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运动的描述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2.科学思维通过对大量生活事例的观察、讨论和分析,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学习从具体现象中归纳抽象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方法。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什么是机械运动,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教学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三、学情分析学生对机械运动的概念已有初步了解,但不能把握其本质,抽象思维比较幼稚,难以对参照物正确选择,不能正确、完整分析相对静止时必须满足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相同这一条件。四、教学过程(一)新课讲解一、引入新课1.观看视频:运动的物体。2. 讨论:世界上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吗 3.引导学生得出:我们处在一个运动变化的世界中,从微观粒子到宇宙中的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即:世界是运动的新课(一)运动与静止1.活动:请学生闭上眼睛,老师从讲台的南边走到北边,请学生判断老师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观看几个视频,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参照物,机械运动和静止的概念。3.引导学生得出: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方法(1)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注意:通常我们默认地面为参照物。(2)观察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变化。4.学生活动:(1)在老师引导下列举一些实例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2)展示图片:商场里上升的电梯,请学生思考并讨论电梯上的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二)运动的相对性:1.学生活动:请学生讨论用课件出示的课本P24图1-35,并回答下列问题:认为云朵向西运动,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认为月亮向东运动,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2.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参照物选取不同,同一个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情况不一定相同。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运动的相对性。3.学生活动:分析下面描述运动的诗句中所选的参照物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4.生活·物理·社会(1)用课件展示:风洞中的飞机,空中加油、地球同步卫星,小鸟撞飞机,说明运动的相对性在生产、科研和军事上的应用。(2)学生活动:请学生分析空中加油、地球同步卫星,讨论,两个运动的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保持相对静止 环节四:小结作业思考: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的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在屏幕内。人们怎么会认为他们是运动的呢 谈谈你的看法。(二)板书设计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二、参照物1、定义:研究物体运动和静止时,选作标准的物体2、判断方法:3、参照物的选择:三、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