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25张PPT。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秦始皇陵兵马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李白的诗文充分展现了嬴政的什么历史功绩?扫灭六国、一统天下前228年灭赵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前221年灭齐秦赵燕韩魏楚前230年灭韩齐秦国的历史结束了,秦朝的历史开始了!公元前221年请指出秦朝疆域的四至。东海南海陇西长城大一统秦为什么能灭六国实现大一统?②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①商鞅变法,秦国富国强兵;考考你秦朝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①结束诸侯国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②开创的大一统局面,顺应历史趋势,符合人民愿望,促进历史发展。 政治法律思想经济文化交通一起探究以下问题:秦朝在以上方面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产生什么历史作用与影响?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皇帝郡县制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最高统治者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治篇“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竹简,提供了秦律的部分内容,包括《盗律》《田律》……等。其中刑罚有:斩首、腰斩、车裂、磔(zhé断裂肢体)、笞(chī竹板、木板等责打 )、劓(yì割鼻)……等”。拓展思考:秦朝律令有什么特点?由此看出秦朝以诸子百家哪一派学说治国?法律篇颁布统一的律令看完这个故事,你发现了当时还存在哪些问题? 有何坏处?度、量、衡不统一货币不统一文字不统一坏处:影响各地经济文化交流。隶书文化篇统一文字小篆秦统一文字(书同文)有什么影响?①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②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③有利于国家政令的推行,巩固统一。圆形方孔钱圆形方孔钱在中国古代沿用了2000多年,贯穿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篇1、统一货币经济篇2、统一度量衡这些经济措施有何作用? 秦令定车轮间距为 6 尺,一车可通行全国。 “为驰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 —《汉书?贾山传》交通篇修驰道,排路障,统一车轨。秦朝采取了哪些措施改善交通,巩固统一?咸阳焚 书坑 儒 诽谤秦始皇的四百多个儒生,皆坑之咸阳。 焚六国史书,民间诗、书、百家书(医药、占卜、种植之书除外)。思想篇焚书坑儒 说说这两幅图片反映了秦朝的什么事件?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什么?你如何看待焚书坑儒的影响?1、思想统一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2、焚书摧残了古代文化,坑儒钳制了人们思想。评价要求:史论结合、一分为二首先,他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愿望,结束诸侯割据完成国家统一,开创我国大一统基业。他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修驰道、排路障、统一车轨,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千古一帝”。其次,他又是一个暴君。焚书坑儒摧残了古代文化,钳制了人们思想 。兵役、徭役繁重,修长城、阿房宫、骊山墓,又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严酷的刑法和沉重的赋税,秦朝的暴政也是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老师这样评价秦始皇—— 思想统一 领土统一巩固与总结这课内容的主线是“统一”,但秦朝的统一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不仅仅是领土统一、疆域扩大而产生的安定感与荣誉感,更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融合后的民族认同感与凝聚力。正是有了这种情感与力量,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让大一统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兴趣探究:《史记》中记载的“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这句话大意是什么?发生在什么朝代?对国家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你觉得以上措施得以在全国成功实施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作业:完成作业本P23剩余题目。廷尉李斯反对: 周武王建立西周时,封了不少诸侯。后来,像冤家一样互相残杀,周天子也没法禁止。可见分封的办法不好,不如在全国设立郡县。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秦始皇为什么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梦回秦朝公元前221年,丞相王绾向秦始皇建议: 六国诸侯刚灭不久,原先的燕、齐、楚离咱们的京城很远,应该在那里分封几个王,请皇上把几位皇子封到那里去。1、分封制不利于天子控制地方,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的根源;(地方分权)2、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管辖,巩固大一统的局面。(中央集权)秦朝为什么废除分封制而统一采用郡县制呢?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一、秦朝统一:公元前221年 嬴政 咸阳二、秦朝疆域三、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1.皇帝制度 2.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3.郡县制法律:颁布律令文化:统一文字(小篆)经济: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交通:修驰道,排路障,统一车轨思想:焚书坑儒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设计)玉海实验中学 林仁爱设计主线: 围绕“大一统”主线展开教学,从秦朝“实现大一统”到“巩固大一统”,再到情感上“升华大一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2)通过对秦始皇及其相关历史事件的正确评价,培养学生辩正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3)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图片、古诗、史料、漫画故事、秦朝疆域示意图等,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及归纳历史史实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境、动态演示历史地图、梦回秦朝、漫画欣赏、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等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动态演示相关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完成教学目标。(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1)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2)秦灭六国,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大一统的新局面。秦始皇统一六国,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具有历史进步意义。(3)秦的统一以及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4)认识到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教学重点:秦朝的统一及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难点:焚书坑儒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图片导入:我们同学有去过西安旅游吗?知道图片反映的是西安的哪个文化景观?(生答)没错,确切地说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它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向世人再现了当年秦国军队所向披靡、统一六国的威风场面。那么,秦始皇是怎样统一六国的呢?统一后,他又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千古一帝”——秦始皇。P48新课教学:一、秦朝的统一(出示图片)这就是秦始皇,叫什么名字?(生答)注意“嬴”写法,跟老师一起写一下名字。嬴政出生在赵国,9岁回国,13岁立为秦王,39岁统一六国,50岁驾崩去世。应该说他的一生比较短暂,但是他为中国历史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出示古诗)请看诗人李白对他的称颂,我们一起朗诵一下。李白的诗文充分展现了嬴政的什么历史功绩?(生答)“六合”本义是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因此“扫六合”可理解为“扫灭六国,一统天下”。那么秦王嬴政扫灭的六国是哪六国呢?(生答)这六国加上秦国就是战国七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年秦王是怎样一个个灭掉这东方六国的。(动画演示)从公元前230到公元前221,耗时10年完成统一。公元前221年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代,这一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秦朝,定都咸阳;这一年,秦国的历史结束了,统一的秦朝的历史开始了。(学生区别秦国与秦朝)秦朝疆域秦朝疆域有多大呢?(出示地图)秦刚统一时疆域并没有这么大,主要通过北伐匈奴和南征越族实现了开疆拓土后才使疆域变得更加广阔(第4课内容),人口达4000万,是当时世界大国。请同学们指出秦朝疆域的四至。(生答)可见秦朝的疆域空前广阔,实现了大一统。 (突出大一统)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出示问题)请同学们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说一说秦为什么能灭六国实现大一统?(生答)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正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得民心者得天下”,经过春秋战国500多年的分裂与混战,民不聊生,人民渴望统一,故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问题预设:如果你是那个时代的人愿意生活在战国时期还是统一的秦朝?安居乐业的愿望)那么秦朝统一有什么意义呢?(生答)(联系课本内容和统一的原因)①结束诸侯国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②开创的大一统局面,顺应历史趋势,符合人民愿望,促进历史发展。过渡:统一大业完成了 ,正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更何况这么大的江山,为了巩固大一统江山,秦朝采取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呢?巩固统一的措施(出示探究导图)一起探究以下问题:秦朝在以上方面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产生什么历史作用与影响?(学生看书归纳)政治篇:首先来看政治措施。统一大业完成了,秦王嬴政还称自己为秦王吗?(始皇帝)嬴政为什么自称始皇帝?(认为自己德过三皇,功高五帝,希望世代相传。)皇帝是最高统治者,地位至高无上,大权独揽。(演示)在中央(即朝廷),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相当于中央政府高级官员,负责行政、军事和监察百官。在地方,设36郡(郡守),郡以下设县(县令),县以下设乡、里,这些相当于地方政府。那么,秦朝还实行西周开始的分封制吗?地方主要采用什么制度管辖?(郡县制)其实郡县制秦朝以前就有了,商鞅变法就有建立县制的措施,那么,秦朝为什么废除分封制而统一采用郡县制呢?接下来我们“梦回秦朝”(出示史料)(生答)关键要明白分封制是地方分权,而郡县制是中央集权。(预设:1、分封制不利于天子控制地方,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的根源;2、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管辖,巩固大一统的局面。)实行郡县制的地方政府要服从中央政府,最终都要服从最高统治者皇帝,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命,这样的政治制度称为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它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这一制度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影响深远。法律篇:颁布统一的律令(出示图片与史料)拓展思考:秦朝律令有什么特点?由此看出秦朝以诸子百家哪一派学说治国?(生答)秦朝的律令具有刑罚严酷的特点,它符合法家的思想主张,即依靠严刑峻法来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承转:下面我们换一个话题,轻松一下,请看漫画故事《孔虚经商记》。看完这个故事,你发现了当时还存在哪些问题?有何坏处?(生答)(货币不统一;文字不统一;度、量、衡不统一。坏处:影响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对巩固统一不利。)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怎么做? 文化篇:统一文字(出示图片)(小篆、隶书)秦统一文字(书同文)有什么影响?(生答)(①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②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③有利于国家政令的推行,巩固统一。)经济篇:1、统一货币(出示图片)圆形方孔钱在中国古代沿用了2000多年,贯穿中国封建社会。2、统一度量衡(出示图片)这些经济措施有何作用?(有利于巩固统一,促进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影响深远。)交通篇:(出示图片和史料)秦朝采取了哪些措施改善交通,巩固统一?(生答)(修驰道,排路障,统一车轨。)交通畅行无阻,巩固统一。承转:讲到这里,大家说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大不大?那么他有没有过错呢? 思想篇:(出示图片)说说这两幅图片反映了秦朝的什么事件?(生答)(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是两个历史事件。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什么?(生答)(通过控制思想、统一思想来巩固大一统)你如何看待焚书坑儒的影响?(生答)(1、思想统一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2、焚书摧残了古代文化,坑儒钳制了人们思想。)从秦朝刚统一的背景说,焚书坑儒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从中华文明的高度说,焚书坑儒使人们失去了百家争鸣时的文化繁荣和思想自由的局面。从这个角度说,焚书坑儒应该是秦始皇的暴政体现。活动篇:学习了巩固统一的措施后,我们来简单评价一下秦始皇?评价要求:史论结合、一分为二(生答)认识到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巩固总结:完成作业本P23第1题“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表格。师:今天学习内容的主线是“统一”(演示),从秦朝领土统一到政治、经济、文化统一再到思想统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但是,秦朝的统一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不仅仅是领土统一、疆域扩大而产生的安定感与荣誉感,更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融合后的民族认同感与凝聚力。正是有了这种情感与力量,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让大一统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放眼当今的中国,台湾问题还没有解决,中华儿女都盼望祖国能早日实现统一,这也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终)作业布置:完成作业本P23剩余题目。兴趣探究:你觉得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得以在全国成功实施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板书设计: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一、秦朝统一:嬴政 公元前221 年咸阳二、秦朝疆域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ppt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设计).doc 秦王扫六合.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