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波长、频率和波速 讲义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波长、频率和波速 讲义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波长、频率和波速
一、知识点梳理
1.波长
(1)定义: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叫做波长,用表示,如图所示.
【注意】①“相邻的”和“振动相位总是相等”是波长定义的关键,二者缺一不可.②根据波长的定义可知,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距为波长整数倍的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即振动位移及速度总是相同的这些点叫做同相点,相距半波长奇数倍的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反,这些点称为反相点.如图所示,、、等质点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为同相点,而与、与、与等振动情况完全相反,为反相点
(2)特征
①两个相邻的运动状态总是相同的质点间的距离,或者说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叫做波长.
②在横波中,两个相邻的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在纵波中,两个相邻的密部(或疏部)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③经过一个周期,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波长.
(3)意义
波长是描述波的“空间重复性”的物理量.观察波的图象会发现,在某一时刻的波的图象中.每隔一定距离,波就重复出现,这就是波的“空间周期性”.
(4)决定因素:波源和介质
例1.(多选)关于波长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振动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就是一个波长
B.在波形图上位移相同的相邻两质点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C.在波形图上速度最大且相同的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D.在波形图上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两点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例2.(多选)图所示的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A、C、E、G、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
B.质点B、F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等
C.质点D、H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D.质点A、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它们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2.波的周期(或频率)
(1)定义:在波动中,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或频率)是相同的,它们都等于波源的振动周期(或频率),这个周期(或频率)也叫做波的周期(或频率)
(2)对周期和频率的理解
①由于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因此波的周期(频率)与波源的周期(频率)相同.
②波的周期(频率)与波源的相同,因此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周期(频率)不变.波的周期(频率)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
③在同一种介质中,在一个周期内波向前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周期与频率的关系为
⑤每隔个波长的距离,波形就重复出现;每隔个周期的空间,波形恢复原来的形状,这就是波的“空间周期性”和“时间周期性”.
例3.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该时刻、两质点均到达波峰位置,质点的加速度正在增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两质点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
B.、b两质点振动开始时刻相差半个周期
C.质点完成全振动的次数比b质点多一次
D.质点完成全振动的次数比b质点少一次
例4.(多选)关于波的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的振动周期就是波源的周期
B.波的周期是由波源驱动力的频率决定的
C.波的周期与形成波的介质的密度有关
D.经历整数个周期波形图重复出现,波峰向前移动了一段距离
3.波速
(1)定义: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跟所用时等间的比值,叫做波速
(2)公式:
(3)对波速的理解:①波速描述的是振动这种运动形式向外传播的快慢程度,而不是质点向外迁移的速度,质点是不随波迁移的.
②波速也不是质点振动的速度.质点的振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符合正弦规律,而波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③波速的大小只与介质有关,与频率无关.
4.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
由波的形成过程可知,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因而可以得到波长、频率(或周期)和波速三者的关系为:,
例5.介质中有一列简谐机械波传播,对于其中某个振动质点( )
A.它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B.它的振动方向一定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C.它在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 D.它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例6.一列简谐横波沿轴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此时质点P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波的传播方向和波速分别是( )
A.沿轴负方向,60m/s B.沿轴正方向,60m/s
C.沿轴负方向,30m/s D.沿轴正方向,30m/s
二、技巧总结
1.波长、波速、频率的决定因素
波的传播速度,,其中、、()三个量相互关联,从公式上看,似乎任意一个改变都会影响其他两个量,不少初学者易产生这样的认识,其实不然,那么它们都是由谁决定的呢?
(1)周期和频率,只取决于波源,而与、无直接关系.
(2)速度决定于介质的物理性质,它与、无直接关系.只要介质不变,就不变,而不决定于、,反之,如果介质变,也一定变.
(3)则决定于和,只要、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其值必然发生变化,而保持的关系. 总之,尽管波速与频率或周期可以由公式或进行计算,但不能认为波速与波长、周期或频率有关,也不能认为频率或周期会因波速、波长的改变而改变,因为它们都是确定的,分别决定于介质与波源.
例7.男女生二重唱中,女高音和男中音的频率、波长和波速分别为、、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 B.,,
C.,,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求波长的方法
(1)根据波长的定义求解
①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②在振动中,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波向前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2)根据波动图象求解
①在波动图象上,振动位移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
②在波动图象上,运动状态(速度)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
③在波动图象上,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
④在波动图象上,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凡是平衡位置相隔波长整数倍,质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总是相同,振动同相.凡是平衡位置相隔半个波长的奇数倍,质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总是等大反向,振动反相.
(3)根据公式来确定
波在传播过程中,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即.
【注意说明】在波动图象中,无论从什么位置开始,一个完整的正(余)弦曲线对应的水平距离为一个波长.
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P、Q两质点的平衡位置相距0.15 m. 当P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Q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 )
A.0.60 m B.0.20 m
C.0.15 m D.0.10 m
例 9. 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某时刻该列波上正好经过平衡位置的两质点相距6m,且这两质点之间的波峰只有一个,则该简谐波可能的波长为( )
A.4m、6m和8m B.6m、8m和12m C.4m、6m和12m D.4m、8m和12m
3.已知波速和波形,画出再经时间波形图的方法
(1)特殊点法
在波形图上找两特殊点,如过平衡位置的点和与它相邻的峰(谷)点,先确定这两点的振动方向,再看.由于经时间波形不变,所以采取去整留零的方法,分别作出两特殊点经时间后的位置,然后按正弦规律画出新波形图.
(2)平移法一 -----移波形
先算出经时间波传播的距离,再把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即可.因为波动图象的重复性,若已知波长,则波形平移个时波形不变.当时,可采取去整留零的方法,只需平移即可.
(3)平移法二-----移坐标轴
计算方法同上,将坐标轴逆着波的传播方向平移即可.
例10. 一列简谐波在轴上传播,波速为50m/s, 已知t=0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左图所示,图中M处的质点此时正经过平衡位置沿轴的正方向运动.,请画出t=0.5s时的波形图象(至少要画出一个波长).
4.已知两不同时刻波动图象类问题的解法
如图所示,已知某简谐波在与时刻的波形图,从图上可以确定该波的波长,振幅.在求解波的周期、波速时有两种方法:
(1)传播的观点
由波形图可知,波在时间内传播的距离为(波沿轴正向传播时)或(波沿轴负向传播)时,则波速,周期.
(2)振动观点
在波形图中取某一质点,比较该质点(如图中)在两时刻的位置和状态,确定与周期的关系,如在图中,波向右传播时,,波向左传播时,,可求得周期的表达式,再由可求得波速. 在这类题目中,同时应注意对时间的限制,当时,.
例11. 如图,简谐横波在时刻的波形如实线所示,经过,其波形如虚线所示. 已知图中与相距1m,波的周期为,且. 则可能的最小波速为_________,最小周期为_______.
5.关于波动和振动关系的几个推论
(1)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当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时(),这两个质点的速度和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同的,即它们的振动步调总相同.反之,当两质点的振动步调总是相同时,它们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一定是().
(2)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当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时,这两个质点的速度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也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也就是说,它们的振动步调总相反.反之,当两质点的振动步调总是相反时,它们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一定是().
(3)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波峰(或波谷)一侧范围内,各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同,如图所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波峰(或波谷)两侧范围内,各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反.如图所示.
(4)介质中任一质点起振的方向必与波源起振方向相同,故任一时刻,波最前沿质点的振动方向即波源的起振方向.
三、针对练习
1.一列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 m/s,t=0时刻,该波的波形如图所示,P、Q分别为、处的质点,此时P质点恰好开始振动,则t=5 s时刻,Q点( )
A.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 B.经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
C.位于波峰位置 D.位于波谷位置
2.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这列波沿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0 m/s. P是离原点为2 m的一个质点,则在t=0.17 s时刻,质点P的:①速度和加速度都沿方向;②速度沿方向,加速度沿方向;③速度和加速度都正在增大;④速度正在增大,加速度正在减小.以上四种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④ C.只有①④ D.只有②③
3.如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的图象,图乙为该波中处质点P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速为8 m/s
B.波沿轴负方向传播
C.t=0.5 s,P点的动能最大
D.t=0到t=2.5 s,P点振动路程为1.8 cm
4.一简谐横波沿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T,波长为,若在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则该波在时刻的波形为 (  )
5.(多选)某次地震中,纵波波速为7 km/s,横波波速为3.2 km/s,地震波频率为10 Hz,M点的观察者在接收到纵波15.3 s后才接收到横波,从横波传到M点的时刻开始计时,图甲为横波引起的M点的振动图像,图乙为t=2T时刻的横波波动图像,则(   )
A.震源距离M点约为90 km
B.图甲中时刻,M点速度大小为0
C.该横波沿轴负方向传播
D.沿横波传播方向距离M点16 km处的N点在5.275 s后将处于波谷
6.(多选)一列波的波源S在点做竖直方向、频率为10 Hz的简谐运动,时刻,向右传播的波形如图所示,向左传播的波形未画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处的质点运动方向向上
B.时刻,处的质点运动方向向上
C.时刻,处的质点处在波谷位置
D.时刻,处的质点处在波峰位置
7.(多选)如图甲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0.2 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距离原点1.5 m的一个质点,Q是平衡位置距离原点2 m的一个质点,图乙是质点Q的振动图像. 则( )
A.这列简谐波的波速为10 m/s
B.这列简谐波的传播方向为方向
C.0.3 s时P的速度正在增大,加速度正在减小
D.t=0.4 s到t=0.6 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4 cm
8.(多选)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 s时刻的波形图,是平衡位置在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则 (   )
A.质点Q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
B.在t=0.25 s时,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与轴正方向相同
C.从t=0.10 s到t=0.20 s,该波沿轴负方向传播了4 m
D.从t=0.10 s到t=0.25 s,质点通过的路程为30 cm
9.(多选)取一条较长的轻软绳,用手握住一端,在竖直平面内连续上下抖动长绳,手上下振动的周期是T,可以看到一列波产生和传播的情形,如图所示,在绳上做个标记P(图中未标出),、P的平衡位置间距为L,t=0时,位于最高点,P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恰好为零,速度方向竖直向上,若该波可以看作是简谐波,则(    )
A.时,P在平衡位置下方
B.时,P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C.时,P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D.该简谐波传播的最大速度为
10.一列沿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0.2 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
A.质点P的运动方向向右
B.波的周期可能为0.27 s
C.波的频率可能为1.25 Hz
D.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0 m/s
11.如图所示,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0.2 s后的波形图线,求:
(1)若波向左传播,求它传播的最小距离;
(2)若波向右传播,求它的最大周期;
(3)若波速是35 m/s,求它的传播方向.
12.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传到R点时的波形如图所示,波速为,质点P、Q的坐标分别为,,求:
(1)质点P开始振动时,振动方向如何;
(2)从图示时刻经多长时间,质点P第一次到达波谷;
(3)质点P到达波峰时,质点Q在何处.
13.图甲中的B超成像的基本原理是探头向人体发射一组超声波,遇到人体组织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探头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由计算机处理,从而形成B超图像,图乙为血管探头沿轴正方向发射的简谐超声波的图像,t=0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M. 已知此超声波的频率为。求:
(1)血管探头发出的超声波在血管中的传播速度;
(2)~内质点M的路程;
(3)从t=0时刻到质点N第一次到达波峰所经历的时间.
14.如图处是两种介质的分界线, 左侧是甲介质,右侧为乙介质. 某波源开始不断地上下简谐振动形成向轴正向传播的横波,经过0.5s,其波前沿正好到达M位置. 已知该波在乙介质中传播速度是在甲介质中的2倍,问:
(1)波源起振方向如何;
(2)该波在乙介质中的波长;
(3)在图中画出再经过1s时的波形图.
答案
例题
例1.AC 例2.BC 例3.D 例4.ABD 例5.D 例6.A 例7.C 例8.D 例9.C
例10.略
例11.由题图知,若波沿轴正方向传播,(),若波沿轴负方向传播,(),可能的最小波速;最大波速 ,由知最小周期
针对练习
1.A 2.C 3.C 4.A 5.AD 6.AC 7.AD 8.ABC 9.CD 10.C
11.答案:(1)3 m (2)0.8 s (3)向左传播
解析:(1)由图可知=4 m,若波向左传播,传播距离 Δx=n+(n=0,1,2,…),
则最小值为=3 m
(2)若波向右传播Δx=n+(n=0,1,2,…),所用时间Δt=nT+=0.2 s
T= s(n=0,1,2,…),所以当n=0时,有最大周期=0.8s
(3)Δx=vΔt=0.2×35 m=7m=(+)m,所以波向左传播
12.答案:(1)沿y轴负方向 (2)12 s (3)波谷
解析:(1)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起振方向都相同,与此时刻x=0.30 m处质点R的振动方向相同,沿y轴负方向
(2)解法一:由波的图象可得波长λ=0.24 m,P点第一次到达波谷的时间即为P点前方距P点最近的波谷传播到P点所用时间Δt== s=12 s
解法二:从“振动形式传播”的角度分析,由图象知,波长=0.24 m
故波的周期T= = s=4 s, R的振动形式传到P点所用的时间
Δt1== s=11 s, P开始振动后只需即可到达波谷,即, Δt2= =1 s
故再经过Δt1+Δt2=12 s,质点P第一次到达波谷
(3)因为, 所以P、Q两质点振动情况相反,当P质点达到波峰时,Q质点在波谷
13.答案:1)1.4× m/s (2)2 mm (3)2× s
解析:(1)由题图乙知波长=14×mm=1.4×m
则波速v==1.4××1×m/s=1.4×m/s
(2)质点M振动的周期T== s=1×s,由于1.25×s=T
所以质点M在0~1.25×s内运动的路程s=×4A=×4×0.4 mm=2 mm
(3)从t=0时刻到质点N第一次到达波峰所经历的时间t== s=2×s
14.(1)向下振动;(2) 4m;(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