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3.11《我是一张纸》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年级下册3.11《我是一张纸》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11课我是一张纸》
教材分析
《我是一张纸》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十一课的内容。本单元教材以“绿色小卫士”为题,引导学生从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时代的主题-----绿色与环保,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节约能源,文明生活,成长为“绿色小卫士”。追求和践行文明绿色生活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环境危机是工业化带给地球的巨大消极后果,也是我们不得不应对的时代问题。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现代教育,特别是德育不可忽视的任务。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教材小学低年级对此问题的集中关注,依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从其日常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到的问题入手,选择水、空气、纸三个主题,并采用对话的方式,力图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人类中心的观念,将世界与人看作共生的存在。这一思路承接一年级下册“我和大自然”单元。第 11课“我是一张纸”,聚焦与学生天天打交道的文化用品---纸,在设计思路上,采用了拟人和童话式的表达方式,通过朋友的口吻,从我在哪里,我从哪里来,我的苦与乐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明白纸来之不易,从让朋友开心快乐的角度,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性地落实节约用纸的行动。
课标分析
一、确定主题: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前,首先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环保”为本课的授课主题。
二、 对应课程标准:
1、把握课程性质:道德与法治课程具备三个特点: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授课内容要紧扣这三个特点。授课内容标准: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第 8条:“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中第六条“学习用观察、比较、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社会探究活动”以及第 7条“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成果”来作为指导的。纸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又与环保问题紧密相连。通过观察与探究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纸的来源及纸张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明确纸张来之不易,而且与我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这样,以纸张为课题,通过开展力所能及的生活与社会探究活动,有望切实改变学生浪费纸张的做法,同时培养他们探究生活与社会的能力,落实课标中的上述要求。分析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给出的内容只是经过一定的学习后要达到的目标,也就是课程标准提供的是一个结果性标准。教师应该应到学生通过具体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来达成这一标准,因此教师要对课程标准内容进行分解和补充。
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这项标准细化为:通过节约用水、绿色出行、节约用纸的行动,初步建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落实到行动。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在本课内容中,这项标准细化为:收集还可以用的纸,做一个草稿本、做手工等,学会废物利用。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在本课内容中,这项标准细化为:通过学习纸的来源、查找生活中浪费纸的现象,明白应该节约用纸,并找到节约用纸的具体办法。得出学习目标:根据以上对课程标准的分析,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得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纸的来源和制作过程,认识纸的来之不易,培养节约用纸的意识。
行为与习惯:通过了解纸,寻找纸、节约纸的学习活动,养成节约用纸的习惯。
知识与技能:
1、观看造纸的视频,体验造纸的工序后谈感受,培养总结能力
2、通过讨论节约用纸,培养总结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调查纸的来源
2、通过视频了解纸的来源和制造工序。
学情分析
基于课程内容的学情分析:
(1) 健康、安全地生活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基本能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了一些初步的环保意识,喜欢与同伴游戏、学习。
(2) 愉快、积极地生活在成人的帮助下基本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学生能通过观察、调查发现纸的用途和对人们生活的帮助,并能通过看视频直观感受纸来之不易,并以此鼓励自己节约资源。
(3)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学生喜欢亲近大自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好,并以此激励自己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乐于分享与合作。会利用简单的道具等来开展活动。
(4)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二年级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文字水平还不高,在调查纸的用途方面,需要周围的人来帮助,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提升获得经验或信息。
【教学目标】
1、通过寻找教室里和生活中的纸制品,知道纸无处不在,用途广泛。
2、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图片,了解纸的制作原料及发展历史,感受古人的智慧及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3、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浪费纸的现象,并通过交流讨论,能找出节约用纸的好办法,从而树立节约用纸的意识。最后通过实践活动制作草稿本,学会节约用纸。
【教学准备】
1、完成课前调查 2、搜集素材,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我藏在哪里】
一、百宝箱导入
师:初次见面,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百宝箱,同学们瞪大眼睛,老师要开百宝箱啦,看谁的眼睛亮。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的?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其实,它们都是用纸做的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我是一张纸的活动吧!看,纸宝宝已经迫不及待要和大家见面啦
二、活动一:我是寻宝小能手——猜猜我在哪
1、教室里的“纸娃”师:大家好!我是你的好朋友——纸宝宝,天天陪伴你的生活和学习。同学们看看咱教室里,我藏在哪?看看谁是我们的寻宝小达人)师:是呀,我可以帮助大家学习呢。除了教室,生活中还可以在哪里发现我呢?
2.生活中找“纸娃”
师:请你说的时候要说明白在哪里发现哪些物品是纸做的,比如,教室里的书是纸做的。
生 1:我知道在照相馆里,照出来的相片是纸做的。
生 2:我知道在图书馆里,所有的书都是纸做的。
师:观察真仔细,还有吗?
生 3:我知道在超市里卖纸。卫生纸是纸做的。
师: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师:纸宝宝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呢!
3.“纸娃”艺术师:除了我们找到的这些纸,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也是用纸做的,比如纸艺术品。
4.小结师:看,我可以帮助大家学习,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还可以变成漂亮的艺术品,我的用途可真多!(板书:用途广泛),你们喜欢我吗?现在请大家为自己的表现做一做评价,看看你是寻宝小达人吗?一起进入第二关!
【二、我从哪里来】
闯关二 探寻小达人——探寻纸的来源
1、纸从哪里来的师:你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吗?我是用什么做的?(生能够说出纸是用亚麻,树皮、芦苇、废报纸等材料制作等)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自己查资料,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你真是生活有心人。
师:芦苇、树木以及回收的旧报纸等,但这并不是全部,麦秸秆、香蕉杆、甘蔗渣等也可以造纸。虽然制造纸的植物原料有很多,但现在最主要、最广泛的造纸原料依然是树木。
2、纸的发展史
师:那么是不是一开始,人们就用这些材料来造纸呢?我们再一起来探寻一下纸宝宝的历史。最初,人们并不是用纸来记录的,而是用(指:龟壳·····)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上面所出示的东西上写字,与在纸上写字有什么不一样呢?
师:这是一份弟子规,有 360个字,那老师呢也打印出了来了,薄薄的几张纸,就把一大捆竹简上的内容记录下来了,你有什么想说的?生答我们的祖先一直不断的改进记录的方式,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会造纸了,东汉时期的一位发明家还改进了造纸的方法。你知道是谁吗?谁来讲讲?
(看视频)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领先西方 1000多年,后来,造纸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大家说,纸的作用大不大呀?这可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哦!
3.我和自然:造纸不容易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造纸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但工序更加复杂。就为了生产这样一张小小的纸,需要这么多步骤,你想对我说点什么?师:正因为纸对我们很重要,它又来之不易,我们才要更加珍惜用纸!通过刚才的活动,我发现同学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在思考中积极交流,都是会学习的好孩子,现在我们进行自我评价,看看自己闯关成功了吗?
【三、纸的苦与乐】闯关三行动小达人——纸的苦与乐
主题一浪费纸真不该
1、同学们,你们这么喜欢我,我可高兴了。可是有些人却不珍惜我,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浪费纸的现象吗?
2、教师补充情景
1)本子没用完,就把它扔到了垃圾桶情景
2)宣传单看完扔的满地都是情景
3)公共卫生间,卫生纸荡在地上情景
4) 打印的纸浪费
师小结: 我烦恼,就是因为人们不珍惜我,浪费我。你们可以给我想想办法,让我快乐起来吗?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看看哪一组同学的想法最棒?
主题二节约用纸我最棒
1、小组分享节约用纸金点子。
2、师:老师发现咱班的金点子可真多啊!节约用纸的方法有很多,老师也收集到了一些。播放图片师介绍:
1)瞧,这些小朋友把平时积攒的废纸打包整理,正准备送往废纸回收站,进行二次加工利用呢!
2)我们现在使用的一些课本,今年用完后学校回收,明年接着用,不断地循环使用,既节省了纸张,又节约了资金。
3)智慧的人们还会变废为宝,充分利用一张张看似没用的废纸,制作了桌面收纳盒、柜子、笔筒、工艺品等许多精致的东西。老师的百宝箱就是用鞋盒子做一下装饰做成的,看起来是不是还不错
3、小组合作制作草稿本同学们,最后的冠军争夺赛季即将开始。请大家认真看要求。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昨天老师让大家准备了一些平时已经不用的废纸,大家准备好了吗?心动不如行动,现在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把这些废纸变废为宝吧!计时开始。(用计时器)展示: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草稿本。学生可以打分,看来大家都是动手小达人呢,恭喜大家!【四、总结拓展】
师:纸虽然普通,但它作用巨大,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希望大家能够用实际行动来节约用纸,珍惜用纸,和纸做好朋友,人人争做爱纸小卫士!
【五、板书设计】
11、我是一张纸
用途广泛来之不易 节约用纸浪费现象
附:学生评价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