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1网络改变世界(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1网络改变世界(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网络改变世界》教学设计
课题名 《网络改变世界》
教材分析 本课时设三目,第一目是“网络丰富日常生活”,主要从方便信息传递交流、促进人际交往、便利生活等角度讲述网络对日常生活的积极影响。第二目是“网络推动社会进步”,主要从促进经济发展、民主政治进步、便利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等角度讲述网络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通过第一、二目,帮助学生认识网络改变世界。第三目是“网络是把双刃剑”,主要从虚假不良信息、沉迷网络、侵犯个人隐私的角度,讲述网络的消极影响。此目设置的目的,帮助学生树立辩证思维,学会全面认识事物、问题和现象。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网络的利与弊,遵守网络规则,维护自己权利,尊重他人权利,做到绿色上网。 道德修养:养成网络素养,遵守网络公德,养成文明上网、合理用网的意识。 责任意识:不沉迷网络,尊重他人;学会保护自己和完好网络公约。
教学重点 网络的利(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教学难点 网络的弊(网络是把双刃剑)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设计问题与活动,准备图片素材/视频。 学生准备:课前自主学习,课下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观看视频:全景故宫演示视频 想一想:是什么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观看全景故宫? 教师导语:是电脑、是网络。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但是互联网也带来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能够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引出本课】 二、自主学习 课件展示:认真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答案,圈注关键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1.网络对我们日常生活有哪些积极影响?(三点) 2.网络对社会进步有哪些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文化科技) 3.网络有哪些消极影响 (三点) 4.怎样正确认识网络是把双刃剑?P10—16 【设计意图:让学生预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步掌握本课重难点,并为后续教学作准备】 三、新知讲解: 过渡:网络改变着世界,那么互联网到底在哪些方面影响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第一目 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探究一】课件展示:古今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变化 思考:下面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现出网络带给我们什么影响? 教师: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网络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怎么样呢? 学生:回答(方便快捷)
教师讲解: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一座拥有海量信息、开放的移动图书馆,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给人们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由此可见,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探究二】课件展示:古诗词欣赏 古今交往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展示图片)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解:网络改变了我们的通讯方式,过去我们只能通过写信、打电话的方式来和我们的朋友联系,如今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所以网络打破了传统的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即使我们相隔千里,在遥远的太空,一个视频也如近在咫尺!过去杜甫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来思念故乡,怀念亲人,如果在今天,杜甫可以更快地了解故乡、亲人、友人的情况。 因此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探究三】课件展示:一组图片 思考:互联网出现以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以前我们经常去超市、商店购物,现在可以网购。网购有的时候还比较便宜。 教师: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借助互联网,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求医问药、休闲娱乐,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很好,请坐。由此可见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便利和丰富多彩。这也是我们所要讲的网络的变化的第三点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教师:好了,讲到这里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学生一起回答老师出示PPT)互联网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国家总理李克强也曾说过“世界因为互联网变‘小’了,也因为互联网变‘大’了。”总之世界因互联网而变得不一样。 知识点总结1:网络如何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P10-12 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过渡: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方便我们的日常生活,网络也在改变着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着社会进步。 第二目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教师:网络推动社会进步首先我们先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这几个角度来探讨一下。 【探究四】请看PPT 我们先从政治、经济、文化3个角度来大体了解一下。那在经济上怎么推动其发展的呢? 教师讲解:最近几年互联网+比较火,“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 思考:结合图片来谈谈网络对社会发展有怎样的作用? “考考你”互联网+=? “互联网+=”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有人说21世纪是信息经济,而信息经济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们利用网络创造财富。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①网络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教师:接下来是政治方面。 课件展示:互联网与民主 思考:国务院互联网监督平台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生:略 教师讲解: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人们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对政府:有利于中央政府更深入的了解社情民意,履行法定职责,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对公民: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过渡:网络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那文化和科技上呢? 课件展示:图片 李子柒在带有诗意的田园背景中制作着各种美食,将其制作成短视频上传到网络上,不仅吸引中国网友的关注,还让全世界各地的人传播了“有趣好看”的中国传统文化。 这体现网络的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老师点评和总结:③网络促进文化传播 教师总结:网络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的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的传播速度。网络促进文化传播。 教师:那科技上呢? 图片展示;世界互联网大会等 教师:由此观之,网络促进了什么的创新? 学生:齐声回答:科技 教师总结: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③网络促进科技创新。 教师:好了网络对社会的进步的影响我们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角度思考。谁帮我总结一下“网络对社会进步的影响” 学生:一起回答 知识点2.网络对社会进步的影响? ①网络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进步搭建新平台。 过渡:前面我们介绍了互联网如何从日常生活、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改变世界。万物具有两面性,我们也不能忽略互联网带来的弊端。 教师: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世界,不仅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还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那么这些变化是否都是有利的?这些变化还会引起哪些新问题的出现?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学会从正反两方面看问题,同时还能引入下一课所学内容。】 教师追问:那么到底网络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教师: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网络能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也可能给我们带来危害,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网络有哪些消极作用。 第三目 网络是把双刃剑 教师:那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网络的弊端有哪些? 【探究五】课件展示:一组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图片 体现了网络的哪些消极影响? 启示:明辨是非,增强辨别信息的能力 学生: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在网络时代,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教师总结:网络是把双刃剑。 那我们如何应对呢?请看课本15页技能与方法自行学习。 课件展示:男孩沉迷网络图片 思考:该男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有哪些? 内因:孩子缺乏明辨是非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抗诱惑能力 外因:社会保护和家庭保护的缺失 沉迷网络有哪些危害?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影响现实人际交往,网上交友,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他们现实中的交往能力。 影响身心健康,影响学业。 课件展示图片:一组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图片 教师讲解: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知识点总结3:网络的弊端(消极影响)有哪些?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②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网络是如何改变世界,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它丰富了日常生活,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也带来了危害,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学会正确地利用网路,趋利避害,做网络的主人。
课后作业 1.“如果你错过互联网,与你擦肩而过的不仅仅是机会,而是整整一个时代。”为融入互联网时代,不错过这个时代,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B ) A.网络百利无一害,可以放心使用 B.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要趋利避害 C.青少年是未成年人,要远离网络 D.网络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2.出门打不到车?滴滴打车随叫随到。饿了不想做饭?美团来送饭这都体现了“分享服务”和“共享经济”,它们都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出的新商业模式。这体现了( D  ) A. 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B. 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C.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进步 D.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3.四川师范大学通过使用互联网资源,开设《中西方文化概论》《经典选读》等板块,推进“互联网+”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让中国传统文化进入课堂。这一做法表明( B  ) A. 互联网大大促进了技术的流动 B. 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 C. 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广新平台 D. 互联网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4、2022年3月,国家网信办启动了“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提出要全面清理“色、丑、怪、假、俗、赌”等各类违法违规直播和短视频。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C ) A.网络发展太迅速,出现低俗实无奈 B.只要获得点击量,低俗一点又何妨 C.网络文明拒低俗,和谐社会共努力 D.遵守道德和法律,从此抵制短视频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网络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本节内容大多问题都比较形象,学生易于理解,讲授中能够较好地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教材,联系生活,不足之处是由于仓促,个别知识的形象化、具体化处理不到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