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第 一 学期教案课 题 第二单元第四课4.1《尊重他人》 总(1)课时主备人 使用人 授课 日期 年 月 日背景 分析 教材分析:本单元属道德板块,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和诚信的重要内容。更是在集体中成长所必备的交往艺术。是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的第一框,起承上启下作用。《尊重他人》分为“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和“尊重从我做起”两目内容。第一目“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引导学生了解尊重的含义及基本表现,懂得尊重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从而将心比心,激发尊重他人的意识;第二目“尊重从我做起”思考,引领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把握尊重他人的途径、方法等。本目主要表达了四层意思。其一,尊重他人需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其二,尊重需要平等对待他人。其三,尊重需要学会换位思考。其四,尊重需要学会欣赏他人。 课标分析:学生能够了解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行为 规范,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等基本 的道德要求;形成初步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够明辨是非善恶;通过 体验、认知和践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情感丰富,辨别是非能力增强,学生需要在自尊的基础上学会尊他。但在复杂情境中如何做到尊重他人,达到知行合一,还需要掌握方法,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学习 目标 1.知道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懂得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需要,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2.通过视频和案例,明确尊重他人就应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能力目标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的能力,做到尊重他人情感。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念。学习 重点 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做法,尊重从我做起。教学 难点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他人的做法。教学 准备 结合学科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实施、具体的课标内容准备教学教学 评价 1.明确基础知识,在规定时间识记重点知识。 2.能自主完成同步分层卷的知识回顾。 3.针对知识,完成当堂达标的题目。教与学活动过程 个性修改情境导入: 第一环节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1.尊重他人的含义 观看图片,思考:(1)面对上述两种情境,你的感受有何不同?(2)就上述场景,谈谈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尊重他人。 小结: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尊重他人的意义 材料和图片:董卿在节目中以“跪姿”聆听老人讲述,被一致表扬,请你简要评价董卿的做法。 小结:①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自身角度)。 观看图片,分析现实生活中不被尊重的场景。 思考:为什么他们最容易不被尊重?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有什么感受? 小结: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他人角度) 文字材料:某图书馆允许拾荒者进入馆内,部分市民表示难以接受。 一种声音: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公民读书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进馆阅读。穿着是个人的自由,图书馆不应该规定读者的着装。 另一种声音:图书馆是文明学习的场所,拾荒者会造成图书馆秩序混乱。他们大多衣冠不整、散发异味,这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 (1)你支持哪一种观点,为什么?(2)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小结: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角度) 第二环节 尊重从我做起 3.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活动一:文字材料: 习近平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时,当地基层干部就对他的尊老印象深刻。有一次,部队老干部说夏天绿豆脱销,习近平立刻让市双拥办给每位老干部送去5斤绿豆;很多老干部是北方人,喜欢包饺子,还给他们每人送去一包优质面粉。 1993年元月,福州长乐机场动建,一些部队老同志应邀参加动工仪式。“动工前夜9点多,习书记特意让秘书通知基层干部,第二天风大、天冷,务必挨个打电话通知老同志,多带衣服、注意保暖。 思考:习总书记的做法体现了什么? 小结: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活动二: 近日,在贵阳,中午12点三位农民工准备去这家老面馆吃饭时,被拒绝了。而拒绝的理由竟然是因为他们都是农民工。老板有自己的理由,农民工衣服比较脏,会对饭店内的顾客造成影响… 思考:你如何看待饭店老板的行为? 小结:②要平等对待他人 活动三:看文字材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结:③学会换位思考 活动四:看图片,谈感悟 小结:④学会欣赏他人。 活动五: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案 小结 教师总结:尊重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同学们经过这堂课的学习,都能有智慧地尊重他人,开启了“如皋”尊重专列,相信如皋动车必将成为展现尊重与文明的亮丽风景线,而同学们也会开启人生智慧交往的新篇章。 板书课后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