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第2框《合理利用网络》课件(42张幻灯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第2框《合理利用网络》课件(42张幻灯片)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第二课 网上生活新空间
第二框合理利用


1、知道媒介素养和“信息节食”,了解网络规则。
2、学会理性的参与网络生活;掌握正确地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方法。
3、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
网络的利
网络的弊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要学会合理利用网络!
1.丰富日常生活:
①信息传递和交流
②人际交往
③生活便利
2.推动社会进步:
经济、政治、
文化和科技
①虚假、不良信息
②沉迷,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温故知新
网络改变世界
当今社会,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低头族”。
“低头族”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导入新课
《如此上网》要得不?
传播谣言
沉迷网络
获取新知
促进沟通
不良信息
违法行为
建言献策
泄露隐私
自主学习
01
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
02
如何做到理性对待网络?
03
利用网络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04
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的意义有哪些?
第一目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结合下列选项,谈一谈当你低头看手机的时候,你都在看什么?
社区类(微信、QQ、微博、小红书、豆瓣、知乎等)
在线视频类(腾讯、爱奇艺、B站等)
短视频类(抖音等)
购物类(天猫、淘宝、京东等)
游戏类(和平精英、王者荣耀等)
音乐类(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
知识类(得到、微信读书、百词斩等)
学习类(慕课、网课等)
手机成为人们连接互联网的必备工具
你知道哪些可以获得免费学习资料的网站或者APP呢?
合理利用网络
选择能力——
理解能力——
质疑能力——
评估能力——
是否浏览?
是否合适?
是否正确?
是否有用?
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
相关链接
1.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
2.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
3.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
4.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
中学生提高媒介素养应如何做?
没时间写作业
没时间看书
忘记打篮球
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等可以放松身心,但要适度,注意分寸。如果沉迷其中,会耽误学业,影响身心健康,还可能被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威胁自身安全。
探究与分享
相关链接:网瘾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增设网络保护
预防网瘾,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做?
①学会信息节食,提高自控能力;
②严格遵守上网时间,请家人和老师监督;
③多参加无关网络的健康娱乐方式。
①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危害身体健康;
②会出现品行障碍,诱发逃学、不与人交往、暴躁,产生攻击性等反常行为;
③一些人甚至会滑向犯罪的深渊。
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有哪些?
无限的
网络信息
有限的
时间和精力
矛 盾
学会
“信息节食”
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提高选择有效信息的能力
1、肉松面包上的肉松是棉花做的
合作探究:这是真的吗?
2、朋友捡到一张高考准考证,刘XX,考点是XX中学,孩子一家肯定急死了,求大量转发,朋友电话136XXX12345,如有消息请拨打。
3、家里有小孩的注意了,一个小女孩吃完柿子又喝酸奶,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就中毒死了。
4、在吗?赶快转发。今天是微信成立XX周年,你把此信息转发10个用户,你的帐户会加50元话费,我们刚通过,是真的。反正不花钱试试吧!群发省事。
5、X月X日起实施新交规,上高速时如不携带灭火器、三角架将被扣12分
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方法与技能)
1
注意信息出处
2
关注官方信息
3
对信息多方验证
4
辨识信息内容
5
向他人求助
网络色情
网络暴力
网络恐怖
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有一些网友认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你看不见我,我也看不见你,网络交往可以摆脱任何约束,为所欲为。
网络上的“自由”有没有限度?
合作探究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不制造和传播谣言
不泄露他人隐私
不宣泄负面情绪
不恶意攻击他人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之规定,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恪守道德和法律,做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辨别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学会“信息节食”,不沉溺网络
提高媒介素养,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归纳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相关链接:
03
05
01
04
02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辱骂欺诈他人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第二目
传播网络正能量
二、传播网络正能量: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实践发展建言献策。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网络公益活动?参加网络公益活动有哪些收获。
②我们通过参加这些网络公益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了网络正能量。既承担了社会责任,又帮助了他人。有利于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归纳: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实践发展建言献策。
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传播网络正能量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促进自己,帮助自己;
不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学会辨析网络信息,不传播谣言,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课堂小结
合理利用网络
1.网络交往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对网络交往认识正确的是( )
A.网络交往利大于弊,我们可以无节制地上网
B.网络具有虚拟性,我们为自己“网络言行”负责
C.只有在网络交往中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D.在网络交往中要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
D
检测提升
2.互联网技术与社会文化生活的结合催生出全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为当代青少年塑造人格、拓宽视野、提高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注入了新的活力。青少年在享受网络文化时,正确的态度是 ( )
①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 ②拒绝网络交往 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④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做网络的主人 ⑤浏览色情、暴力、迷信等网络信息时,要有所节制,不可沉迷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A
3.当前,网络谣言已经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隐患。防止网络谣言,公民应该 ( )
①自觉抵制与举报网络谣言
②宣传网络谣言的危害性
③依法严惩网络谣言制造者
④不发表任何网络言论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C
4.下列对青少年上网的看法,正确的是( )
①现在是信息时代,应培养从网络中获取有益信息的能力
②上网可以拓宽视野,青少年应该广泛获取各种网络信息
③网络中有许多不健康的信息,青少年应远离网络
④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不健康网络信息的侵蚀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C
5.下列做法属于我们在利用网络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有( )
①利用网络帮助被拐卖儿童重回家园
②“两会”期间,网民利用网络问政来关心国家大事
③利用网络查询交通出行地图
④网络大V在网上随意发布不真实信息,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D
6.如图《牵着鼻子走》启示我们中学生(  )
A.手机电脑有害无益,我们必须坚决禁用
B.只要远离手机电脑,就能快速提高学习成绩
C.要增强自控能力,合理利用先进科技设备
D.无需关注科技创新,避免科技的负面影响
C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个别不法分子可能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作为网络游客,要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就要( )
①提高辨别觉察能力和抗诱惑能力
②提高安全防护意识,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学会自我保护
③遵守网络规则
④共负建设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的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链接中考
2.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遵守规则,做到健康、文明上网。下列情形中,属于健康、文明上网的有( )
①小王应网友邀请,瞒着家长和老师,在某网吧独自与网友见面
②小谭上网查阅资料时,忽然自动弹出一个黄色网页,网页还提示:“点击有大奖赠送”,小谭马上关闭了这个网页
③小周玩游戏时发现电脑提示他“在线时间过长,建议休息”,他马上退出了游戏
④小云在网上用同学小花的名字发帖,说其他同学的坏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4.网络是一片“没有警察、没有等级、没有贫贱、没有歧视”的美妙境地。在这个环境中,我们可以( )
A.尽情地宣泄心中的不快,用各种方法使自己心情舒畅
B.将自己的网络技术发挥到极致,实现隐形人的梦
C.尽情尝试网络中的各种新鲜、刺激游戏,挑战自我极限
D.超越时空地享受网络资源,传播网络文明,争做合格网民
D
5.《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青少年文明健康上网提供了行为道德规范。下列行为中,违反《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是( )
A.在网络聊天室里语言文明,不辱骂他人
B.与网友交流真诚友好,不欺诈他人
C.在虚拟的世界里不受约束、为所欲为
D.在网络交往中遵守法律,不制造、不传播病毒
C
6.2023年4月以来,国内多家互联网平台逐步开放个人主页展示IP属地功能。该功能将互联网用户的真实属地公开,一批伪装者现出原形、人设崩塌。此举有利于( )
A.学会信息节食,提高媒介素养
B.保护个人隐私,控制网络言论
C.净化网络环境,营造良好生态
D.创新技术手段,消除欺骗行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