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二课时教学反思课标要求: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借助情景创设等活动,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内涵,认识基本义务的重要性道德修养:通过课前调查汇报讨论等活动,认识到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了解权利和义务关系。法治观念:知道公民要履行的基本义务。健全人格:体会基本义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义务观。责任意识:在了解基本义务的基础.上增进对完法的认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话题二:《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反思本话题重点分析了宪法对于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权利和义务相致的观念。本话题可以分为四部分内容。其一,基本义务的含义。本部分内容由教材第35页上方的正文组成。引导学生认识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对公民具有首要意义的义务,它们构成普通法律规定的义务的基础,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其二,基本义务的内容。本部分内容由教材第35- -36 页的活动园、阅读材料和相关链接组成。通过讨论活动园中的场景和案例,结合生活案例,让学生知道有哪些常见的公民基本义务(遵守公共秩序、赡养扶助父母、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重点讨论其中的纳税义务。其三,权利与义务一致。 本部分内容由教材第37页组成,引导学生认识权利和义务紧密相关。从丁飞爸爸的案例出发,让学生翻阅家庭老照片,讲述身边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故事,深化对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懂得基本权利是公民对国家的权利、基本义务是公民对国家的义务,二者反映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公民履行义务的过程也是公民享有权利的过程,二者是统一的。其四,违反义务要承担法律责任。本部分内容由教材第38页组成、让学生了解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不履行法律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通过活动园,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权利主体、义务主体的含义,体会国家履行义务来保障公民权利的落实,增强权利和义务一致的观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