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1节 温度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1节 温度 教案

资源简介

第1节 温度?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现象。?
(2)知道摄氏温度,学会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3)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测量原理,学会正确地使用温度计。?
2.科学思维?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2)通过对物体温度的估测,提高估测常见物理量的能力。?
(3)通过对体温计的观察,了解体温计在结构上和使用方法上与一般液体温度计的差异。
3.科学探究?
通过测量温度,把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4.科学态度和责任?
(1)通过对环境温度的了解,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
(2)在使用温度计的过程中,养成爱护仪器的习惯。?
(3)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摄氏温度,实验室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及读数。?
2.难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冷和热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冬天,天气寒冷,会降雪、结霜。夏天,天气炎热,常常遇到暴雨倾城。在物理学中与冷、热有关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热现象。这节课我们开始对热现象进行学习和研究。?
(二)新课教学?
1.温度?
教学情境:让学生把左手插入装热水的烧杯里,右手插入装冷水的烧杯里,相同时间后同时抽出两只手,将两只手一起插入装温水的烧杯里。这时,我们觉得左手感到温水冷、右手感到温水热。对于同一杯温水,两只手的感觉却不相同,可见,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不可靠的。所以我们需要科学地测量。?
再让学生阅读教材第48页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员是怎样预报天气的?例:“28摄氏度”怎么写?“零下8摄氏度”怎么写??
知识归纳:?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用字母t表示。?
(2)温度的常用单位:摄氏度(℃)。?
(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0~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读作1摄氏度。?
说明:?
(1)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度,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
(2)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换算关系:T=273.15+t?
2.温度计?
教学情境:根据上面的实验可知,同一杯水两只手的感觉却不一样,说明人们的感觉只能大致区分温度,要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让学生阅读教材第48页并且仔细观察老师展示的温度计,回答下列问题:
(1)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由哪几部分构成?
(2)不同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分别是多少?
实验温度计 量程:-20~100℃ 分度值:1℃
体温计 量程:35~42℃ 分度值:0.1℃
寒暑表 量程:-30~50℃ 分度值:1℃
知识归纳:
(1)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2)温度计的构造:由装酒精、煤油或水银的玻璃泡和细管组成。外罩玻璃管上标有刻度。
拓展:
(1)数字体温计利用温度传感器输出数字信号,通过显示器显示数字形式的温度。
(2)双金属片温度计根据两种不同金属在温度改变时膨胀程度不同的特点制成。
3.温度计的使用
教学情境:教师向同学们展示使用温度计和温度计读数的图片,让同学交流讨论温度计的使用规则。
知识归纳:
温度计的使用规则:
(1)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是否在温度计的量程内。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相平。
说明:温度计读数时,俯视结果偏大;仰视结果偏小。
4.体温计
教学情境:阅读教材第50页的内容,交流讨论体温计的结构和使用。
知识归纳:
(1)体温计的特殊构造:玻璃泡和刻度直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管(缩口)。
(2)体温计:测量范围为35~42℃;分度值为0.1℃。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说明:体温计使用后,水银柱不会自动地流回玻璃泡内,再次使用体温计时,必须用力将水银甩下去。
四、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