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幼儿教育专业教案《保育员实训》(10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幼儿教育专业教案《保育员实训》(10课时)

资源简介

教 案 纸 首 页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9幼1 19幼2 19幼3 19幼4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新授
授课章节名 称 项目三 活动保育实训任务1 辅助室内教育活动
教学器械 白板、课本、PPT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保育员辅助室内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具体要求。能力目标:熟练掌握保育员活动保育的基本保教任务,有计划、有质量地实施工作。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参与实训活动,体验成就感,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保育员辅助室内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具体要求。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保育员活动保育基本保教任务,有计划有质量地实施工作
更新、补充、删节内 容 案例分析
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 托幼机构是对婴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婴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是托幼机构教育的目标。因此,保育员在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各项活动的过程中,要树立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整体观念。
教 案 纸 第 2 页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项目三 活动保育实训任务1 辅助室内教育活动探索一:常见游戏活动的一般指导探索二:室内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与指导探索三:托幼机构的环境创设的方法
课堂教学安排 教 案 纸 第 3 页
教学过程(含教学方法、进度安排与时间分配等)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探索一:常见游戏活动的一般指导1.活动前,检查各区域材料的位置摆放是否正确、是否整洁干净、数量是否齐全、有无破损、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必要时及时补充或修整。2.协助主教老师,引导幼儿做好区域规划,并做好教室内外的清洁工作。3.活动中协助开展游戏活动,适当回应幼儿的特殊需要,及时给予幼儿提醒,解决幼儿游戏中的问题。4.及时处理突发事件。5.活动后协助教师引导幼儿取放、整理玩具。6.完成本时段的卫生清洁工作。【练习】请举例说明在游戏活动过程中保育员应如何进行辅助?探索二:室内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与指导(一)集体活动1.完成本时段的卫生清洁工作。2.了解教育活动内容,协助主教老师做好活动前准备工作。3.配合主教老师开展教学活动。4.关注活动中有特殊需求的幼儿,必要时给予帮助。5.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练习】谈一谈集体活动前,保育员可以协助教师做好哪些准备工作?(二)小组活动1.完成本时段的卫生清洁工作。2.了解教育活动内容,协助主教老师做好活动前准备工作。3.协助教师开展小组活动。4.关注活动中有特殊需求的幼儿,必要时给予帮助。5.及时处理突发事件。6.活动结束后,提醒幼儿整理材料并放回原处。【练习】如果在小组活动后幼儿不能整理材料,此时保育员要怎么做?
课堂教学安排 教 案 纸 第 4 页
教学过程(含教学方法、进度安排与时间分配等)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探索三:托幼机构的环境创设的方法环境创设的重要性环境创设的区域 室内、室外环境创设的目的 审美熏陶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 环保、安全、无毒、环境创设的实施 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创设的主题、内容、形式。 由具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人员完成。【练习】尝试设计班级的班牌、主题墙及顶棚吊饰。探索四:简单的玩、教具制作玩教具的制作目的玩教具的制作种类玩教具的制作材料选择玩教具的设计制作要求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认知及审美,方便教师操作。设计简洁、形象、生动。色彩简单明快。使用安全。教 案 纸 首 页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9幼1 19幼2 19幼3 19幼4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新授
授课章节名 称 项目三 活动保育实训任务2 辅助室外教育活动
教学器械 白板、课本、PPT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保育员辅助室外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具体要求。能力目标:熟练掌握保育员活动保育的基本保教任务,有计划、有质量地实施工作。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参与实训活动,体验成就感,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保育员辅助室外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具体要求。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保育员活动保育基本保教任务,有计划有质量地实施工作
更新、补充、删节内 容 案例分析
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 托幼机构是对婴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婴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是托幼机构教育的目标。因此,保育员在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各项活动的过程中,要树立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整体观念。
教 案 纸 第 2 页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项目三 活动保育实训任务2 辅助室外教育活动探索一:婴幼儿体质测定知识及基本动作要领探索二:婴幼儿肢体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安全防护常识探索三:体弱儿室外活动的护理探索四:观察婴幼儿行为以杜绝事故隐患
课堂教学安排 教 案 纸 第 3 页
教学过程(含教学方法、进度安排与时间分配等)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探索一:婴幼儿体质测定知识及基本动作要领1. 婴幼儿体质测定婴幼儿身高、体重、头围、胸围测量方法: 2. 辅助运动要领观察婴幼儿跑步、跳跃、从高处向下跳时的姿势,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练习】说一说婴幼儿室外运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探索二:婴幼儿肢体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安全防护常识1. 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关注婴幼儿上下楼梯、跑跳姿势、攀登动作等,做好安全防护工作。2. 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关注婴幼儿手指控制力发展,为婴幼儿选择适宜的增强臂力活动。探索三:体弱儿室外活动的护理1.每天观察、记录体弱儿在园的一日生活,监测健康状况。2.依据季节、天气及当日活动内容为幼儿选择衣物。
课堂教学安排 教 案 纸 第 4 页
教学过程(含教学方法、进度安排与时间分配等)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3.保证每日3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观察幼儿反映,适当增减运动量,并引导幼儿与同伴、教师共同游戏。4.熟知幼儿病因,鼻炎患者避免过敏源,哮喘患者不宜进行激烈跑跳活动,随身常备治疗药物,随时幼儿询问状况。。【模拟实训】模拟体弱儿观察工作流程,并填写健康记录表。探索四:观察婴幼儿行为以杜绝事故隐患1.制定婴幼儿室外活动记录表,记录幼儿活动时间,参与项目,并生成活动行为周期。2.清扫活动场地;排查室外游戏器械,并定期维修。3.看管幼儿活动,远离高压电线,防止触电;不在水池旁玩耍,避免溺水;当幼儿从高处向下跳是,应注意站台高度,指挥秩序,避免拥挤,踩踏事件;。【模拟练习】模拟婴幼儿室外活动准备的工作流程,并制作婴幼儿室外活动记录表。教 案 纸 首 页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9幼1 19幼2 19幼3 19幼4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新授
授课章节名 称 项目三 活动保育实训任务3 辅助家长工作
教学器械 白板、课本、PPT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保育员辅助家长工作的内容和具体要求。能力目标:熟练掌握保育员活动保育的基本保教任务,有计划、有质量地实施工作。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参与实训活动,体验成就感,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保育员辅助家长工作的内容和具体要求。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保育员活动保育基本保教任务,有计划有质量地实施工作
更新、补充、删节内 容 案例分析
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 托幼机构是对婴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婴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是托幼机构教育的目标。因此,保育员在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各项活动的过程中,要树立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整体观念。
教 案 纸 第 2 页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项目三 活动保育实训任务3 辅助家长工作探索一:婴幼儿个案记录的书写探索二:家园共育的基本类型与途径探索三:与婴幼儿家长沟通的方法、技巧探索四:婴幼儿家庭科学保育知识
课堂教学安排 教 案 纸 第 3 页
教学过程(含教学方法、进度安排与时间分配等)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探索一:婴幼儿个案记录的书写轶事记录轶事记录的形式是叙述性的,内容是有主题的,记录的对象通常是特别的儿童或特别的事件,是一种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最简单的方法。(二) 表格记录表格记录是运用已经设计好的观察记录表来记录婴幼儿行为出现的次数频率、强弱程度、行为归类等,以便观察者了解婴幼儿间的个别差异或团体差异。(三) 现代观察记录手段现代观察记录手段通过现代设备技术来对婴幼儿进行个案记录,如拍照、录音、录影等。【练习】扫码观看一则相关视频,尝试用轶事记录法书写一份婴幼儿个案记录。探索二:家园共育的基本类型与途径家园共育的基本类型配合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制订并实施符合婴幼儿年龄与生长发育特点的家园共育内容。向家长宣传正确、科学的育儿知识。家园共育的基本途径家访。日常交流。约谈。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网络沟通。【练习】说一说家园共育的途径有哪些?探索三:与婴幼儿家长沟通的方法、技巧
课堂教学安排 教 案 纸 第 4 页
教学过程(含教学方法、进度安排与时间分配等)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正确的称呼1.沟通方法 适当的体态以及礼貌的用语 恰当的沟通时机和沟通地点与父母:平等与“祖辈”家长:尊重、耐心2.沟通的技巧 与“溺爱型”家长:摆事实与“难缠型”家长:留证据与“望子成龙型”家长:了解幼儿与“放任型”家长:宣传教育观【模拟练习】佳佳最近表现比刚入园时进步不少,他能够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服了,请你模拟幼儿离园时的场景和佳佳的妈妈进行沟通。探索四:婴幼儿家庭科学保育知识1.适宜的生活、学习用品:安全性、卫生性、实用性、教育性。2.适宜的活动场所:安全、卫生,以及活动的空间和布置对于婴幼儿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3.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谐、有爱的亲子关系;为婴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4.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如厕习惯、卫生习惯、运动习惯、整理与收纳习惯。5.良好的品质与个性发展:独立自主、积极自信、谦逊礼貌的良好品质,同时关注婴幼儿的个性发展,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模拟练习】航航的妈妈作为新手妈妈,格外关注对于孩子家庭教育,作为保育员可以为她提供哪些方面的科学育儿知识?教 案 纸 首 页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9幼1 19幼2 19幼3 19幼4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新授
授课章节名 称 项目四 生理保育实训任务1 入园焦虑
教学器械 白板、课本、PPT
教学目标 1、掌握托幼机构中应对婴幼儿入园焦虑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要求,有计划、有质量地开展教育工作。2、激发学生探究婴幼儿心理问题的兴趣,使其热爱婴幼儿保育工作。
教学重点 掌握托幼机构中应对婴幼儿入园焦虑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要求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探究婴幼儿心理问题的兴趣,使其热爱婴幼儿保育工作
更新、补充、删节内 容 案例分析
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保育员应培养婴幼儿健康的情绪、健全的人格以及较好地适应环境和改善环境的能力,为成年期的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婴幼儿创设良好的身心发展环境,尽可能将婴幼儿的各种行为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教 案 纸 第 2 页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项目四 生理保育实训任务1 入园焦虑探索一:常见入园焦虑的类型和表现探索二:入园焦虑产生的原因探索三:对入园焦虑儿童的指导
课堂教学安排 教 案 纸 第 3 页
教学过程(含教学方法、进度安排与时间分配等)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探索一:常见入园焦虑的类型和表现1.波动型这类型的孩子较情绪化,容易被新的环境所吸引,但时间不长,新鲜感过后,就会开始哭闹,吵着回家。2.暴躁型这类孩子比较爽快、干脆,适应能力较强,闹过之后很快能平静下来。并且没有反复。3.恋亲型这类型的孩子独立性较差,多数在家都得到父母和长辈过分的宠爱,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能独立地过集体生活,极不愿意离开朝夕相处的亲人。【练习】说一说常见婴幼儿入园焦虑的类型和表现有哪些?探索二:入园焦虑产生的原因1.与幼儿的性格特征有关一般性格内向的幼儿,胆子比较小,害怕参与集体活动,常常处于被动状态,所以,对集体生活不适应,会出现惊恐、害怕、大哭大闹等情绪反应。2.与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关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生活技能低,交往能力差,进而产生焦虑。
课堂教学安排 教 案 纸 第 4 页
教学过程(含教学方法、进度安排与时间分配等)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3.与家庭教育有关家长不恰当的暗示,会在幼儿的潜意识中形成了对幼儿园否定的态度,觉得幼儿园不是个好地方,给幼儿增添了心理负担。【练习】分析婴幼儿入园焦虑产生的原因。探索三:对入园焦虑儿童的指导1.进门一个爱的抱抱2.熟悉幼儿园的环境3.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4.转移孩子的注意力5.适度“放纵”孩子【模拟练习】模拟对入园焦虑的婴幼儿进行指导?教 案 纸 首 页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9幼1 19幼2 19幼3 19幼4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新授
授课章节名 称 项目四 生理保育实训任务2 口吃
教学器械 白板、课本、PPT
教学目标 1、掌握托幼机构中应对婴幼儿口吃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要求,有计划、有质量地开展教育工作。2、激发学生探究婴幼儿心理问题的兴趣,使其热爱婴幼儿保育工作。
教学重点 掌握托幼机构中应对婴幼儿口吃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要求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探究婴幼儿心理问题的兴趣,使其热爱婴幼儿保育工作
更新、补充、删节内 容 案例分析
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保育员应培养婴幼儿健康的情绪、健全的人格以及较好地适应环境和改善环境的能力,为成年期的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婴幼儿创设良好的身心发展环境,尽可能将婴幼儿的各种行为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教 案 纸 第 2 页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项目四 生理保育实训任务2 口吃探索一:口吃的表现探索二:口吃产生的原因探索三:对口吃儿童的保育
课堂教学安排 教 案 纸 第 3 页
教学过程(含教学方法、进度安排与时间分配等)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探索一:口吃的表现1.发音障碍常在某个字音、单词上表现停顿、重复、拖音等现象,说话失去流畅性。2.肌肉紧张由于呼吸和发音器官肌肉紧张,口舌就好像僵住了,即使是平时较容易的音也发不出来,这时有些人甚至会手脚发冷,处于痉挛状态。3.伴随动作在讲话之前、之后或讲话中途,出现一些伴随运动,比如眨眼、面部抽动、摇头晃脑,手舞脚跺,急得脸红耳赤,甚至汗流满面。4.常伴有其他心理异常胆小、易兴奋、易激怒、容易与小朋友发生冲突,甚至出现睡眠障碍、尿裤子、尿床等现象。【练习】说一说婴幼儿口吃的表现有哪些?探索二:口吃产生的原因1.生理因素患有百日咳、麻疹等一些传染病,或脑部受创伤后,脑功能减弱,易发生口吃。
课堂教学安排 教 案 纸 第 4 页
教学过程(含教学方法、进度安排与时间分配等)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2.模仿身边人或周围环境中有口吃的现象,孩子学习语言时,会不知不觉的加以模仿,最后形成习惯。3.精神压力当受到惊吓、严厉的训斥、惩罚以及突发重大事件,当孩子处于紧张、害怕、激动的状态容易造成口吃。【练习】分析婴幼儿产生口吃的原因?探索三:对口吃儿童的保育1.不要打断孩子说话2. 不要急迫修正孩子3. 由繁化简改变描述方式4. 直接反馈引导修正【模拟练习】模拟对口吃婴幼儿进行指导?教 案 纸 首 页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9幼1 19幼2 19幼3 19幼4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新授
授课章节名 称 项目四 生理保育实训任务3 吮吸手指
教学器械 白板、课本、PPT
教学目标 1、掌握托幼机构中应对婴幼儿吮吸手指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要求,有计划、有质量地开展教育工作。2、激发学生探究婴幼儿心理问题的兴趣,使其热爱婴幼儿保育工作。
教学重点 掌握托幼机构中应对婴幼儿吮吸手指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要求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探究婴幼儿心理问题的兴趣,使其热爱婴幼儿保育工作
更新、补充、删节内 容 案例分析
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保育员应培养婴幼儿健康的情绪、健全的人格以及较好地适应环境和改善环境的能力,为成年期的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婴幼儿创设良好的身心发展环境,尽可能将婴幼儿的各种行为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教 案 纸 第 2 页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项目四 生理保育实训任务3 吮吸手指探索一:婴幼儿出现吮吸手指行为的原因探索二:婴幼儿长期吮吸手指行为的危害探索三:预防和纠正婴幼儿吮吸手指行为的方法
课堂教学安排 教 案 纸 第 3 页
教学过程(含教学方法、进度安排与时间分配等)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探索一:婴幼儿出现吮吸手指行为的原因1.喂养方式不当,婴幼儿由于饥饿或者吮吸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而用吮吸手指来补偿为满足的感觉。2.受成人有意或无意的鼓励,强化了婴幼儿吮吸手指的行为。3.婴幼儿感到孤独、无聊,没有得到玩具或同伴时,通常会吮吸手指进行自娱自乐。4.当婴幼儿缺少父母的陪伴,情感和肌肤都缺少交流时,会产生不安全感。或者当婴幼儿产生焦虑、疼痛、不适等感觉,而缺少安慰时,便会出现吮吸手指的行为。【案例分析】分析下面案例中的儿童出现吮吸手指行为的原因。小明的妈妈由于工作较忙,在小明还刚满10月时便给小明断奶并且到外地出差去了。此后在小明的成长期间,也由于父母工作较忙,不能给予他足够的陪伴。结果,在小明上幼儿园后,老师向小明的妈妈反应孩子“吃手”的现象十分严重,需要家长配合进行正确的引导。探索二:婴幼儿长期吮吸手指行为的危害1.在吮吸手指的过程中,如果刚好遇到婴幼儿恒齿生长,会使其牙齿生长方向发生偏差,进而影响牙齿的
课堂教学安排 教 案 纸 第 4 页
教学过程(含教学方法、进度安排与时间分配等)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排列、咬合,易引发口腔问题,嘴巴的上下颚会因此变形。脸部外形发生变化,儿童可能会因此被嘲笑,从而产生自卑的情绪。2.因牙齿排列不整齐,婴幼儿说话会出现漏风、吐字不清的现象。3.长期吮吸手指,婴幼儿的手指会发生肿胀、疼痛,手指上的病菌也会由此带入到婴幼儿的口中,引发感冒、口炎、肠胃炎等疾病。【练习】说一说长期吮吸手指会对婴幼儿造成什么危害。探索三:预防和纠正婴幼儿吮吸手指行为的方法1.正确分析婴幼儿吮吸手指行为的原因。2.客观看待婴幼儿吮吸手指的行为。3.采取正确的矫正方法。(正强化疗法,厌恶疗法。)4.组织多样的活动。【模拟练习】如果你是保育员,会如何处理下面案例中的情形。纯纯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但因为吮吸手指的事情让父母操碎了心,家长试过很多办法:手指涂辣椒水、讲道理、软硬兼施等方法,都没有效果。教 案 纸 首 页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9幼1 19幼2 19幼3 19幼4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新授
授课章节名 称 项目四 生理保育实训任务4 多动症
教学器械 白板、课本、PPT
教学目标 1、掌握托幼机构中应对婴幼儿多动症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要求,有计划、有质量地开展教育工作。2、激发学生探究婴幼儿心理问题的兴趣,使其热爱婴幼儿保育工作。
教学重点 掌握托幼机构中应对婴幼儿多动症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要求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探究婴幼儿心理问题的兴趣,使其热爱婴幼儿保育工作
更新、补充、删节内 容 案例分析
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保育员应培养婴幼儿健康的情绪、健全的人格以及较好地适应环境和改善环境的能力,为成年期的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婴幼儿创设良好的身心发展环境,尽可能将婴幼儿的各种行为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教 案 纸 第 2 页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项目四 生理保育实训任务4 多动症探索一:多动症的行为及表现探索二:多动症的危害探索三:对多动症婴幼儿的指导
课堂教学安排 教 案 纸 第 3 页
教学过程(含教学方法、进度安排与时间分配等)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探索一:多动症的行为及表现1.注意力集中困难。患有多动症的婴幼儿常表现为注意力易分散、注意时间短。如婴幼儿在做游戏时显得不专心;听老师讲课时易溜号,听不清楚老师的要求等。同时患儿易被其他事物吸引,不能过滤无关刺激,常表现不能专注于一件事物、不注意细节、丢三落四等。2.活动过多。患有多动症的婴幼儿常常不能保持安静,小动作很多,无法从事安静的活动。如上课时无法安静坐在椅子上,不分场合的跑跳、打闹,无法控制自己的活动倾向。3.情绪冲动。患有多动症的婴幼儿常表现得较为冲动、易怒、好斗、执拗、情绪不稳等。如做事全凭兴趣、缺乏思考;时常与同伴发生争斗;不耐心排队;容易过度兴奋或者情绪崩溃;爱发脾气等。【练习】说一说如何判断婴幼儿是否具有“多动”倾向。探索二:多动症的危害1.影响婴幼儿未来的学习和工作。由于患儿注意力集中困难,往往做事会半途而废,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学习效果和工作效率。2.影响婴幼儿的人际交往。由于患儿活动过多和情绪冲动,会干扰他人的正常活动而遭到排斥,从而影响其正常的人际交往。3.影响婴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患儿活动过度、冲动易怒,往往会受到家长、老师、同伴的批评和指责,从而导致患儿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严重损害其自信心。4.影响社会的公序良俗。多动症患儿如果在儿童期未能得到正确的干预,那其成年后由于长期受到批评和
课堂教学安排 教 案 纸 第 4 页
教学过程(含教学方法、进度安排与时间分配等)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疏远,会造成严重的心理疾病,并伴有对抗行为、学习障碍、情绪障碍,甚至会出现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物质依赖、双向障碍、抑郁障碍、精神病性障碍等,从而严重影响社会的公序良俗。【练习】说一说多动症对于婴幼儿有哪些危害?探索三:对多动症婴幼儿的指导1.给予关爱与包容。正确看待具有“多动”倾向,或患有多动症的婴幼儿,不要对其展现出厌恶或歧视,要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多一些宽容和理解。2.行为矫正和自制力训练。保育员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对患儿给予暗示,对其不恰当的表现和行为进行提醒和矫正,也可为其安排一些简单的任务,锻炼患儿的注意力,提高自制力。必要时,保育员还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对患儿进行干预。3.与家长及时沟通。保育员还需注意多与患儿的家长进行及时沟通,与家长一同制订训练计划,合理安排患儿的生活和学习内容,达到家园共育。如果患儿症状严重,需建议家长带领患儿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模拟练习】如果你是保育员,将如何处理下述情形?闻闻与同伴相处时经常发生冲突。一次闻闻和波波玩传球时,波波没有将球传给闻闻,闻闻十分生气,伸手使劲打飞了皮球,并推了波波一把。波波大哭,但闻闻依旧十分生气,并哭喊着要找爸爸。教 案 纸 首 页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9幼1 19幼2 19幼3 19幼4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新授
授课章节名 称 项目四 生理保育实训任务5 孤独症
教学器械 白板、课本、PPT
教学目标 1、掌握托幼机构中应对婴幼儿孤独症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要求,有计划、有质量地开展教育工作。2、激发学生探究婴幼儿心理问题的兴趣,使其热爱婴幼儿保育工作。
教学重点 掌握托幼机构中应对婴幼儿孤独症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要求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探究婴幼儿心理问题的兴趣,使其热爱婴幼儿保育工作
更新、补充、删节内 容 案例分析
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保育员应培养婴幼儿健康的情绪、健全的人格以及较好地适应环境和改善环境的能力,为成年期的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婴幼儿创设良好的身心发展环境,尽可能将婴幼儿的各种行为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教 案 纸 第 2 页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项目四 生理保育实训任务5 孤独症探索一:孤独症的行为及表现探索二:孤独症儿童的筛查探索三:对孤独症儿童的指导
课堂教学安排 教 案 纸 第 3 页
教学过程(含教学方法、进度安排与时间分配等)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探索一:孤独症的行为及表现1.社交障碍。患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也缺少与人正常交往的方式和技巧。如不与他人交流、对母亲的拥抱无反应、我行我素等。2.交流障碍。患儿在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方面均存在障碍。如语言交流方面,语言发育迟缓,语言的形式、内容异常,语音、语调、语速异常,语言理解能力较差等。非语言交流方面表现为交流时的动作、表情、姿势很少。3.兴趣狭隘。患儿通常表现为对身边事物缺乏兴趣,或对单一事物感兴趣。如喜欢看同一个电视节目、喜欢阅读同一本书、喜欢听同一首歌等。4.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患儿倾向于使用僵化刻板的方式去应对日常生活。如机械重复某一动作、睡觉的位置要固定、使用固定的工具、对外界事物的刺激欠缺反应等。【练习】说一说孤独症患儿的具体行为及表现有哪些。探索二:孤独症儿童的筛查克氏行为量表:该量表是美国克兰西(1969年)编制的,适用于年龄1-5岁的儿童,测试时间约为10分钟。克氏行为量表(孩子最近1个月的情况)项目行为表现从不偶尔经常1不易与别人混在一起玩2听而不闻,像是聋子3教他学什么,他强烈反对,如拒绝模仿说话或动作4不顾危险5不能接受日常习惯的变化6以手势表达需要7莫名其妙的笑8不喜欢被人拥抱
课堂教学安排 教 案 纸 第 4 页
教学过程(含教学方法、进度安排与时间分配等)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9不停地动、坐不住,活动量过大10不望对方的脸,避免视线接触11过度偏爱某些物品12喜欢旋转的东西13反复怪异的动作或玩耍14对周围漠不关心注:“从不”——注:“从不”——指此行为从未有过。“偶尔”——此行为有时出现,但频率不高(每周几次)。“经常”——此行为几乎每天出现,引人注目。用表说明:1.用自闭症儿童的筛查。2.由14项组成,行为出现频率分“从不”、“偶尔”和“经常”三级。分别评分为“0”、“1”、“2”分。3.累计分数≥14分且“从不”≦3项,“经常”≥6项者,可能为自闭症,分数越高,可能性越大。4.根据台湾临床诊断结果的统计,中文版的克氏行为量表可以筛选84%的孤独症儿。探索三:对孤独症儿童的指导1.培养日常生活基本技能。利用患儿的刻板行为,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基本技能以表格、备忘录、挂图等形式展现出来,引导患儿每日进行练习。2.提高社交能力。通过讲故事或情境体验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社交;为患儿安排合适的伙伴(不歧视、有耐心、善良);教导患儿学习基本的社交礼仪,如别人给他东西或提供帮助时要说“谢谢”等。3.促进语言发育。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确定一定的语言训练目标,从生活用语入手,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锻炼患儿语言表达能力。保育员可以通过不断的与患儿交流、对着患儿的视线说话、选择切合情境的话题入手。如果患儿拒绝说话,也不要强求,适当重复即可。对于患儿的主动发生要给予鼓励,不必矫枉过正。教 案 纸 首 页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9幼1 19幼2 19幼3 19幼4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新授
授课章节名 称 项目五 营养保育实训任务1 膳食安排
教学器械 白板、课本、PPT
教学目标 1、掌握托幼机构日常膳食制作和膳食安排的方法。2、严格遵守托幼机构相关规定,做好婴幼儿营养保育工作,促进其身心营养健康发展。3、掌握托幼机构营养保育基本保教任务,有计划、有质量地实施工作
教学重点 掌握托幼机构日常膳食制作和膳食安排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托幼机构营养保育基本保教任务
更新、补充、删节内 容 案例分析
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 托幼机构营养保育工作是全面的,与日常生活相融合的,保教人员应充分认识和掌握营养保育的重要性,严谨细致入微地观察幼儿的实际需要,将科学的营养保育意识真正转化为实际的营养保育行为,渗透到婴幼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婴幼儿一日生活相融合,为幼儿的营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身心安全终生奠基。
教 案 纸 第 2 页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项目五 营养保育实训任务1 膳食安排探索一:安排膳食探索二:膳食制作探索三:食谱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教 案 纸 第 3 页
教学过程(含教学方法、进度安排与时间分配等)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探索一:安排膳食保证婴幼儿膳食中的营养供给合理搭配婴幼儿饮食严格执行合理的膳食计划落实合理的婴幼儿膳食制度培养婴幼儿合理的饮食习惯【练习】说一说保育员安排膳食的具体事项有哪些。探索二:膳食制作馄饨原料制作方法蛋花粥原料制作方法清炖牛肉原料制作方法【练习】模拟保育员进行一款婴幼儿膳食的制作。
课堂教学安排 教 案 纸 第 4 页
教学过程(含教学方法、进度安排与时间分配等)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探索三:食谱安排1、工作准备
(1)食物成分表,计算器(有条件的可以利用营养计算软件)了解托幼机构规模、人数和年龄等。
(3)了解托幼机构饮食费用的情况。目的是保证食谱的经济性。
2、工作程序
(1)托幼机构召开膳食安排讨论会,园长、保育员、营养师、炊事员参加。(2)保育员参与研究制订一日食谱.【模拟练习】模拟为婴幼儿编制食谱的工作流程?教 案 纸 首 页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9幼1 19幼2 19幼3 19幼4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新授
授课章节名 称 项目五 营养保育实训任务2 膳食管理任务3 食物中毒的预防
教学器械 白板、课本、PPT
教学目标 1、了解托幼机构膳食管理的主要内容。2、熟练处置托幼机构食物中毒事件,做好日常食物中毒的预防。3、掌握托幼机构营养保育基本保教任务,有计划、有质量地实施工作
教学重点 了解托幼机构膳食管理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熟练处置托幼机构食物中毒事件,做好日常食物中毒的预防
更新、补充、删节内 容 案例分析
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 托幼机构营养保育工作是全面的,与日常生活相融合的,保教人员应充分认识和掌握营养保育的重要性,严谨细致入微地观察幼儿的实际需要,将科学的营养保育意识真正转化为实际的营养保育行为,渗透到婴幼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婴幼儿一日生活相融合,为幼儿的营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身心安全终生奠基。
教 案 纸 第 2 页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项目五 营养保育实训任务2 膳食管理探索一:保育员参与膳食管理工作探索二:保育员膳食管理的有效方法任务3 食物中毒的预防探索三:预防食物中毒探索四:食物中毒的处理
课堂教学安排 教 案 纸 第 3 页
教学过程(含教学方法、进度安排与时间分配等)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探索一:保育员参与膳食管理工作保育员协助做好膳食管理合理保育员协助制订菜谱保育员为婴幼儿创设良好的进餐环境帮助婴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练习】说一说对托幼机构膳食管理有哪些基本的认识。探索二:保育员膳食管理的有效方法注意婴幼儿膳食中营养均衡情况的反馈。2.避免婴幼儿过多吃甜食,加强体弱儿的饮食管理。3.根据患儿病情做病号饭。4.准确掌握婴幼儿出勤人数,做到每天按人按量供应主副食,不吃隔日剩饭菜。5.保育员伙食和婴幼儿伙食要严格分开,不允许侵占婴幼儿伙食。6.定期计算婴幼儿进食量、营养量。7.按时开饭,保证婴幼儿吃饱每顿饭。【模拟训练】保育员模拟训练各种膳食管理的有效方法。
探索三:预防食物中毒做好食材安全健康监督,应避免使用霉烂变质的食品以及保质过期的产品,以免导致急慢性食物中毒。避免使用铅、锌器皿盛装食物、烹饪食物,以免引起人体慢性中毒。保证婴幼儿不吃剩饭剩菜。避免婴幼儿吃半生不熟的鱼、虾及蟹。避免婴幼儿食用已经生芽的土豆及其菜肴。婴幼儿食用的扁豆、四季豆等一定要熟透,以免因扁豆或四季豆毒素引起中毒。不允许使用鲜黄花菜制作菜肴。
课堂教学安排 教 案 纸 第 4 页
教学过程(含教学方法、进度安排与时间分配等)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要培养婴幼儿饭前洗手的好习惯。【练习】说一说对托幼机构婴幼儿食物中毒有哪些基本的认识。探索四:食物中毒的处理保育员要逐级上报。托幼机构立即报局办公室和业务科室,同时报区卫生监督所,还要报区儿保所,托幼机构应立即把患者送往区级以上医院救治。2、托幼机构主要领导要召开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情况,制订有效措施,具体落实人员分工。保育员予以落实和执行。3、保育员要做好食物中毒事故的专册登记,统计好患病师生的具体情况(包括:报价、人数、发病日期、主要症状、就医情况等),积极主动配合区卫生监督所进行调查。4、保育员听从区卫生监督所和专业部门的专业指导。5、保育员积极认真做好家长的工作,争取家长的谅解。
6、保育员配合责任追究。在师生食物中毒时间发生、报告和处理过程中,有关单位和个人未按规定履行报告职责,瞒报、谎报、疏于管理或玩忽职守,教育行政部门要给予通报批评或相应的行政处分,情况严重的,要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模拟训练】请模拟保育员处置食物中毒的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