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5《摩擦生热》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六年级下册【学习目标确立的依据 】1. 相关课程标准陈述(1)核心概念四、能的转化(2)学习内容4.1 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5~6 年级①知道动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等都是能的形式,了解这些能相互转化的现象。(3)内容要求科学观念:知道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形式的能,如:动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等,不同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科学思维:能简单解释能的转化现象。科学探究:能设计并实施调查活动,说明能的转化现象。态度责任:能感受自然界不同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奇妙之处。2. 教材分析《摩擦生热》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六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课以古人摩擦生热的故事为切入点,组织学生研究摩擦生热的道理,进一步认识机械能与其他能的转化,使学生会用简单的器材做“摩擦生热”的模拟试验。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的情感。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先展现了一幅古人摩擦生热图,意在提示学生本课探究活动的主题—摩擦生热,文字提示“按集有关古人利用火的资料,了解摩擦生热的方法”意在提示学生课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信息。为课堂深入研究做好准备。文字提示了本课需要准备的实验材料,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法准备实验材料,体现开放性的特点。第二部分活动过程,通过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古人摩擦生热的道理了解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通过交流生活中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能量的转化。第三部分自由活动。首先通过交流能量转化现象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引导学生对摩擦生热现象的负面影响展开研讨,列举事实。闸述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其次以“机械能还能转化成什么能”为引领。将研究的重点从机械能与热能的转化转移到机械能与其他能量间的转化。从而使学生意识到能量之间的转化是多途径、多方位的。为学生理解无处不在的能量及能量的转化做好铺垫。第四部分拓展活动,主要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引导学生详细了解古代人用火的方法和历史,拓展探究空间,感受科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本课通过设计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发现摩擦生热的原理。在交流研讨中认识到能量之间的转化是多途径、多方位的,在课后拓展延伸中感受古人的智慧。体会科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3. 学情分析摩擦生热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神秘的。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针对这些情况,本节课在学习时采用了多视频讲解和动手操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同时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探究的过程,都融入了小组合作的理念,以培养学生提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另外学生在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方面思维可能受限,需要多启发多鼓励,加以适当的情景创设、问题引导和学法指导,就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效果。【学习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摩擦生热的原理作假设性的解释。(科学观念)2.了解到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电能、光能、声能等。(科学观念)3.能设计实验方案,并能用简单的器材做实验探究摩擦生热的过程。(科学思维、探究实践)4.能用机械能转化成热能或者其他能量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科学思维)5.乐于讨论和发言,愿意合作和交流,认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态度责任)【教学重、难点】了解到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电能、光能、声能等。能设计实验方案,并能用简单的器材做实验探究摩擦生热的过程。【评价任务】1. 通过摩擦生热的视频,解释摩擦生热的原理。2. 能根据已有的实验器材,设计并实施实验,探究摩擦是否生热。3.能用机械能转化成热能或者其他能量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教具准备】木棍、麻绳、砂纸、铁丝、火柴、毛巾、尺子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对摩擦生热探究的兴趣。今天咱们来学习《摩擦生热》(板书课题)。2.提出问题:“你知道摩擦生热是怎么回事吗?钻木真的能取火吗?有谁做过实验?”老师做过实验,不过费了很多时间却不是很成功。一起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一下。3.看完视频,谁能说一下摩擦生热,火是怎么来的?探讨摩擦生热的原理,得出:摩擦生热。(板书)二、活动探究1.师:难道只有木材可以摩擦生热?其他材料摩擦后可以生热吗?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猜想,口说无凭,我们要用实验数据说话。2.展示实验器材,小组交流:你们准备做什么实验验证猜想?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3.小组展示本组的实验方案,教师及时补充。4.温馨提示:实验中要注意分工合作,认真仔细有耐心。实验时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实验报告单。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尤其是火的安全)。5.小组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单。(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实验进展及实验安全。)6.班级交流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摩擦可以生热。(教师进行简单点评。)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发现,用砂纸打磨铁条、搓手,毛巾摩擦尺子等都可以产生热。7.小结教师总结摩擦生热的道理,燃烧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有足够的氧气;二是达到可燃物燃点的温度。钻木的时候因为摩擦会产生热量,当这种热量积累到一定温度,就会达到木屑的燃点,因为大气中本来就有足够的氧气,所以就点着火苗了......因此,摩擦生热的实质是摩擦生热,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说,摩擦生热的实质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三、生活中有哪些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师:摩擦生热的道理是摩擦生热或者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生活中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有很多,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1. 小组讨论,交流展示。2.展示,师生共同总结(学生不熟悉的现象辅助视频解读)。滑滑梯屁股变热、坐电梯电梯扶手变热、飞机降落时轮胎擦烟、切割机切割钢材迸出火花、流星的形成等都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现象。3. 机械能除了转化为热能外,还可以转化为什么能呢?小组讨论交流,班级展示。教师总结:机械能还可以转化为电能、声能、风能等。4.请同学们对本阶段的学习做自我评价。四、自由活动摩擦生热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怎么办呢?1. 小组讨论,举例解释。(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可定期检查,及时剔除异物。钻头发热,及时用冷却液冷却)。2. 教师总结。同时介绍太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时与地面剧烈摩擦,温度可达上千度,如何保证舱内设备和航天员的安全。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人们在利用科学技术服务生活的同时,还要注意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消除这些负面影响,是值得每一个同学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学好科学技术,更好地改善生活。3.请同学们对本阶段的学习做自我评价。五、总结结合板书与同学共同总结:1.摩擦生热的实质是摩擦生热。2.从能量转化角度看,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3.生活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现象。六、随堂检测1.摩擦生热是把____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_能。2.电水壶烧水是将_____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_____能。3.太阳能热水器是把__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____能。4.下列不属于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摩擦生热B.切割机工作时会发热。C.飞机降落时,轮胎与地面摩擦产生火花。D.风力发电设备七、作业布置搜集古人取火的方式及人类取火的发展历史。【板书设计】7. 摩擦生热摩擦生热 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