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 做个“开心果”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做个开心果”聚焦于快乐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创造性的帮助家人和朋友化解消极情绪,教材通过找家中的“开心果”帮助学生理解“开心果”的含义,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找出小组中的“开心果”,进一步深化“开心果”大家带来的欢乐,从而让学生学做“开心果”。那如何才能成为身边人的开心果呢?学会观察,了解身边人的需要之后采取巧妙地方式,使他们转怒为喜、破涕为笑。同时教材还创造性的利用了绘本“小狐狸找《开心果》”的故事,将故事中的小狐狸与学生相联系,成为连接学生生活与内心体验的桥梁,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实现学生的道德成长。课标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识,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学生之间经验的差异,鼓励学生与拥有不同经验和观点的同伴、教师和其他人开展交流、讨论和对话,分享经验和感受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集体生活。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知道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学情分析寿二年级学生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他们活泼好动,学习能力强,能初步进行情绪的自我调控,但对于本节课让学生走出自我,与周边世界和谐相处还存在一定难度。而这一阶段的学生感知事物常常跟着兴趣走,易被新颖、鲜艳、有趣的事物吸引,注意力不够集中,抽象思维较弱,对于他们来说说话比书写更容易,教学中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去表达。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年多的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经验,他们普遍已经对公共生活准则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学生对于如何在公众生活中和谐相处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故,本节课的重点则在于让学生学会体察身边的人的情绪状态,做身边人的“开心果”。【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开心果”具有的特点,认同快乐别人我快乐的感受,乐于做个“开心果”。2.能力目标:寻找身边的开心果,学会与人快乐相处。3.情感目标: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体会做“开心果”帮到别人的那份快乐。【教学重点】寻找身边的开心果,想想他们做的让大家开心的事,懂得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开心果”。【教学难点】在找“开心果”的活动中,学会与人快乐相处。【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件出示“开心果”图片)师: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认识一种坚果 你们认识吗?谁吃过?它的味道怎么样?2.学生举手回答。3.师:开心果是一种吃着开心、叫着也开心地宝贝,你们想不想做一枚“开心果”,给家人带去快乐?4.学生回答。二、组织活动,分享快乐。活动一:认识“开心果”(一)了解怎样的人才是“开心果”1.配乐讲绘本故事《小狐狸找“开心果”》,想一想:小狐狸找到的开心果是谁?它为什么是个开心果?2.从小狐狸身上你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开心果”呢小结:“开心果”是能关心、帮助别人,真正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二)辨一辨:下面的同学是开心果吗?过渡:是不是所有让别人发笑的人都是“开心果”呢?1.下面这些同学是“开心果”么?说说你的理由。2.出示图片,生判断,说理由。3.小结:如果一方不快乐,那他就不是真正的“开心果”。活动二:寻找“开心果”(一)寻找家里的“开心果”过渡:老师相信我们的家里也有开心果。1.快来听一听家里的“开心果”是谁。(播放音频)2.妹妹真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许老师认识一个可爱的小哥哥,他是爸爸妈妈眼中的开心果,想不想认识小哥哥?让我们一起去他家里看看吧!播放视频。3.家长眼中的“开心果”是怎样的?师引出“孝顺”“勤劳”“自觉”,把词贴到开心果树上。4.同桌交流:谁是你家里的“开心果”,他是怎样给家人带来快乐的。(二)寻找班级的“开心果”1.在我们班也有很多开心果,现在请小朋友们前后四人一组,去寻找班上的开心果,把他的开心故事说出来与大家分享。2.学生分享。结合学生回答引出“幽默”“帮助”“赞美”。3.小记者采访。4.小结:帮助他人,快乐自己。活动三:怎样做个“开心果”(一)写一写。(如何做个“开心果”)1.学生在开心果卡片上写一写,应该怎样做个“开心果”。2.采访:你觉得应该怎样做个“开心果”,分享完后,孩子把自己的开心果卡贴到开心果树上。(放音乐《快乐的小青蛙》)3.(课件出示教材第 12页图片)(1)师:孩子们,当你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你们会怎么做?(2)学生讨论交流。(3)师:孩子们,你们的做法非常正确。我希望你们能按照自己说的去做,成为当之无愧的“开心果”。(二)演一演。(作为“开心果”的你应该怎么办?)(课件出示情境:扫地的妈妈咳嗽;唉声叹气的爸爸;发怒的爷爷;哭泣的小妹妹)师:当你们遇到下列图片中所出现的这些更大的烦恼时,你该怎么做?通过小组探讨,小组角色扮演,遇到以上情况该怎么办?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2.学生表演。三、学习儿歌《我是一个开心果》1.出示儿歌:我是一个“开心果”,快乐机灵还幽默,真诚赞美多助人,快乐别人我快乐。2.齐读,男女生拍掌读,拍掌齐读。四、课堂总结,畅谈收获1.学生谈收获。2.师总结:不管在家里、学校、还是生活中,老师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学会关心、关爱、帮助他人,快乐自己,永远做个“开心果”。五、作业:做个“开心果”,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板书设计】 3 做个“开心果”幽默孝顺帮助 勤劳 赞美 自觉做个“开心果”课后反思本节课我始终围绕“我是家里的开心果“这一主题,紧扣教材,联系生活.环环相扣。通过开心果切入课题,然后通过说一说自己感受到的爱等一系列的活动层层深入,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我“的到来给亲人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同样,在亲人温暖的怀抱中成长“我“也感到快乐。在此基础上再设置各种生活场景,使学生学会怎样在生活中做一个开心果。最后通过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和最后的激-情总结以及行为作业的布置,让学生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带着,我是家里的开心果“的美好感觉走向新的生活。这一系列的教学流程,又是在引导学生感受爱、表达爱、回报爱这一暗线的贯穿中得以呈现的。因此,这节课是我理想中的情感课堂。课堂上,我注重以情激-情,以情动情,学生在心灵的体验中、情感的共鸣中.思想的升华中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教育、品德的启迪。但由于借班上课,准备时间仓促,还缺乏一定的教育机智,对于部分学生的发言、感受没有很好地进行归纳、点拨。有些地方的感情表达不够到位。今后,我还要关注生活,开阔视野,勤于学习.反思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审视提高自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