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信息技术(学考)期中考试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信息技术(学考)期中考试试卷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宁波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信息技术(学考)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技术电子机械时期的代表产物是加法器
B.信息技术的发展只体现在电子产品的发展上
C.信息系统是指由硬件、软件、服务器、数据和用户构成的人机交互系统
D.信息技术指获取、传输、存储、加工和表达信息的各种技术总和
【答案】D
【知识点】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解析】【解答】选项A错误,加法器是信息技术机械时期的代表产物;选项B错误,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体现再前机械时期和机械时期;选项C错误,信息系统的人机交互系统没有服务器;选项D正确,信息技术的概念;故正确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信息技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现代信息技术则是以计算机和因特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信息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工作系统,即人或机器运用资源来执行一个过程或进行一个活动,从而为用户生产出产品或提供服务,是通过对信息的采集、传递、存储、检索、操控和显示而实现的工作系统。
2.下列不属于信息系统的局限性的是(  )
A.对外部环境有依赖性
B.本身有安全隐患
C.技术门槛可能加剧数字鸿沟
D.建设、维护与信息管理的任务繁重
【答案】D
【知识点】信息系统的优势与局限
【解析】【解答】选项A、B、C都是信息系统的局限性。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的局限性。对外部环境有依赖性:信息系统的运行需要借助各类硬件,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是其最大的局限性。
本身有安全隐患:若用户的误操作、软件的故障、病毒的感染、黑客的入侵、个人信息泄露之类的情况出现,都可能给信息系统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技术门槛可能加剧数字鸿沟:受经济条件、居住环境、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机会及能力,总是存在着差异。而这种差异往往会逐渐加剧,就产生了所谓的“数字鸿沟”。处于这一鸿沟的不幸的一边,就意味着他们很少有机会参与到以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在线教育、培训、购物、娱乐和交往当中。
3.下列存储器断电后数据不能保留的是(  )
A.RAM B.ROM C.机械硬盘 D.闪存盘
【答案】A
【知识点】计算机硬件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选项A错误,RAM随机存取存储器,断电后,数据丢失;
选项B正确,断电数据还在;
选项C正确,断电数据还在;
选项D正确,断电数据还在;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硬件存储器知识点。关闭电源后,RAM中的信息会丢失,而ROM中的信息仍然会保留。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其他辅助元件三部分组成
B.移动终端的智能性主要是因为软件开发越来越完善
C.第二代身份证、银行卡均为无源RFID设备,其内部有电子标签
D.NFC技术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
【答案】B
【知识点】移动终端及概念;传感器定义及组成;射频识别技术及其应用;网络通信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选项A正确,传感器的概念;选项B错误,移动终端的智能性是因为传感器的植入;选项C正确,电子标签的概念;选项D正确,NFC技术的概念;故正确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传感器、移动终端、射频识别以及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是一种能感受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RFID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能自动识别的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常用的有低频、高频、超高频和无源等技术。
NFC技术具有能耗低、安全性高、匹配快的优势,但是它的传输效率低。
5.下列python变量赋值语句没有错误的是(  )
A.1a2b3c=0 B.if='if'
C.abc= 'abc'+123 D._abc_='123'
【答案】D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选项A错误,变量名不能数字开头;
选项B错误,变量名不能用python保留字if;
选项C错误,表达式字符串和整数不能加和连接;
选项D正确,正常赋值语句;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变量名的概念和赋值语句。Python中的变量名可以由大写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不能以数字开头,字母区分大小写,不能使用保留字。
赋值语句的格式为:变量名=表达式。此题考查对赋值语句的理解。赋值语句的作用是把等号右边的表达式的计算结果存储到等号坐边指定的变量中,或存放到某个对象指定的属性中。
6.下列python表达式的结果为False的是(  )
A.not 'ab' in 'acbac' B.5%2**2+11//3==4
C.'a'*3+'ab'>'aaaa' D.not False and (False or not True)
【答案】D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选项A正确,"ab"不是"acbac"的子串为False,not False 为True;
选项B正确,5%2**2+11//3=5%4+3=1+3=4;
选项C正确,"aaa"+"ab"="aaaab">"aaaa",为True;
选项D错误,not False为True,False or not True 为False,所以True and False为False;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表达式和常见运算的顺序等知识点。考查常见的三种运算,算术运算,关系运算,逻辑运算。
7.列表a=[1,2,3,4,5,6,7,8,9,0],则a[3::-2]的结果为(  )
A.[3, 1] B.[3, 5, 7, 9]
C.[4, 6, 8, 0] D.[4, 2]
【答案】D
【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
【解析】【解答】选项A错误,下标取错;
选项B错误,方向反了;
选项C错误,方向反了;
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列表的切片。
下标: 0 1 2 3 4 5 6 7 8 9
a = [1,2,3,4,5,6,7,8,9,0],
计算a[3: :-2],切片a[下标开始:下标结束:步骤],从下标3开始,结束未写,所以到结束,步长为-2,所以方向从右向左;所以从下标3开始,向左做;所以取出[4,2];
8.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
a=72
if a>10:
a//=10
elif a>6:
a-=3
if a>4:
a+=2
elif a>2:
a*=2
print(a)
A.7 B.8 C.9 D.10
【答案】C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分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程序分析如下:
a=72;
if a>10: #满足条件
a//=10 #a=7
if a>4: #满足条件
a+=2 #a=9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ptyhon表达式和分支结构。x//y:用x除以y,,取整数部分。
9.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
a,b=20,1
for i in range(1,5):
while b<4:
a-=b
b+=i
b=1
print(a,b)
A.0 1 B.8 1 C.14 4 D.7 1
【答案】B
【知识点】循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列表法
a=20;b=1
i=1
b<4(Y) ; a=19 ; b=2
b<4(Y) ; a=17 ; b=3
b<4(Y) ; a=14 ; b=4
b<4(Y) ; b=1
i=2
b<4(Y) ; a=13; b=3
b<4(Y) ; a=10; b=5
b<4(Y) ; b=1
i=3
b<4(Y) ; a=9 ; b=4
b<4(Y) ; b=1
i=4
b<4(Y) ; a=8; b=4
b<4(Y) ; b=1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双重循环,需要边做边总结,就不用做完可知答案。range函数由三个参数(起始值、终值、步长值)来决定序列中元素的个数和范围。若起始值缺省,则默认值为0。步长值是序列中的每个元素之间的差,若缺省,则默认值为1。
10.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
def fibo(a,b):
return a+b
a,b=1,1
for i in range(5):
a,b=b,fibo(a,b)
print(a,b)
A.5 8 B.8 13 C. 8 16 D.16 32
【答案】B
【知识点】过程与自定义函数;循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程序分析如下:
a=1;b=1
i=0; a=1;b=2
i=1; a=2;b=3 #可总结出答案了
i=2; a=3;b=5
i=3; a=5;b=8
i=4; a=8;b=13 #结束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自定义函数的调用和数学中的斐波那契数列等知识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1.小x是个“学酥”(看似是学霸,一碰变“学渣”),为了想弄清楚自己到底是学霸还是“学渣”,他决定通过分析联考数据来确定自己的具体实力。他在考试间歇写了如下程序,但是由于时间来不及了,他想请你帮忙,以便考试后立刻开始分析。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plt.rcParams['font.sans-serif']="simhei" #中文字体显示设置
df=pd.read_excel("test.xlsx")
print("总分平均分是",df["总分"]. ① )
#总分降序排列,并取前3名
df.sort_values("总分", ② )
print("A校前三名为:",df.head(3))
#用垂直柱状图分析各校各科平均分和总分平均分
df2=df.groupby("学校",as_index=False).mean()
df2.plot(x="学校",y=["语文","数学","英语","总分"],kind=" ③ ")
plt.show()
横线处填写的语句为:(仅填选项字母,掺杂其他内容不给分)
①:    A .sum() B .max() C .min() D .mean()
②:    A .as_index=True B .as_index=False C.decending=True D .ascending=False
③:    A .bar B .barh C .plot D .scatter
【答案】D;D;A
【知识点】编程处理数据与可视化;数据分析
【解析】【解答】第1空,因为要输出总分平均分,所以需要对df['总分']求平均值,故答案为D;
第2空,题目要求总分降序排序,所以sort_values的参数ascending=False,故答案为D;
第3空,题目要求绘制垂直柱状图,所示需要绘制bar,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pandas数据分析及matplotlib图表绘制。
12.小y喜欢研究字符的变化,这天他突发奇想,制定了一种字符串变换规则:
① 原本的字符串保证全部由若干英文大小写字符构成,首先将所有小写字符改为大写,位置不变(因为小y喜欢统一的格式)
② 将字符串进行重新排列,索引除以3余0的排到最前面,余1的排到中间,余2的排到最后,例如"ABCDEF"重新排列后为"ADBECF"(3是小y的幸运数字)
③ 对于“A”到“Z”中的第7、14……个字符进行删除(7的倍数),例如G是英文字符中第7个字符,因此要删除,其余字符不变(7是小y的厄运数字)
他想通过编程实现,但可惜能力有限,还有一些细节不会编写,请你帮助他完成程序。
s=input("请输入要变换的字符串:")
ss=""
for i in range(len(s)):
if s[i]>'Z':
ss+= ①
else:
ss+=s[i]
s=""
for i in range(3):
j=i
while js+=ss[j]
j+= ②
ss=""
for i in range(len(s)):
if ③ !=0:
ss+=s[i]
print("变换后为"+ss)
(1)横线处填写的语句为:(仅填选项字母,掺杂其他内容不给分)
①:    A .small(s[i]) B . chr(s[i]-32) C .ord(chr(s[i])-32) D.chr(ord(s[i])-32)
②:    A .i B . i+1 C .1 D .3
③:    A .(ord(s[i])- ord('A'))//7 B .(ord(s[i])- ord('A')-1)%7 C .(ord(s[i])- ord('A')+1)//7 D .(ord(s[i])-64)%7
(2)如果输入是"chatgpt"(不含引号),那么输出结果为   。
【答案】(1)D;D;D
(2)变换后为CTTHAP
【知识点】循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常用标准函数
【解析】【解答】(1)第1空,从if s[i]>"Z",可看出s[i]的值是小写字母,根据题干规则第1条,需要将字母小写改为大写,那么chr(ord(s[i])-32),当然如果是高三的话,还可写令一种答案s[i].upper();
第2空,双重循环时为了题干规则的第2条,将索引为3的倍数的都排最前面,3的倍数加1的都排中间,3的倍数加2的都排最后,根据本题i的值为0,1,2,所以j的取值应该隔3隔一个个取值;
第3空,根据题干规则的第3条,从字符A ~ Z中的第7个,14个等删除,即7的倍数的字符删除,那么可通过ascii码值计算个数,如A是第1个,那么第7个删除,根据选项可知ord(s[i]-64)%7,即可;
故答案为:D;D;D;
(2)输入“chatgpt”-->(第1条规则)"CHATGPT"-->(第2条规则)CTTHGAP-->(第3条规则)CTTHAP,故答案为:CTTHAP。
【分析】本大题考查字符的操作,不难属于学考型题目,主要能记忆一些函数,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写答案即可。
13.小z是个吃货,对食物的品质有着非比寻常的要求,为此他自己搭建了一个农场以产出高水平的食物原材料。为了保证蔬菜的高品质,必须要在18~25摄氏度内生长,于是他搭建了一个信息系统来监测实时温度,部分程序如下。
from microbit import *
while True:
temp=pin2.read_analog()
if temp>25:
display.show(Image.ANGRY)
sleep(2000)
elif temp<18:
display.shou(Image.SAD)
#休眠3秒
else:
display.show(Image.HAPPY)
(1)温度传感器连接IO扩展版的   接口。
(2)横线处填写的语句为:   
(3)0s时刻室内环境温度是28摄氏度,1.5s时刻后变成17摄氏度,3s时刻变成20摄氏度,之后再无变化,则4.5s时刻microbit板显示的图形是(  )。
A.怒脸 B.哭脸
C.笑脸 D.处于临界时间点,结果随机
【答案】(1)pin2 或者 P2
(2)sleep(3000)
(3)B
【知识点】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传感器信息的获取
【解析】【解答】(1)根据题干和代码可知temp保存温度,所以扩展板的pin2接温度传感器,故答案为:pin2;
(2)休眠3秒为sleep(3000),故答案为:sleep(3000);
(3)当1.5s为17摄氏度时,代码满足temp<18条件,执行 display.shou(Image.SAD) ,再休眠3秒,所以4.5秒时,显示的图形还是SAD,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实时监测温度的信息系统,从而考查传感器的连接针脚,休眠语句及智能终端板的图形显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宁波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信息技术(学考)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技术电子机械时期的代表产物是加法器
B.信息技术的发展只体现在电子产品的发展上
C.信息系统是指由硬件、软件、服务器、数据和用户构成的人机交互系统
D.信息技术指获取、传输、存储、加工和表达信息的各种技术总和
2.下列不属于信息系统的局限性的是(  )
A.对外部环境有依赖性
B.本身有安全隐患
C.技术门槛可能加剧数字鸿沟
D.建设、维护与信息管理的任务繁重
3.下列存储器断电后数据不能保留的是(  )
A.RAM B.ROM C.机械硬盘 D.闪存盘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其他辅助元件三部分组成
B.移动终端的智能性主要是因为软件开发越来越完善
C.第二代身份证、银行卡均为无源RFID设备,其内部有电子标签
D.NFC技术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
5.下列python变量赋值语句没有错误的是(  )
A.1a2b3c=0 B.if='if'
C.abc= 'abc'+123 D._abc_='123'
6.下列python表达式的结果为False的是(  )
A.not 'ab' in 'acbac' B.5%2**2+11//3==4
C.'a'*3+'ab'>'aaaa' D.not False and (False or not True)
7.列表a=[1,2,3,4,5,6,7,8,9,0],则a[3::-2]的结果为(  )
A.[3, 1] B.[3, 5, 7, 9]
C.[4, 6, 8, 0] D.[4, 2]
8.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
a=72
if a>10:
a//=10
elif a>6:
a-=3
if a>4:
a+=2
elif a>2:
a*=2
print(a)
A.7 B.8 C.9 D.10
9.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
a,b=20,1
for i in range(1,5):
while b<4:
a-=b
b+=i
b=1
print(a,b)
A.0 1 B.8 1 C.14 4 D.7 1
10.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
def fibo(a,b):
return a+b
a,b=1,1
for i in range(5):
a,b=b,fibo(a,b)
print(a,b)
A.5 8 B.8 13 C. 8 16 D.16 32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1.小x是个“学酥”(看似是学霸,一碰变“学渣”),为了想弄清楚自己到底是学霸还是“学渣”,他决定通过分析联考数据来确定自己的具体实力。他在考试间歇写了如下程序,但是由于时间来不及了,他想请你帮忙,以便考试后立刻开始分析。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plt.rcParams['font.sans-serif']="simhei" #中文字体显示设置
df=pd.read_excel("test.xlsx")
print("总分平均分是",df["总分"]. ① )
#总分降序排列,并取前3名
df.sort_values("总分", ② )
print("A校前三名为:",df.head(3))
#用垂直柱状图分析各校各科平均分和总分平均分
df2=df.groupby("学校",as_index=False).mean()
df2.plot(x="学校",y=["语文","数学","英语","总分"],kind=" ③ ")
plt.show()
横线处填写的语句为:(仅填选项字母,掺杂其他内容不给分)
①:    A .sum() B .max() C .min() D .mean()
②:    A .as_index=True B .as_index=False C.decending=True D .ascending=False
③:    A .bar B .barh C .plot D .scatter
12.小y喜欢研究字符的变化,这天他突发奇想,制定了一种字符串变换规则:
① 原本的字符串保证全部由若干英文大小写字符构成,首先将所有小写字符改为大写,位置不变(因为小y喜欢统一的格式)
② 将字符串进行重新排列,索引除以3余0的排到最前面,余1的排到中间,余2的排到最后,例如"ABCDEF"重新排列后为"ADBECF"(3是小y的幸运数字)
③ 对于“A”到“Z”中的第7、14……个字符进行删除(7的倍数),例如G是英文字符中第7个字符,因此要删除,其余字符不变(7是小y的厄运数字)
他想通过编程实现,但可惜能力有限,还有一些细节不会编写,请你帮助他完成程序。
s=input("请输入要变换的字符串:")
ss=""
for i in range(len(s)):
if s[i]>'Z':
ss+= ①
else:
ss+=s[i]
s=""
for i in range(3):
j=i
while js+=ss[j]
j+= ②
ss=""
for i in range(len(s)):
if ③ !=0:
ss+=s[i]
print("变换后为"+ss)
(1)横线处填写的语句为:(仅填选项字母,掺杂其他内容不给分)
①:    A .small(s[i]) B . chr(s[i]-32) C .ord(chr(s[i])-32) D.chr(ord(s[i])-32)
②:    A .i B . i+1 C .1 D .3
③:    A .(ord(s[i])- ord('A'))//7 B .(ord(s[i])- ord('A')-1)%7 C .(ord(s[i])- ord('A')+1)//7 D .(ord(s[i])-64)%7
(2)如果输入是"chatgpt"(不含引号),那么输出结果为   。
13.小z是个吃货,对食物的品质有着非比寻常的要求,为此他自己搭建了一个农场以产出高水平的食物原材料。为了保证蔬菜的高品质,必须要在18~25摄氏度内生长,于是他搭建了一个信息系统来监测实时温度,部分程序如下。
from microbit import *
while True:
temp=pin2.read_analog()
if temp>25:
display.show(Image.ANGRY)
sleep(2000)
elif temp<18:
display.shou(Image.SAD)
#休眠3秒
else:
display.show(Image.HAPPY)
(1)温度传感器连接IO扩展版的   接口。
(2)横线处填写的语句为:   
(3)0s时刻室内环境温度是28摄氏度,1.5s时刻后变成17摄氏度,3s时刻变成20摄氏度,之后再无变化,则4.5s时刻microbit板显示的图形是(  )。
A.怒脸 B.哭脸
C.笑脸 D.处于临界时间点,结果随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解析】【解答】选项A错误,加法器是信息技术机械时期的代表产物;选项B错误,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体现再前机械时期和机械时期;选项C错误,信息系统的人机交互系统没有服务器;选项D正确,信息技术的概念;故正确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信息技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现代信息技术则是以计算机和因特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信息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工作系统,即人或机器运用资源来执行一个过程或进行一个活动,从而为用户生产出产品或提供服务,是通过对信息的采集、传递、存储、检索、操控和显示而实现的工作系统。
2.【答案】D
【知识点】信息系统的优势与局限
【解析】【解答】选项A、B、C都是信息系统的局限性。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信息系统的局限性。对外部环境有依赖性:信息系统的运行需要借助各类硬件,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是其最大的局限性。
本身有安全隐患:若用户的误操作、软件的故障、病毒的感染、黑客的入侵、个人信息泄露之类的情况出现,都可能给信息系统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技术门槛可能加剧数字鸿沟:受经济条件、居住环境、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机会及能力,总是存在着差异。而这种差异往往会逐渐加剧,就产生了所谓的“数字鸿沟”。处于这一鸿沟的不幸的一边,就意味着他们很少有机会参与到以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在线教育、培训、购物、娱乐和交往当中。
3.【答案】A
【知识点】计算机硬件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选项A错误,RAM随机存取存储器,断电后,数据丢失;
选项B正确,断电数据还在;
选项C正确,断电数据还在;
选项D正确,断电数据还在;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硬件存储器知识点。关闭电源后,RAM中的信息会丢失,而ROM中的信息仍然会保留。
4.【答案】B
【知识点】移动终端及概念;传感器定义及组成;射频识别技术及其应用;网络通信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选项A正确,传感器的概念;选项B错误,移动终端的智能性是因为传感器的植入;选项C正确,电子标签的概念;选项D正确,NFC技术的概念;故正确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传感器、移动终端、射频识别以及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是一种能感受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RFID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能自动识别的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常用的有低频、高频、超高频和无源等技术。
NFC技术具有能耗低、安全性高、匹配快的优势,但是它的传输效率低。
5.【答案】D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选项A错误,变量名不能数字开头;
选项B错误,变量名不能用python保留字if;
选项C错误,表达式字符串和整数不能加和连接;
选项D正确,正常赋值语句;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变量名的概念和赋值语句。Python中的变量名可以由大写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不能以数字开头,字母区分大小写,不能使用保留字。
赋值语句的格式为:变量名=表达式。此题考查对赋值语句的理解。赋值语句的作用是把等号右边的表达式的计算结果存储到等号坐边指定的变量中,或存放到某个对象指定的属性中。
6.【答案】D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选项A正确,"ab"不是"acbac"的子串为False,not False 为True;
选项B正确,5%2**2+11//3=5%4+3=1+3=4;
选项C正确,"aaa"+"ab"="aaaab">"aaaa",为True;
选项D错误,not False为True,False or not True 为False,所以True and False为False;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表达式和常见运算的顺序等知识点。考查常见的三种运算,算术运算,关系运算,逻辑运算。
7.【答案】D
【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
【解析】【解答】选项A错误,下标取错;
选项B错误,方向反了;
选项C错误,方向反了;
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列表的切片。
下标: 0 1 2 3 4 5 6 7 8 9
a = [1,2,3,4,5,6,7,8,9,0],
计算a[3: :-2],切片a[下标开始:下标结束:步骤],从下标3开始,结束未写,所以到结束,步长为-2,所以方向从右向左;所以从下标3开始,向左做;所以取出[4,2];
8.【答案】C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分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程序分析如下:
a=72;
if a>10: #满足条件
a//=10 #a=7
if a>4: #满足条件
a+=2 #a=9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ptyhon表达式和分支结构。x//y:用x除以y,,取整数部分。
9.【答案】B
【知识点】循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列表法
a=20;b=1
i=1
b<4(Y) ; a=19 ; b=2
b<4(Y) ; a=17 ; b=3
b<4(Y) ; a=14 ; b=4
b<4(Y) ; b=1
i=2
b<4(Y) ; a=13; b=3
b<4(Y) ; a=10; b=5
b<4(Y) ; b=1
i=3
b<4(Y) ; a=9 ; b=4
b<4(Y) ; b=1
i=4
b<4(Y) ; a=8; b=4
b<4(Y) ; b=1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双重循环,需要边做边总结,就不用做完可知答案。range函数由三个参数(起始值、终值、步长值)来决定序列中元素的个数和范围。若起始值缺省,则默认值为0。步长值是序列中的每个元素之间的差,若缺省,则默认值为1。
10.【答案】B
【知识点】过程与自定义函数;循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程序分析如下:
a=1;b=1
i=0; a=1;b=2
i=1; a=2;b=3 #可总结出答案了
i=2; a=3;b=5
i=3; a=5;b=8
i=4; a=8;b=13 #结束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自定义函数的调用和数学中的斐波那契数列等知识点。
11.【答案】D;D;A
【知识点】编程处理数据与可视化;数据分析
【解析】【解答】第1空,因为要输出总分平均分,所以需要对df['总分']求平均值,故答案为D;
第2空,题目要求总分降序排序,所以sort_values的参数ascending=False,故答案为D;
第3空,题目要求绘制垂直柱状图,所示需要绘制bar,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pandas数据分析及matplotlib图表绘制。
12.【答案】(1)D;D;D
(2)变换后为CTTHAP
【知识点】循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常用标准函数
【解析】【解答】(1)第1空,从if s[i]>"Z",可看出s[i]的值是小写字母,根据题干规则第1条,需要将字母小写改为大写,那么chr(ord(s[i])-32),当然如果是高三的话,还可写令一种答案s[i].upper();
第2空,双重循环时为了题干规则的第2条,将索引为3的倍数的都排最前面,3的倍数加1的都排中间,3的倍数加2的都排最后,根据本题i的值为0,1,2,所以j的取值应该隔3隔一个个取值;
第3空,根据题干规则的第3条,从字符A ~ Z中的第7个,14个等删除,即7的倍数的字符删除,那么可通过ascii码值计算个数,如A是第1个,那么第7个删除,根据选项可知ord(s[i]-64)%7,即可;
故答案为:D;D;D;
(2)输入“chatgpt”-->(第1条规则)"CHATGPT"-->(第2条规则)CTTHGAP-->(第3条规则)CTTHAP,故答案为:CTTHAP。
【分析】本大题考查字符的操作,不难属于学考型题目,主要能记忆一些函数,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写答案即可。
13.【答案】(1)pin2 或者 P2
(2)sleep(3000)
(3)B
【知识点】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传感器信息的获取
【解析】【解答】(1)根据题干和代码可知temp保存温度,所以扩展板的pin2接温度传感器,故答案为:pin2;
(2)休眠3秒为sleep(3000),故答案为:sleep(3000);
(3)当1.5s为17摄氏度时,代码满足temp<18条件,执行 display.shou(Image.SAD) ,再休眠3秒,所以4.5秒时,显示的图形还是SAD,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实时监测温度的信息系统,从而考查传感器的连接针脚,休眠语句及智能终端板的图形显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