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备课】人教版物理九(上) 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 第1课时 初步认识内能(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效备课】人教版物理九(上) 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 第1课时 初步认识内能(教案)

资源简介

第2节 内能
第1课时 初步认识内能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理解并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3.能正确理解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说明温度和内能之间的关系.
2.学会用类比的方法研究问题.
三、素养目标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嫦娥二号奔月动画视频,让学生观察、思考与交流.利用学生的感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迅速进入课题思考,同时也让学生为祖国成就而自豪.
待学生看完后,教师提问:嫦娥二号发射、进入月球轨道三次制动,依靠什么能量做动力呢?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
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靠的是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火箭做功,把卫星送上月球.燃气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能量呢?这种能量有什么特点?它与前面学习的电能、机械能有何不同呢?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后,你就会明白.好,下面我们开始探究学习.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内能的概念
1.内能的概念
教师可先复习动能和势能的相关知识,指出运动的物体因运动而具有动能,高处的物体因被举高且受重力而具有重力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因有弹力而具有弹性势能.教师向学生展示教材P7页图13.2-1、图13.2-2,引导学生类比分析.
师 我们知道宏观物体运动时具有动能,那么微观物体分子具有什么能呢?
生: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那么分子也具有动能.
师 真棒!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那么它的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上节课讲的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具有的动能也就越大.
师 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知道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具有势能,而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会不会也有势能呢?
生: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应该也具有势能.
师 同学们说得对,我们知道宏观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而微观物体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我们叫做内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内能.
板书: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师 请同学们思考:是不是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学生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有的回答是,有的回答不一定)
师 大家不要着急,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先看教材P8页的图片13.2-3,然后分析这两幅图中的铁水和冰块具有能量吗?为什么具有?
生1:炽热的铁水,温度很高,分子运动很剧烈,它具有内能.
生2:冰山上冰冷的冰块,虽然温度很低,但其内部的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它具有内能.
教师鼓励学生,并进行总结和板书.
板书:一切物体内部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那么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例题1(多媒体展示)下列有关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的物体没有内能
B.内能是物体内部一部分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
C.内能是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D.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解析: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刻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故选D.
答案:D
2.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师请同学们思考内能和机械能有什么区别?
生1:机械能是宏观物体具有的,看得见,能直观感受到.而内能是微观分子具有的,看不见,只能借助它表现出来的现象感知;
生2:分子总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因此,内能应该每时每刻,不论何种状态都具有;但物体的机械能不是每时每刻都有.
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进行总结: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内能是与分子运动相对应的能量,是物体内部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之和,是与物体内部分子数、温度、分子间距离有关的能量.机械能是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相对应的能量,是物体动能与势能之和,是由物体质量、整个运动状态和相对位置决定的能量.
板书:(1)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不能混淆.
(2)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并不是所有物体都具有机械能,如在水平地面上静止的石头便没有机械能.
课堂演练
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
知识点2 内能的影响因素
师 内能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请大家积极发言.
生1:与温度有关,物质温度发生变化时,分子运动速度快慢也会变化,所以物体内能也会变化.
生2:与质量有关,对同一物质而言,质量越大,物体内部分子数目越多,所以分子动能和势能也大,内能也大.
生3:与状态有关,当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分子间距离也会发生变化,则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强弱也会变化.所以分子间势能发生变化,内能也变化.
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进行总结和板书.
板书:
(1)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2)内能还与物体的体积(或质量、状态)有关,同种物质,温度相同时,体积(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例题2(多媒体展示)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越小
B.物体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C.物体运动得越快,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D.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解析:在分析物体内能大小时,应注意物体的内能与三个因素有关,即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举起的高度无关,物体的速度和举起的高度影响的是机械能,而机械能与内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对于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同种物质,温度相同,状态不变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故选D.
答案:D
课堂演练
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
【教师结束语】
大家这节课的收获确实不少,我们共同学习了内能这个物理量,知道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知道一切物体无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知道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知道内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温度、状态(体积),我们今天就学到这.好,谢谢!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后练习.
1.本节课教师首先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联想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在初步给出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基础上,建立内能的概念.
2.教师在利用分析比较法讲述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时,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首先说明内能与物体整体的运动无关,而机械能与物体整体的机械运动有关.例如,抛到空中的球,离开地面,具有重力势能,它在空中飞行,具有动能,球的重力势能和动能构成球的机械能.球内部的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而且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因此球在具有机械能的同时还具有内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