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董仲舒是汉武帝的得力大臣,他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凭吊。后来,董仲舒的墓被称为“下马陵”。董仲舒之所以能够得到汉武帝这么高的礼遇,主要是因为(  )
A.董仲舒是汉武帝的得力大巨,有思想、有能力
B.董仲舒和汉武帝的交情特别好
C.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董仲舒宣扬仁政思想,为汉武帝在思想上统一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答案】C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的了解。董仲舒认为,皇帝的权威体现上天的意志,神圣不可侵犯。一切权力要集中在皇帝手中,必须在思想上实现大一统,才能保证皇帝的权威与朝廷政令的推行。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故而答案为C。
【点评】了解汉武帝重视董仲舒的原因 ,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的背景。
2.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其主要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排除异己
C.平定叛乱 D.发展经济
【答案】A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汉武帝采取巩固统治措施的理解。西汉历经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经济繁荣,D排除。武帝时在政治上针对汉初分封制推行推恩令,在思想上罢黜百家,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故而答案为A。
【点评】理解汉武帝采取措施的主要目的。
3.汉武帝时开始铸造的一种标准铜币,其实际重量与币面重量一致,并在中国历史上流行了七百多年。这种货币叫(  )
A.五铢钱 B.圆形方孔钱 C.开元通宝 D.银锭
【答案】A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大一统的汉朝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于我国古代货币知识的认知。B是秦国货币,后为秦朝统一货币;C为唐朝时货币;银锭始自汉代,其后各代皆有铸造,但流通不广。至明代盛行,但不是国家法定银锭货币。直至清朝,始作为主要货币流通。故答案为A。
【点评】了解汉武帝治国措施,知道我国古代货币相关知识。
4.汉武帝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的最终目的是(  )
A.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 B.增加中央的财政收入
C.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D.集中财力治理黄河
【答案】C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汉武帝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汉武帝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更好为统治而服务。因此选C。
【点评】掌握汉武帝统治的相关措施。
5.在重视教育方面,两汉统治者都有非常举措,其中在洛阳建立多个皇家图书馆并扩大太学规模、在地方兴办郡国学的皇帝是 (  )
A.刘邦 B.刘恒 C.刘彻 D.刘秀
【答案】D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在洛阳建立多个皇家图书馆并扩大太学规模、在地方兴办郡国学的皇帝是刘秀。因此选D。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6.他采纳董仲舒的主张,任用精通儒家学问的人为官,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他”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答案】B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主张,任用精通儒家学问的人为官,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就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掌握汉武帝的相关知识.
7.汉武帝时反击匈奴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汉武帝发奋有为
C.汉武帝训练了勇敢善战的士兵 D.有卫青、霍去病的统率
【答案】A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汉武帝时反击匈奴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本题关键要看清“根本原因”四个字。虽然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与汉武帝的发奋有为,训练了勇敢善战的士兵,有卫青、霍去病这样的能征善战的统帅有关,但是这些都得以经济作后盾。汉初经过休养生息积累起来的国力,才是汉武帝北击匈奴的根本原因。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题意排除法。
8.(2017·杭州模拟)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的是哪个皇帝(  )
A.秦始皇 B.汉文帝 C.汉武帝 D.唐太宗
【答案】C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对思想的控制,实行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识记。
9.(2016八上·鄞州期末)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莘莘学子进入国家高等学府深造的梦。汉武帝时,学生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的是什么思想教育 (  )
A.法家思想 B.道家学说 C.儒学教育 D.墨家学说
【答案】C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成绩优秀的经考核可以直接做官;地方上设立官学,培养后备官僚;允许私人传授儒学。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了解。
10.(2017·台州)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此建议(  )
①主张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②使太学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
③有利于思想上的大一统 ④使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大一统举措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成绩优秀的经考核可以直接做官;地方上设立官学,培养后备官僚;允许私人传授儒学。儒学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所以①③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汉武帝大一统举措的识记。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的吸取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
(1)西汉鼎盛时期在位的“雄略之主”是哪一位皇帝?他为加强中央专制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写出三条)
【答案】(1)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建立刺史制度,加强对各地官员的监督;设立司隶校尉,监督朝廷、都城和周边地区的官员与皇族的举止;统一铸造货币,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采纳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排斥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还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本题是基础题。西汉鼎盛时期在位的“雄略之主”是是汉武帝。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颁布“推恩令”,解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建立刺史制度,加强对各地官员的监督;设立司隶校尉,监督朝廷、都城和周边地区的官员与皇族的举止;统一铸造货 币,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采纳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排斥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还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点评】本题掌握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2.文化教育对于治国安邦有很大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汉武帝统治时期,西汉达到了鼎盛。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推动了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2)当今社会,你认为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答案】(1)采纳著名学者董仲舒的建议,“罢默百家”,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了专门教授儒家经典的太学,还在地方设立官学。私人传授儒家学说的学者也很多。.
(2)示例:尊师重教,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汉武帝的文化政策。汉武帝统治时期,西汉达到了鼎盛。他采纳著名学者董仲舒的建议,“罢默百家”,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了专门教授儒家经典的太学,还在地方设立官学。私人传授儒家学说的学者也很多。.
【点评】本题掌握汉武帝的文化政策
13.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儒家学说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1)材料中的“子”是指谁?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儒家学说从创立到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经历了艰难的历程。秦始皇对待儒家学说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案】(1)孔子,仁
(2)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儒家的思想以及秦汉两朝对待儒家的不同态度。本题是基础题,材料中的子是孔子,核心思想是仁。秦始皇对待儒家是焚书坑儒,汉武帝对待儒家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点评】本题掌握儒家的思想以及秦汉两朝对待儒家的不同态度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董仲舒是汉武帝的得力大臣,他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凭吊。后来,董仲舒的墓被称为“下马陵”。董仲舒之所以能够得到汉武帝这么高的礼遇,主要是因为(  )
A.董仲舒是汉武帝的得力大巨,有思想、有能力
B.董仲舒和汉武帝的交情特别好
C.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董仲舒宣扬仁政思想,为汉武帝在思想上统一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2.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其主要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排除异己
C.平定叛乱 D.发展经济
3.汉武帝时开始铸造的一种标准铜币,其实际重量与币面重量一致,并在中国历史上流行了七百多年。这种货币叫(  )
A.五铢钱 B.圆形方孔钱 C.开元通宝 D.银锭
4.汉武帝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的最终目的是(  )
A.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 B.增加中央的财政收入
C.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D.集中财力治理黄河
5.在重视教育方面,两汉统治者都有非常举措,其中在洛阳建立多个皇家图书馆并扩大太学规模、在地方兴办郡国学的皇帝是 (  )
A.刘邦 B.刘恒 C.刘彻 D.刘秀
6.他采纳董仲舒的主张,任用精通儒家学问的人为官,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他”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7.汉武帝时反击匈奴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汉武帝发奋有为
C.汉武帝训练了勇敢善战的士兵 D.有卫青、霍去病的统率
8.(2017·杭州模拟)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的是哪个皇帝(  )
A.秦始皇 B.汉文帝 C.汉武帝 D.唐太宗
9.(2016八上·鄞州期末)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莘莘学子进入国家高等学府深造的梦。汉武帝时,学生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的是什么思想教育 (  )
A.法家思想 B.道家学说 C.儒学教育 D.墨家学说
10.(2017·台州)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此建议(  )
①主张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②使太学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
③有利于思想上的大一统 ④使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的吸取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
(1)西汉鼎盛时期在位的“雄略之主”是哪一位皇帝?他为加强中央专制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写出三条)
12.文化教育对于治国安邦有很大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汉武帝统治时期,西汉达到了鼎盛。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推动了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2)当今社会,你认为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13.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儒家学说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1)材料中的“子”是指谁?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儒家学说从创立到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经历了艰难的历程。秦始皇对待儒家学说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的了解。董仲舒认为,皇帝的权威体现上天的意志,神圣不可侵犯。一切权力要集中在皇帝手中,必须在思想上实现大一统,才能保证皇帝的权威与朝廷政令的推行。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故而答案为C。
【点评】了解汉武帝重视董仲舒的原因 ,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的背景。
2.【答案】A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汉武帝采取巩固统治措施的理解。西汉历经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经济繁荣,D排除。武帝时在政治上针对汉初分封制推行推恩令,在思想上罢黜百家,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故而答案为A。
【点评】理解汉武帝采取措施的主要目的。
3.【答案】A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大一统的汉朝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于我国古代货币知识的认知。B是秦国货币,后为秦朝统一货币;C为唐朝时货币;银锭始自汉代,其后各代皆有铸造,但流通不广。至明代盛行,但不是国家法定银锭货币。直至清朝,始作为主要货币流通。故答案为A。
【点评】了解汉武帝治国措施,知道我国古代货币相关知识。
4.【答案】C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汉武帝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汉武帝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更好为统治而服务。因此选C。
【点评】掌握汉武帝统治的相关措施。
5.【答案】D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在洛阳建立多个皇家图书馆并扩大太学规模、在地方兴办郡国学的皇帝是刘秀。因此选D。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6.【答案】B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主张,任用精通儒家学问的人为官,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就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掌握汉武帝的相关知识.
7.【答案】A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汉武帝时反击匈奴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本题关键要看清“根本原因”四个字。虽然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与汉武帝的发奋有为,训练了勇敢善战的士兵,有卫青、霍去病这样的能征善战的统帅有关,但是这些都得以经济作后盾。汉初经过休养生息积累起来的国力,才是汉武帝北击匈奴的根本原因。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题意排除法。
8.【答案】C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对思想的控制,实行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识记。
9.【答案】C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成绩优秀的经考核可以直接做官;地方上设立官学,培养后备官僚;允许私人传授儒学。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了解。
10.【答案】B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大一统举措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成绩优秀的经考核可以直接做官;地方上设立官学,培养后备官僚;允许私人传授儒学。儒学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所以①③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汉武帝大一统举措的识记。
11.【答案】(1)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建立刺史制度,加强对各地官员的监督;设立司隶校尉,监督朝廷、都城和周边地区的官员与皇族的举止;统一铸造货币,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采纳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排斥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还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本题是基础题。西汉鼎盛时期在位的“雄略之主”是是汉武帝。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颁布“推恩令”,解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建立刺史制度,加强对各地官员的监督;设立司隶校尉,监督朝廷、都城和周边地区的官员与皇族的举止;统一铸造货 币,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采纳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排斥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还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点评】本题掌握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2.【答案】(1)采纳著名学者董仲舒的建议,“罢默百家”,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了专门教授儒家经典的太学,还在地方设立官学。私人传授儒家学说的学者也很多。.
(2)示例:尊师重教,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汉武帝的文化政策。汉武帝统治时期,西汉达到了鼎盛。他采纳著名学者董仲舒的建议,“罢默百家”,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了专门教授儒家经典的太学,还在地方设立官学。私人传授儒家学说的学者也很多。.
【点评】本题掌握汉武帝的文化政策
13.【答案】(1)孔子,仁
(2)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儒家的思想以及秦汉两朝对待儒家的不同态度。本题是基础题,材料中的子是孔子,核心思想是仁。秦始皇对待儒家是焚书坑儒,汉武帝对待儒家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点评】本题掌握儒家的思想以及秦汉两朝对待儒家的不同态度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