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5 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活动一:绝对时空观与光速不变实验之间的矛盾问题1:下图为高速列车行驶时车厢内显示的列车速度,列车上的乘客观察到车厢内的时间、长度与地面上的观察考看到的相同吗?时间和空间都不会因为物体的运动而改变的观念叫什么?绝对时空观生活经验让我们体会到,时间像一条看不见的“长河”,均匀地自行流逝着,空间像一个广阔无边的房间,它们都不影响物体及其运动。也就是说,时间与空间都是独立于物体及其运动而存在的。这种绝对时空观,也叫牛顿力学时空观。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问题2.假如测得的光速是1.2C,这与之前我们知道的光速c是自然界最快的速度矛盾吗?我们知道,如果河水中的河水以相对河岸的速度v水岸流动,河中的船以相对于水的速度v船水顺流而下,则船相对于岸边的速度为因此,前面问题的答案似乎应为1.2c。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这里怎么出现了1.2倍的光速呢?显然,在哪里出现了问题!v船岸=v船水+v水岸V水=5m/sV船=5m/s问题3.电磁波(光) 传播的速度是c。有没有指明这个速度是相对哪个参考系的?如果没有指明,说明了什么?有实验证据吗?十九世纪,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从理论上证明了,电磁波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人们不禁要问:这个速度是相对哪个参考系而言的呢?麦克斯韦(1831—1879)问题4.迈克耳孙一英雷实验的直接结果是什么?这一结果与我们熟悉的速度合成相同吗?1887年,美国科学家迈克尔逊和莫雷通过实验证明了,在不同的参考系中,光的传播速度都是一样的!这与牛顿力学中,不同的参考系之间的速度变换关系(伽利略变换)不符!在实验事实的面前,许多物理学家仍然立足在牛顿力学时空观的基础上,想通过一些理论上的修补工作,解释实验现象。阿尔伯特·迈克尔逊(1852—1931)但都没有成功!问题5.在力学理论与实验结果有矛盾时,不同的物理学家处理的方法有何差异?以爱因斯坦和庞加莱为代表的另一批物理学家,坚决主张彻底放弃某些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观念,如绝对时间的观念,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大胆提出,能够更好地解释实验现象的假设。儒勒·庞加莱(法)(1854-1912)问题6.为了解决上述矛盾,爱因斯坦做了什么?两个假设的内容是什么?1.相对性原理: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物理规律的形式都是相同的。2.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大小都是相同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这两个假设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如果接受了这两个假设的观点,并用它来分析问题,可能会在我们的头脑中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如图下所示,一列火车以速度v相对于地面高速运动,位于火车正中间的光源,某一时刻发出了一个闪光。问题1.以火车为参考系,闪光是否同时到达前壁和后壁?问题2.以地面为参考系,光刚从光源发出时,前壁与后壁离光源是否等距?经过一段时间后,前壁与后壁离光发出时的位置还等距吗?为什么?问题3.根据光速不变原理,光到达前壁与后壁还同时吗?问题4.火车内观察者观察到光同时到达前壁和后壁,在地面观察者看来并不同时,你相信这是真的吗?你要否定它,首先需要否定什么?活动二:同时的相对性?活动二:同时的相对性车上的观察者:闪光同时到达车厢的前后两壁(图甲)地面上的观察者:闪光先到达车厢后壁,后到达前壁(图乙)同时性是相对的问题5.时间间隔还是与物体运动无关的独立存在吗?由此可见,时间不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情况被称为时间延缓效应。如果相对地面以v运动的某惯性参考系上的人,观察与其一起运动的物体完成某个动作的时间间隔为t0,地面上的人观察该物体在同一地点完成这个动作的时间间隔为t,两者之间的关系为:问题6.除了时间观念,你认为空间距离是否也会与物体的运动有关?如果有一根杆,与杆相对静止的人测得杆长是l0,沿着杆的方向,以速度v相对杆运动的人测得杆长是l,那么l0与l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由此可见,空间距离也不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情况被称为长度收缩效应。问题7.爱因斯坦基于两个假设推导得到的时间间隔 t和杆长l的表达式是怎样的?它们表达了怎样的结果?由上面两个式子可以知道,运动物体的长度(空间距离)和物理过程的快慢(时间进程)都跟物体运动状态有关。这个结论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反映的时空观称作相对论时空观。问题8.上述表达式有没有得到实验的证明?对于地面观测者来说,子的平均寿命约为多少?将铯原子钟放在飞机上,沿赤道向东和向西绕地球一周,回到原处后,分别比静止在地面上的钟慢59纳秒和快273纳秒。实验结果与理论预言符合的很好。这是相对论的第一次宏观验证。1971年铯原子钟实验1. 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2. 确定了自然科学应有的基本特征。3. 将“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推广到物理学的各个分支,形成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深入到微观领域,发现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不仅具有粒子性,同时还具有波动性,很多情况下经典力学说明不了。和所有的真理一样,牛顿力学也具有局限性。活动三:牛顿力学的成就在微观世界中(尺度在10-10m以下),由于物质的存在和运动形式(波粒二象性),较宏观世界,有较大的不同,牛顿力学也不适用。1.只适用于低速运动,不适用于高速运动;2.只适用于宏观世界,不适用于微观世界;3.只适用于弱引力情况,不适用于强引力情况。活动四:牛顿力学的局限性课堂练习【练习1】关于牛顿力学和狭义相对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力学适用于宏观世界弱引力场中的低速运动B.牛顿力学适用于分析高速运动的μ子的寿命C.在狭义相对论中,真空中光速是可变的D.在狭义相对论中,物体的能量与质量无关【参考答案】A课堂练习【练习2】某星际飞船正在遥远的外太空飞行,假如它的速度可以达到0.7c,在地球上观测到其经过8.76×104 h的时间到达某星球,则在飞船上的人看来,其到达此星球需要的时间是( )A.8.76×104 h B.6.26×104 hC.12.27×104 h D.16.52×104 h【参考答案】B课堂练习【练习3】1905年到1915年,爱因斯坦先后发表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在20世纪改变了理论物理学和天文学,取代了主要由牛顿创立的有200年历史的力学理论。狭义相对论适用于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描述了除引力以外的所有物理现象。广义相对论解释了引力定律及其与其他自然力的关系,适用于宇宙学和天体物理学领域,包括天文学。下列有关相对论的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A.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假设是不确定关系与光速不变原理B.飞船以0.2c的速度航行,若飞船向正前方的某一星球发射激光,则该星球上的观察者测量到的激光速度为1.2cC.由于相对论的提出,牛顿力学已经失去了它的应用价值D.已知μ子低速运动时的平均寿命是3.0μs。当它以0.99c的速度飞行,若以地面为参考系,此时μ子的平均寿命变长【参考答案】D课堂练习【练习4】如图所示,位于教室中央的光源发出一个闪光,闪光照到了教室的前壁和后壁。教室的长度为10m。 在平行于教室高速运动的太空飞船上的观察者( )A.测得照到前壁的光速度小于cB.观测到飞船上的时间进程比教室快C.测得教室的长度大于10mD.观察到光先到达后壁【参考答案】B课堂练习【练习5】宇宙飞船以速度v相对地面作匀速直线飞行。某一时刻,飞船头部的宇航员向飞船尾部发出一光讯号,光速为c,经 (飞船上的钟测量) 时间后,被尾部接收器收到。由此可知飞船固有长度为( )A. B.C. D.【参考答案】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