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世界洋流的分布与影响目标导航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区域认知:认识不同海域洋流系统的差异。 2.综合思维:综合分析洋流的形成过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人地协调观:利用洋流规律进行相关活动,如海洋航行、渔业发展等。 4.地理实践力:模拟洋流的形成过程,动手绘制世界表层洋流分布模式图。一、洋流的分类1.影响因素: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除此之外,还受到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2.洋流类型(1)分类依据:洋流成因。(2)类型: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类型 形成风海流 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密度流 不同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不同会使海水密度产生差异,造成的海水流动补偿 流 水平补偿流 某一海区海水减少时,相邻海区的海水便流过来补充形成的洋流垂直补偿流暖流的水温一定比寒流的水温高吗 提示: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一般来说,不在同一纬度的海区,寒暖流的水温不能比较高低,一般而言,高纬地区暖流的水温可能低于低纬地区寒流的水温。二、世界洋流的分布海区 洋流分布规律热带和副 热带海区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北纬 45°—70°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气旋型大洋环流南极大陆外围的海域 环绕地球一周的绕极环流 紧靠南极大陆边缘在极地东南风作用下形成范围较为狭窄的自东向西的绕极环流外围大部分海域在盛行西风作用下形成自西向东绕极一周的西风漂流北印度 洋海区 季风洋流 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北半球在西风带作用下形成的洋流都是暖流(图中A北太平洋暖流),而南半球在西风带作用下形成的洋流为寒流(图中B西风漂流),为什么 提示:南极大陆是一个冰雪覆盖的大陆,影响其周围海区的水温;漂浮的冰山融化吸收大量热量;南极大陆强劲的极地东风加剧海水的降温,导致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寒流。三、洋流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暖流给其流经地区带来温暖、湿润的气候;寒流给其流经地区带来低温、干燥的气候。2.对海洋生物资源分布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营养物质丰富,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为各种鱼类提供饵料,易形成大的渔场;同时该处也是鱼类游动的壁障,鱼类集中,易形成渔场。3.对航海的影响:顺流和逆流影响航速;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影响航行;洋流带来的冰山对航运安全构成威胁。4.对污染的影响:加快污染物的扩散、稀释和净化;但会扩大污染范围。当日本北海道附近的海域受严重污染时,加拿大西海岸有没有可能受到影响 为什么 提示:有可能。洋流能加快污染海域的净化速度,但同时也能扩大污染范围。而这些污染物主要是随洋流的运动而做大规模移动,北海道附近的污染物随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可到达加拿大西海岸。探究一 洋流的形成与分布哥伦布于1492年第一次沿图中①线用了37天时间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次年沿图中②线仅用20天到美洲。我国郑和沿图中③线下西洋比哥伦布航行大西洋早了整整半个世纪。[思考](1)(区域认知)从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下西洋的最佳季节应是什么 答案:冬季。(2)(综合思维)哥伦布沿图中②线航行为什么少用了17天 提示:顺风顺水。1.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如下图所示: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名称 副热带大洋环流 副极地大洋环流分布 海区 中低纬海区或 热带副热带海区 北半球高纬度海区环流 方向 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 呈逆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组成 环流 的洋 流性 质 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附近海域:暖流 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附近海域:寒流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附近海域:寒流 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附近海域:暖流太 平 洋 北 太 平 洋南 太 平 洋大 西 洋 北 大 西 洋南 大 西 洋印 度 洋 北 印 度 洋南 印 度 洋 下图示意某理想海域洋流分布,图中甲、乙、丙为三支洋流。据此回答(1)~(2)题:(1)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甲洋流是由乙、丙两支洋流汇合而成 ②乙、丙两支洋流是由甲洋流分散而成 ③甲受西风带影响形成 ④乙为寒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海域,则( )A.甲不可能是暖流B.有深处海水的上涌伴随着丙洋流C.乙地形成大渔场D.我国沿海气候深受甲洋流的影响思路点拨:第(1)题,图中显示,三支洋流均位于40°纬线附近的大陆西岸,40°纬线附近一般终年盛行西风,在盛行西风的吹拂下,大洋海水大致自西向东流动,与图中甲洋流方向相似,该洋流向东遇到大陆后,向南北分流,与图中乙、丙两支洋流方向相似,因此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乙洋流是甲洋流遇到大陆阻挡后向北分流形成的洋流,因此由南向北流,但图示区域的南北半球位置不确定,因此乙有可能是流向高纬度的暖流,也有可能是流向低纬度的寒流,④错误,故选C。第(2)题,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海域,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判断,甲应为北太平洋暖流,乙应为阿拉斯加暖流,丙为加利福尼亚寒流。甲是暖流,A错误;丙主要流经低纬度海域,盛行东北信风,属于离岸风,岸边海水向大洋中间流动,则岸边有深处海水上涌形成的上升流,B正确;乙地仅有暖流流经,没有寒暖流交汇,没有上升流,因此没有形成大渔场,C错误;甲洋流主要自西向东流经北太平洋中间,离我国沿海较远,因此我国沿海气候受甲洋流的影响小,D错误。答案:(1)C (2)B探究二 洋流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摩尔曼斯克港是俄罗斯北方著名的终年不冻港,是俄罗斯在北冰洋的重要港口。位于巴伦支海科拉湾的东岸,北距湾口50千米。摩尔曼斯克港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最大的军港之一,还是俄罗斯最大的渔港和北方最大的商港,以及北冰洋考察站的前进基地和北方诸岛的后方基地,俄罗斯船只由此通往世界各地170多个港口。摩尔曼斯克港是北极圈中唯一的一个终年不冻港。[思考](综合思维)为什么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 提示:受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1.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方面 具体表现 实例气 候 全球 影响 促进高低纬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低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升高,高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降低大陆 沿岸 暖流增温增湿 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影响寒流降温减湿 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对沿岸荒漠环境形成的影响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大渔场 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著名渔场 秘鲁渔场海洋航行 顺洋流航行速度加快,逆洋流航行速度减慢 最佳航行 线路的选择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洋流带来的冰山影响航行安全海洋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 油轮泄漏、 陆地近海污染扩大污染范围2.世界四大渔场的分布与洋流的关系四大 渔场 形成 类型 具体表现 洋流名称纽芬 兰渔 场 寒暖 流交 汇处 海水受到扰动,下层的营养盐类被带至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饵料丰富 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北海 道渔 场 洋流交汇处,可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从而使鱼群集中 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北海 渔场 喜暖水和喜冷水的鱼类都在此汇集 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的沿岸冷水秘鲁 渔场 冷海 水上 泛处 受离岸风的影响,表层海水远离陆地而去,使得沿岸地区的海水水位较低,深层海水会上涌补充,沿海地区常形成上升补偿流,从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秘鲁沿岸的秘鲁寒流 (2022·江西南昌摸底)下图是某海域洋流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1)有较大渔场分布的海域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受②③之间洋流的影响,美国( )A.东侧气温下降 B.西侧气温下降C.东侧气温上升 D.西侧气温上升(3)图中海洋航线偏离30°N的目的是( )A.提高航速,缩短航程 B.提高航速,远离冰山C.避开风浪,缩短航程 D.避开风浪,远离冰山思路点拨:第(1)题,有较大渔场分布的海域一般是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或者上升补偿流处。读图中纬度数据可知,该海域位于30°N附近,根据全球洋流分布规律可知,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会形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气旋型大洋环流,因此会在①处出现寒暖流交汇,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从而形成渔场。第(2)题,读图可知,②③之间洋流性质为寒流,理由是该洋流由高纬流向低纬。该图是某海域洋流分布图,因此会影响美国的西岸,A、C错误;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为降温减湿,会使得美国西侧气温下降,D错误,B正确。第(3)题,图中海洋航线偏离30°N,接近图中①②之间的洋流,目的是顺洋流航行,可以提高航速,缩短航程,A正确;该海域位于中低纬度,出现冰山的概率较小,B、D错误;30°N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区域,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因此靠近30°N风浪较小,偏离30°N的目的不是为了避开风浪,C错误。答案:(1)A (2)B (3)A 洋流模式图的判读方法典型图示 解读步骤一、判断南北半球 1.根据纬度与环流的方向判断 (1)根据纬度(30°或60°)确定海区(副热带或副极地海区)。 (2)调用表层洋流分布图(如图1)。 (3)根据给定的图示确定半球。 2.根据海水温度在南北方向上的递变规律判断 若海水等温线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则该海域在北半球;若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递减,则该海域为南半球。如图2所示为北半球。 二、根据印度洋的季风环流判定北半球冬、夏季(如图3) 三、判断洋流的性质、流向及其名称 1.判断性质 “暖高寒低”,即暖流流经等温线凸向高纬度海区,寒流流经等温线凸向低纬度海区,如图4,A是暖流,B是寒流。 2.判断流向 “凸向即流向”,即洋流流经的海区等温线凸向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如图5,甲图中P处洋流向南流,是寒流,乙图中N处洋流向南流,为暖流。 3.判断名称 首先,判定南北半球、纬度位置;其次,判定洋流的流向、性质;最后,判定洋流的名称。如图6若为大西洋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洋流甲的推理过程:南半球、中纬度→流向低值区(高纬度)→暖流→巴西暖流。 (2022·河南平顶山期中)下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图中虚线处有洋流流经。读图,回答(1)~(2)题:(1)图中虚线处的洋流为( )A.北半球暖流 B.北半球寒流C.南半球暖流 D.南半球寒流(2)该洋流对沿岸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A.增温增湿B.降温减湿C.可节约南下轮船的燃料D.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解题思路:第(1)题,该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南向北逐渐减小,应位于北半球;洋流流向应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因此该洋流由南向北流,由温度较高的海域流向较低的海域,应为暖流,A正确。第(2)题,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A正确,B错误;图中洋流由南向北流,南下轮船为逆洋流航行,加大燃料的消耗,C错误;洋流会将污染物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海中污染物的扩散,D错误。答案:(1)A (2)A一、选择题1.读北半球部分洋流分布示意图,判断下列关于洋流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③洋流影响,沿岸陆地终年温和多雨B.a地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C.b海区盛行上升流,形成大渔场D.受④洋流影响,沿海地区多大雾解析:D ③洋流→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性质为寒流→对沿岸陆地起降温减湿作用;a地位于亚欧大陆中高纬度的东岸→受沿岸寒流影响→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b海区位于北太平洋西岸→此处有北海道渔场→成因是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④洋流性质为寒流→冷海水流向较低纬度海区,海面水汽易凝结→沿海地区常形成大雾。 读洋流模拟实验示意图,回答2~3题:2.该实验中,茶叶的运动轨迹模拟的洋流分布规律是( )A.① B.② C.③ D.④3.若图中甲处所模拟的洋流增强,可能导致( )A.附近渔场质量提升 B.盛行西风势力减弱C.沿岸气候变干变冷 D.海洋污染物扩散减慢解析:2.C 3.C 第2题,根据图中纬度可知,该实验中茶叶的运动轨迹模拟的是北半球洋流运动规律,北半球副热带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为矩形;副极地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为三角形,③符合,C正确。第3题,图中甲处所模拟的洋流位于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是寒流,若洋流增强,降温减湿作用增强,可能导致沿岸气候变干变冷,C正确。 (2021·广东揭阳期末)下图为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回答4~5题:4.甲、乙两处等温线弯曲是由于洋流影响,则( )A.甲、乙都是暖流B.甲、乙都是寒流C.甲是寒流,乙是暖流D.甲是暖流,乙是寒流5.关于图中丙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若出现污染,净化速度很快B.可能形成大渔场C.会形成水障D.水温较高解析:4.D 5.A 第4题,题意表明,甲、乙两处等温线弯曲是由于洋流影响,甲处等温线凸向低温区,表明甲处温度高于两侧,则甲为暖流流经之地,乙处等温线凸向高温区,表明乙处温度低于两侧,则乙为寒流流经之地,由此判断,D正确。第5题,甲处为暖流,向北流动(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流向一致),乙处为寒流,向南流动(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流向一致),则丙处海水向南北两侧分流,若出现污染,洋流会迅速把污染物向南北两侧输送,因此净化速度很快,A正确;丙区域是寒暖流分流处,形成大渔场的可能性小;丙处海水向南北两侧分流,海水运动活跃,不会形成水障(水障一般是指寒暖流交汇处洋流流速受到极大抑制,几乎停滞不前);丙处与东西两侧相比,水温相似,与南侧相比,水温较低。二、非选择题6.下图为两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图所示季节分别是 和 。 (2)甲图中等温线在海洋和陆地上都发生了弯曲,请分析其影响因素。(3)在甲、乙两图中各有一洋流,用“→”标出其运动方向,并标明洋流的名称。(4)分析甲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和乙图中洋流对海洋资源的影响。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出,甲图中陆地为北美洲局部,乙图中陆地为南美洲局部。甲、乙两图中陆地等温线都向高纬凸出,因此图中所示地区都处于当地夏季。第(2)题,甲图中等温线弯曲是受洋流和地形的影响。第(3)题,等温线的凸向即洋流的流向,这两股洋流都是寒流,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和秘鲁寒流。第(4)题,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秘鲁寒流(上升补偿流)使流经海区渔业资源丰富,形成渔场。答案:(1)北半球夏季 南半球夏季(2)海洋上是受洋流(寒流)的影响;陆地上是受地形的影响。(3)(4)甲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乙图中洋流对海洋资源的影响:促使渔业资源丰富。三、优选题7.下图为某海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图,回答(1)~(3)题:(1)图示海域位于的半球位置和分布规律是( )A.北半球 顺时针方向B.北半球 逆时针方向C.南半球 顺时针方向D.南半球 逆时针方向(2)按成因分,图中洋流属于风海流的是( )A.a d B.a cC.b c D.b d(3)c处洋流流向与下图所示一致的是( )解析:(1)A (2)D (3)D 第(1)题,该纬线两侧分别是西南风和东北风,根据风向可以判断该海域大洋环流为北半球副热带大洋环流,a、b、d为暖流,c为寒流,北半球副热带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故A正确。第(2)题,风海流是指由盛行风吹拂而形成的洋流。根据上题可知,该海域大洋环流为北半球副热带大洋环流,b的形成与低纬信风有关,d的形成与中纬西风有关,二者属于风海流,D正确;a、c属于补偿流,A、B、C错误。第(3)题,该海域大洋环流为北半球副热带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c为寒流。A图等温线北高南低,位于南半球,等温线向低纬凸出,为寒流,故A项不符合题意;B图等温线北高南低,位于南半球,等温线向高纬凸出,为暖流,故B项不符合题意;C图等温线南高北低,位于北半球,等温线向高纬凸出,为暖流,故C项不符合题意;D图等温线南高北低,位于北半球,等温线向低纬凸出,为寒流,故D项符合题意。测控导航知识点 题号洋流分布规律 1、2、3、5、8、9、10洋流对自然地理环境和 人类活动的影响 4、6、7、11、12、13一、选择题 下面四图是洋流流经某热带、副热带海区的海水等温线图。读图,回答1~2题:1.在图中,表示北半球寒流流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在图中,表示南半球暖流流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1.C 2.D 第1题,北半球海水温度越往北越低,②④错误;洋流的流向与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一致,北半球寒流由北向南流,可判断海水等温线应向南弯曲,①错误,③正确。故选C。第2题,南半球海水温度越往南越低,①③错误;南半球暖流由北向南流,海水等温线应向南弯曲,②错误,④正确。故选D。 下图是某副热带海区海水温度立体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洋流可能是流经( )A.美国东岸的寒流 B.澳大利亚东岸的暖流C.北美洲西岸的暖流 D.南美洲西岸的寒流4.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减缓北上海轮航速 B.降低沿岸地区气温C.缩小海水污染范围 D.增加沿岸地区降水量解析:3.D 4.B 第3题,等温线的凸向即为洋流的流向。据图可知,该洋流向北流。题干提到为某副热带海区,结合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该洋流应为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的暖流,或者是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西岸的寒流,A错误;北美洲西岸的暖流地处副极地大洋环流,C错误;澳大利亚东岸的暖流自北向南流,B错误;南美洲西岸的秘鲁寒流符合题意,D正确。第4题,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洋流为秘鲁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正确,D错误;由于洋流向北流,所以会加快北上海轮的航速,A错误;洋流会加快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海水污染范围,C错误。 (2022·安徽联盟段考)28°S附近洋流L流经海域形成一大范围渔场。下图示意该海域和洋流L。据此回答5~7题:5.图中洋流L的流向和性质分别为( )A.向南 寒流 B.向南 暖流C.向北 寒流 D.向北 暖流6.图中洋流L对流经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A.增加了湿、热程度 B.降低了干、热程度C.减轻了寒冷状况 D.加剧了干燥状况7.若用洋流剖面示意图来解释渔场成因,洋流L流经海域渔场形成的原因对应下图中的( )解析:5.C 6.D 7.B 第5题,图中洋流L位于南半球大陆西岸、副热带海区,性质为寒流,自南向北流。第6题,洋流L为寒流,寒流对流经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加剧了沿岸地区的干燥状况。第7题,该海域盛行东南信风,为离岸风,将表层海水吹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补充表层流走的海水,形成上升补偿流,将底层丰富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生长,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促进了渔场的形成。 (2022·吉林联考)下图为南半球某海域在盛行风驱动下形成的上升流。据此回答8~9题:8.驱动图示洋流形成的盛行风带是( )A.盛行西风 B.东南信风C.东北信风 D.东南季风9.图示海域的洋流可能形成于( )A.亚马孙平原以西海域B.南大西洋西部海域C.新西兰北岛以东海域D.南太平洋东部海域解析:8.B 9.D 第8题,根据材料信息判断,该海域的盛行风为东南信风。第9题,由上题分析可知,驱动图示洋流形成的盛行风为东南信风,其洋流可能形成于南美洲、澳大利亚和非洲西部沿岸的低纬度海域。亚马孙平原以西为陆地,A错误;南大西洋西部海域为巴西暖流,不是上升流,B错误;新西兰北岛位于中纬度,C错误;南太平洋东部海域为秘鲁沿海,有上升流的存在,D正确。 读局部海域洋流分布图,回答10~11题:10.四支洋流中,温度性质与其他洋流不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1.一艘海轮从甲处经德雷克海峡航行至乙处,沿途航行情况是( )A.先顺流,后逆流,再顺流B.一路顺流C.先逆流,后顺流,再逆流D.一路逆流解析:10.D 11.A 第10题,四支洋流中,只有④是暖流(巴西暖流),其他皆为寒流(①是南极环流,②是西风漂流,③是秘鲁寒流),④的温度性质与其他洋流不同。故D正确。第11题,一艘海轮从甲处经德雷克海峡航行至乙处,应该先向南,可以借助巴西暖流(由北向南),顺流航行;经过德雷克海峡遇到西风漂流(自西向东),是逆流航行;后再向北,可以借助秘鲁寒流(由南向北),顺流航行,故沿途航行情况是先顺流,后逆流,再顺流。故A正确。二、非选择题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月,从我国广州港出发的一艘货轮经斯里兰卡驶往埃及亚历山大港。下图为该货轮所经海域该月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1)据图判断,该月北半球所属的季节为 。依据是 。(2)该月斯里兰卡盛行风向为 ,其成因是 。该月亚历山大港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3)货轮途经印度洋时,洋流的运动方向是 ;途经的红海位于板块的 (填“生长”或“消亡”)边界上。据此推测,红海今后的发展趋势是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压值的高低进行判断,此时北半球陆地气压高于海洋(或陆地出现高压中心),说明此时陆地气温比海洋低,据此判断为冬季。第(2)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斯里兰卡北侧越往北气压越高,而风向由气压梯度力及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故该月斯里兰卡盛行风向为东北风。亚历山大港为地中海气候,此时亚历山大港受西风带的控制,降水较多,此时温和多雨。第(3)题,此时为冬季,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货轮途经印度洋时,洋流是自东向西呈逆时针方向运动;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今后,红海的面积将逐渐扩大。答案:(1)冬季 北半球陆地气压高于海洋(或陆地出现高压中心),说明此时陆地气温比海洋低(2)东北(季)风 亚洲大陆为高气压区,低纬度地区为低气压区,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成为东北(季)风(不能只答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温和多雨(3)自东向西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生长 两侧板块背离运动,面积逐渐扩大13.(2022·河北张家口段测)下图为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洋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图中甲洋流的性质,并说明其理由。(2)甲海域是规模较大的渔场,但海洋捕捞业的产量季节变化很大,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知,甲海域位于10°N,非洲东海岸索马里半岛附近海域,图中所显示的甲洋流从海洋底层向海洋表层上升,可以判断为上升流。上升流由水温较低的海洋底层流向水温较高的海洋表层,比所流经海区的水温明显偏低,故判断为寒流。第(2)题,甲处的上升流将海洋底层的营养盐类带至海洋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所以形成规模较大的渔场。但是甲处洋流具有季节性变化规律,夏季盛行西南季风,离岸风吹拂,形成上升流,此时渔业资源丰富;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向岸风吹拂,形成下降流,此时渔业资源相对较少,海洋捕捞业的产量季节变化很大。答案:(1)寒流。甲洋流重要组成部分为非洲东部沿岸的上升流,上升流由水温较低的海洋底层流向水温较高的海洋表层,比所流经海域的水温明显偏低,故为寒流。(2)因甲海域有上升流,可将海洋底层的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繁生,饵料丰富,形成渔场;但上升流是由季节性的离岸风吹拂形成,故而渔场鱼类数量季节变化很大,直接影响海洋捕捞业的产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