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5《我的家在这里》第 1 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介绍自己家的地址并分享自己喜欢的地方。(重点)2.能够说出自己所在村庄或者社区名字的来历,对村委会和居委会有初步了解。(重点)3.通过实践活动,自主探索社区景美、物美、人美、事美融合为最深的社区情怀,形成归属感,树立爱祖国、爱家乡的理念。(难点)评价任务:活动一:社区地况我熟悉(针对目标 1、3)1.说一说根据课前小调查介绍自己的家活动二:社区探索发布会(针对目标 2)1.想一想根据课件出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2.大分享分享社区(村)名字由来活动三:社区活动我参与(针对目标 3)1.小组活动:制作“最美社区”宣传思维导图2.视频欣赏魅力社区活动四:社区深情我最懂(针对目标 3)1.阅读课本 31 页《井深情更深》回答问题2.童谣欣赏教学重难点重点熟悉自己所生活的地方的景、物、人。难点初步了解居委会和村委会。教学过程世界很大,万物有家!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同学们的家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家”的相关话题——《我的家在这里》第 1 课时请齐读课题贴板书活动一:社区地况我熟悉同学们无论你居住在城市、街道还是农村中,大家共同生活、彼此联系,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家”。这里的家指的是在一定区域或者范围之内的家,我们称它为村庄或者社区。请同学们根据课前小调查的信息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家”?根据评价标准来看奖励几颗星?下面请同学们以同桌为单位,相互介绍自己的家,并进行等级评价。注意:信息不能随便外传,谨防上当受骗通过同学们的交流发现,原来在我们生活的社区里美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中蕴藏无限欢乐和美好回忆。活动二:社区探索发布会尽管我们熟悉这里,但也有同学提出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PPT首先来看到1.哪位同学想发表你的观点?自由举手发言师总结2.在我们的社区里经常看到或者听到居委会、村委会......等部门名称,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为本社区内的居民服务、维护业主利益、组织居民开展一些有益活动,所以有问题的时候要及时联系这些部门。3.请同学们把提前搜集的资料拿出来(彩色爱心贴纸),哪位同学想起来分享?在众多村庄、社区名字的由来中,我们重点理解一下xx二字的来历xx从精神层面上来说可谓是正义与勇气的代名词4.青州满族历来重视教育,建城之初即设八旗义学!我们xx教育集团 2018 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基地,学校设有民族团结特色文化展馆,在每年的传统节日中特别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目的就是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根植于每位学子的心中!所以我们学校的名字叫做xx教育集团,所属社区叫做xx社区。通过分享发现,我们的村庄、社区名字的由来真的是文化底蕴深厚,充满智慧,请同学们讲自己搜集的资料贴到知识园地展板上(请同学们注意秩序,因为秩序能让班级更美好)下课老师把展板转移到教室墙壁上,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非常有利于同学们增长课外知识。活动三:社区活动我参与同学们都熟悉自己生活的社区吗?你们居住的社区美不美?接到政府通知要求开展“最美社区”评选大赛,怎么评选呢?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进行现场展示和解说!思维导图的展现可以从社区环境、设施齐全、文化建设、治安管理、温暖的人或事等你想到的更多的方面来绘制。1. 小组活动:制作“最美社区”宣传思维导图2. 请每个社区派一名解说员到前面进行现场展示小提示:请解说员身体站直,声音洪亮、口齿清晰、尽可能全面的把社区最美的一面展现给大家,这可是拉票的关键环节。(人、事)3. 投票(每个小组有两票,期中一票可以投给自己的社区,另外一票只能投给其他社区)4. 公布结果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第一名票数最高的是——恭喜你们获得“最美社区”荣誉称号,小组成员每人奖励 X 颗星老师还带来了一段小视频,让我们通过更直观的形式来感受一下现代社区的魅力!这是哪里?活动四:社区深情我最懂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各方面的条件越来越好,从旧农村到新农村、从旧社区到新社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有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1.案例分析 ——看到课本 31 页阅读角,通过阅读找一找生活在最美社区的我们,从温暖的人遇上温暖的事,融合成为了最真切的社区情怀。无论我们的村庄、社区怎么变化,不变的是我们村民们、居民们的感情。板书—情2.唱童歌——老师今天还给同学们带来一首经典儿歌《马兰谣》,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深切感情和想念。一起来唱一唱总结:这里是我的家,这里有我的爱!我们爱这里的景、物、人、事、也爱这里的一草一木,随着同学们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也会越来越广,将来同学们无论走到全国各地或者世界各处仍然会怀念记忆中的这份乡情,因为我们中国人所特有的传统文化是爱祖国、爱家乡!作业:实践园地居住在美丽的现代化社区,假如你是社区(村)主任,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活动丰富居民们的业余生活?《我的家在这里》课后反思《我的家在这里》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是第一课时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体会社区或村庄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教材以人、物、事这一线索展开,从谈社区或村庄的景物再到熟悉的人和事,然后引导学生参加社区的活动,在这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社区的热爱之情。三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对社区这一概念并不了解。但对于天天生活着的社区,还是比较熟悉的,只是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旗城教育集团的孩子,生活在城乡结合部,其中最多是生活在旗城、北城片区,有共同生活的环境,共同熟悉的人和事,容易产生共鸣。根据这一情况,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落实在课堂上。课前首先让同学们进行小调查,能够准确说出家庭地址所属的街道(镇)和社区(村)名字,以及自己最喜欢的地方;然后根据几个问题进行社区探索,进行深一些的了解。重点抓住社区、村庄名字的由来环节,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居住的地方历史渊源、文化底蕴深厚、充满智慧,初步激发学生对自己社区的热爱之情;再进行“最美社区”评选活动,在思维导图的绘制和解说过程中感知自己也是社区一份子,要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尽自己所能为社区贡献一份力量;最后从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探寻出一直未变的社区情怀,再由《马兰谣》歌曲升华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眷恋和怀念,记忆中的乡情将会伴随我们一生,再次激发同学们由内而外的爱祖国爱家乡的传统情感。整堂课,我巧妙设计了“社区地况我熟悉”“社区探索发布会”“社区活动我参与”“社区深情我最懂”四个教学环节。这些环节紧密相扣,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了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并增强了对社区的热爱之情与归属感。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对教学的细节关注不够,导致有些追问不够深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发掘学生更深一层的情感意识,更好地把握教育和引导的时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