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1.1我与社会 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1.1我与社会 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你认为一个人与外界隔绝可以呆多久?
孤独挑战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
孤独挑战
无人挑战成功,说明了什么
1.1 我与社会
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自学
导航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P3
感受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P4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4-5
社会关系的主要类型?P5
01
02
03
04
行业PPT模板http://www./hangye/
01
社会生活我参与
感受社会生活
假期你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并参与社会生活?说一说其中体现的你与社会的关联。
假期畅谈
关注奖牌榜
为运动员喝彩
感受体育精神
社会生活我参与
与家人、朋友一起
感受民俗文化
住当地民宿,吃地道美食
社会生活我参与
感受自然风光
外卖平台点外卖
餐馆老板外卖小哥
经历洪水、暴雨、台风等
社会生活我参与
走进农村
走进工厂
参观博物馆
看升旗仪式
阅读
社会活动
笔记总结
①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
②来到工厂 ,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
③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
④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
⑤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生活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P3
02
社会热点我来探
感受社会生活
假期你还关注了哪些社会热点事件,谈谈你的感受。
(提示:从个人、社区、国家等角度)
小组交流
热点事件一:OpenAI公司发布ChatGPT
ChatGPT的走红让世人看到了科技的力量
ChatGPT于2022年末推出,当时已有很高讨论度。随着技术升级,ChatGPT3.5、4.0相继出炉,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革命性,各行各业都在热议ChatGPT是否会影响自己的“饭碗”,甚至有人预言它会带来第四次科技革命。
社会热点我来探
热点事件二:淄博烧烤,天下第一
淄博烧烤的爆火给政务传播树立了榜样
今年3月以来,原本籍籍无名的山东淄博烧烤突然火爆出圈,成了年轻人出游打卡的圣地。刚过的“五一”假期期间,“进淄赶烤”的游人把淄博的住宿预订量推高到2019年的865%以上,淄博火锅店家家爆棚。
此外,这股淄博热也辐射到外,带动山东全省酒店预订量水涨船高。人口不到500万的淄博是一座资源枯竭型的老工业城市,此前并没有太大的名气,此次凭借烧烤出圈,压倒名气更大、曾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锦州烧烤、徐州烧烤、新疆烧烤等。
为此,锦州市的区级书记、局长都带队赶赴淄博“抄作业”,锦州烧烤协会还专门召开会议“学习与反思”,连更远的河南河北也有市级官员前往淄博考察。
社会热点我来探
热点事件三:“鼠头鸭脖”事件:鼠鼠我到底是是鼠还是鸭
校方和市监局的“指鼠为鸭”让网民直呼荒唐
6月1日,一段“食堂吃出疑似老鼠头”的视频,在社交平台出现并广泛传播。在视频画面中的饭菜内,可以看到体积较大的黑色异物,异物还有类似动物“牙齿”的东西。
6月4日报道,高新区市监局相关人员通过查看当事人拍摄的图片进行比对,初步判定系鸭脖。同时,对该校菜品的留样进行检测,将于3-5天专业比对后公布结果。
6月7日上午,江西省教育厅回应称,相关处室已经介入调查该事件。
6月10日,江西成立“江西工职院‘6·1’食品安全事件”联合调查组。6月17日,事件调查处理情况公布,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
社会热点我来探
社会热点我来探
笔记总结
2. 感受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P4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①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②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③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社会
交往
社会
关系
社会
经验
形 成
积 累
增 长
本领才干
03
社会关系我来晰
试着绘制并填写“我”的社会关系网络图。
你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我”的世界

妈妈
母女关系
关系
关系
关系
关系
关系
“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
——鲁迅
人是政治的存在者,必须要过共同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笔记总结
3.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4-5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P4
个人
社会
情境演绎:面对不同对象,你会怎样介绍自己?
身份大揭秘
外校的师生
在外旅游认识的老乡
本校的师生
同学的父母
初次见面的长辈
父母的同事
笔记总结
3.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4-5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P5
学生
学校
子女
家庭
乘客
公交
食客
餐馆
读者
图书馆
游客
博物馆
血缘关系
以血统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血缘关系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地缘关系
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以人们广泛的。如同乡、邻居等。
业缘关系
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相关链接
4.社会关系的主要类型?P5
家庭关系
师生关系
同学关系
邻里关系
血缘关系
业缘关系
地缘关系
小试牛刀:下图分别属于哪种社会关系?
我与社会
感受社会生活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社会生活内容的丰富性
社会生活空间的延展
课堂小结
随堂检测
1.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要求同学们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从网络图中能够发现,我们既是老师的学生,也是爸妈的儿女,同时还是同学的伙伴……这反映了( D )
A. 每个人的身份都多得数不清
B. 我们的社会关系只有血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C. 个人与社会相互补充、相互替代
D.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
随堂检测
2.社会关系不同,我们身份也不一样。以下情境中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合适的是(  )
B
A. 未曾谋面的亲戚:叔叔您好,我是XX班的学生小深
B. 爸爸的同事:阿姨您好,我是您同事XX的女儿小圳
C. 同学的父母:叔叔您好,我是XX学校学生会的主席小文
D. 学校的校工:阿姨您好,我是XX小区XX栋的住户小明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暑假里,中学生小美经历了很多“大事”,以下是她的日记节选。
日记一:7月20日
今天我带领弟弟妹妹去参观杀虎口博物馆,给他们讲了一些关于右玉传统文化的故事,他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日记二:7月25日
今天我应同学们的邀约,一起去乡下劳动。我们一起到菜园除草、采摘蔬菜,既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日记三:8月1日
今天我在小区里参加了关于小区绿化的建议会,作为小区的一员,我在会上发表了关于小区绿化的建议,看到叔叔阿姨们赞赏的眼神,我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以及身上的责任。
随堂检测
(1)在这三则日记中,小美分别是什么身份?这三种身份分别是通过哪种社会关系确定的?请你完成下表。
身份 社会关系
日记一 A.  姐姐(1分)   a.  血缘关系(1分)  
日记二 B.  同学(1分)   b.  业缘关系(1分)  
日记三 C.  小区的一员(1分)   c.  地缘关系(1分)  
姐姐
血缘关系
同学
业缘关系
小区的一员
地缘关系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
随堂检测
①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②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4分,每点2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框《我与社会》
一、教材解析 《我与社会》隶属八上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本单元对社会生活的理性阐释,具有统领全册教材的地位。基于对社会生活由感性到理性的全面认识和思考,本单元为后续各单元关于社会规则、社会责任和国家利益的探讨提供了逻辑起点和认识依据。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经验,能够初步认识到自身发展和参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但个体与社会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相互联系,则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关心公共事务,关心社会发展和国家前途、命运。 2.道德修养: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积极融入社会的意识 3.法治观念: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处理好社会关系;遵守社会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4.责任意识: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努力作对社会负责任的公民。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关系。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多个人物材料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设置活动:孤独挑战 1.提问:一个人不与外界隔绝可以呆多久? 2.播放视频《禁闭30天无人挑战成功》 3.提问:无人挑战成功,说明了什么 1.测试个人孤独等级。 2.思考教师问题,观看视频。 3.认识人与社会的重要性。
环节一:社会生活我参与
教学内容:人们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预设过程(1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假期畅谈:假期你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并参与社会生活?说一说其中体现的你与社会的关联。 2.呈现学生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 3.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人们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 1.认真回忆,积极思考,举手回答问题。 2.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深刻领会日常生活中了解并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 3.明确人们了解社会生活的具体方式。
环节二:社会热点我来探
教学内容:感受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
预设过程(12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播放视频《2023年近半年热点事件》 2.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假期你还关注了哪些社会热点事件,谈谈你的感受。 (提示:从个人、社区、国家等角度) 3.呈现相关热点事件:ChatGPT的走红让世人看到了科技的力量;淄博烧烤的爆火给政务传播树立了榜样;在“鼠头鸭脖”事件中,校方和市监局的“指鼠为鸭”让网民直呼荒唐以及暑假最新上映的电影。 4.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感受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 1.回顾我国2023年近半年来发生的时事,初步感受社会生活。 2.认真参与合作探究活动,积极开展小组讨论并踊跃分享探究成果。 3.仔细阅读相关热点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及生活经历,进一步感受社会生活。 4.理解识记感受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
环节三:社会关系我来晰
教学内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关系的主要类型。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活动:绘制“我”的世界——引导学生绘制填写“我”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并思考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展示鲁迅、亚里士多德、马克思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名人名言。 3.言语引导,总结基础知识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4.情景演绎:身份大揭秘——面对不同对象,你会怎样介绍自己? 5.言语引导,总结基础知识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6.相关链接:教师言语引导,总结基础知识点——社会关系的主要类型。 7.小试牛刀:展示几种常见关系。设问:下图分别属于哪种社会关系? 1.绘制“我”的世界社会关系网络图,上台展示,解读自己的社会关系。 2.理解并明确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3.认真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 4.理解识记感受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解社会关系的主要类型的含义。
板书设计
八、作业设计 1.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要求同学们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从网络图中能够发现,我们既是老师的学生,也是爸妈的儿女,同时还是同学的伙伴……这反映了( D ) A. 每个人的身份都多得数不清 B. 我们的社会关系只有血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C. 个人与社会相互补充、相互替代 D.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2.社会关系不同,我们身份也不一样。以下情境中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合适的是 ( B ) A. 未曾谋面的亲戚:叔叔您好,我是XX班的学生小深 B. 爸爸的同事:阿姨您好,我是您同事XX的女儿小圳 C. 同学的父母:叔叔您好,我是XX学校学生会的主席小文 D. 学校的校工:阿姨您好,我是XX小区XX栋的住户小明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暑假里,中学生小美经历了很多“大事”,以下是她的日记节选。 (1)在这三则日记中,小美分别是什么身份?这三种身份分别是通过哪种社会关系确定的?请你完成下表。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