征集担架20万副,大小车88万辆,挑子30万副,牲畜76万头,总共筹运粮食达96000万斤。在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后方支前民工的比例大大超过了战役初期l:3的概算。这段材料最能说明解放战争的胜利是由于( )21*cnjy*com
A.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物资匮乏
B.共产党军队深得民心,人民大力支持
C.国民党军队作战不够勇敢,妥协投降
D.共产党军事战术指挥得当
二、非选择题(共5题,每题12分,共6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伤害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当时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21·世纪*教育网
(2)材料二中“革命”的性质是什么?发生在哪一年?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4分)
(3)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他们当时领导了一场什么运动?在这一运动中北大有何重要地位?(4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2分)
22.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与探索,终于迎来了胜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
―――选自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材料三: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www-2-1-cnjy-com
——-选自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口号出自哪一运动?该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这些口号所表明的斗争目的基本达到的有哪些?(4分)  21*cnjy*com
(2)材料二中蒋介石给张学良所发密电是在哪一事件发生之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当时蒋介石和共产党分别采取了什么政策或主张?(5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请说出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3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聪明体系,它们是现代战争的祸根。”【来源:21cnj*y.co*m】
材料二: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1)材料一所提到的“体系”指的是什么?其核心分别是什么?对世界形势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4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是指什么?它带来了什么重要积极影响?(4分)
(3)确立了材料二中的该“体系”的主要是什么国际会议?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分)
24.2015年将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了解它,牢记它,可以使我们勿国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cn·jy·com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怎样的结果?有何重要影响?(4分)www.21-cn-jy.com
(2)根据材料二中的图一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有何重要影响?请分别举出抗日战争中的国民党和共产党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一次重要战役?(4分)
(3)材料二中的图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动者是谁?最终结果如何?(4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图说历史】
(1)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二战”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论从史出】
(2)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分析下表有关“二战”的史实,你能得出“二战”影响的什么结论?(4分)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参战人数
军队伤亡
平民伤亡(人)
物资损失(美元)
世界
中国
世界
中国
世界
中国
61个
17亿人
1.1亿人
5000万人以上
9000万
3500万
4万亿
1000亿(直接)
5000亿(间接)
【历史启迪】

图1 参加慕尼黑会议的张伯伦、 图2 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上
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
(3)你从图1或图2所示会议对德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从中得到的最主要的启迪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B
D
C
B
A
B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D
A
D
A
A
D
B
B
二、非选择题(共5题,每题12分,共6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