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作业一、单元信息基本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部编人教 第四单元信息 道德与法治 四年级 上学期 版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单元组织形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第 10 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1 染》第一课时 P72-75 从“白色污染说起”第 10 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2 染》第二课时 P76-79 环境污染大搜索第 11 课《变废为宝有妙招》第课时 3 一课时 P80-83 暴增的垃圾第 11 课《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二4 课时 P84-87 减少垃圾 变废为宝第 12 课《低碳生活每一天》第一课5 时 P88-91 地球“发烧”了第 12 课《低碳生活每一天》第一课6 时 P92-95 减少我们的碳排放二、单元分析(一) 课标要求本单元的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主题四“我们的社区生活”第 11 条“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二)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围绕当今世界环境污染、垃圾公害和气候变暖三大环境问题展开,以培养学生亲近社会、树立环保理念、增强环保意识为主要目标。环保主题在不同学段都有涉及,我们看一看这一主题在不同学段之间的衔接:二年级的《绿色小卫士》教学内容是比较细节化的,都是从具体的生活细节入手,培养学生养成环保习惯,做“环保小卫士”。四年级的《让生活多一些绿色》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垃圾暴增、气候变暖等,让环保意识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六年级的《爱护地球,共同责任》是从地球、自然的角度整体地看环境问题。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环境保护问题不仅是一个科技上的问题,它更是一个生活方式的问题。本单元承接低年级“认识并懂得节约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有保护环境意识,学习有创意生活”的教学目标,进一步培养儿童绿色生活的意识和绿色生活的方式。1本单元共设置了“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变废为宝有妙招”“低碳生活每一天”三个话题。第一个话题以“白色污染”为典型,介绍了“白色污染”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理措施,之后用同样的思路扩展介绍其他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理措施,旨在引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第二个课题以垃圾为主题,介绍了垃圾暴增带来的危害,以及减少垃圾的具体措施,旨在引导学生树立垃圾分类意识,增强节约资源的意识。第三个课题以气候变暖问题展开,探究了气候变暖的原因,并提出了缓解措施,旨在引导学生树立低碳意识,过绿色低碳的生活。本单元的三个课题以环境问题为统领,按照提出问题、探究原因、思考对策、行为要求的逻辑顺序展开,最后都落实到对人们日常行为的要求上面,特别是从学生角度提出了环境保护行为习惯的要求,旨在让学生从小关注环保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养成环保的生活习惯。(三)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前三年课程的学习,虽对环境污染感受较少、对其危害性认识不够,没多大环保意识,但在对家庭的情感上有所发展,已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爱家庭、做贡献的意识,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环境污染问题入手,关注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再到倡导学生过低碳的生活,从知到行,层层递进。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一)单元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的环境污染、垃圾暴增和气候变暖问题;2.知道常见的对应环境问题的措施,树立环保意识;3.能够参与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2(二)单元作业目标围绕“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这一单元主题设计系列作业,通过调查、设定方案、利用科学知识动手制作创意物品、绘制手抄报、利用信息技术查找等作业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从而树立环保意识,提高改善生活环境污染的能力,选择绿色低碳生活的生活方式,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1.制订单元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2.单元作业设计基本流程:围绕作业目标选取情境素材→基于学情特点设定问题任务→着眼学生发展设计评价标准和方式。3.单元作业设计架构图:课题名称→课时分配→作业设置→作业设计思路与意图。3五、课时作业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第一课时作业 11.作业内容 (温馨提示:调查过程中注意安全)小小调查员塑料制品的利与弊好处 坏处2.时间要求分钟(选取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进行比较,贴近生活,方便取材,时间稍短)评价设计作业评价标准评价主体 出色完成 基本完成 未完成教师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属于课前搜索材料活动。学生通过对比塑料制品的好与坏,了解正确使用塑料制品的重要性,更好的服务于今后的生活,有效达成学习目标。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树立环保理念,培养环保意识,并将其落实到具体行动上。4作业 21.作业内容看了这些照片,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2.时间要求分钟。53.评价设计你同桌的姓名:1.一直处于合作状态,请在对应的位置画2.大多数时间内处于合作状态,请在对应的位置画3.基本不在合作状态,请在对应的位置画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图片,学生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进而便于学习“白色污染”产生的原因,学生懂得从自身做起,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第二课时作业 1作业内容研究表明,每年会有数百万人死于污染下的生活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条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严重的污染环境的行为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能源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呼唤,为减少“白色污染”,保护地球和人类的健康,人们设计了一些保护环境的产品,如下图:生态薯条包装 可降解花盆 可分食餐盘请你也来设计几款保护环境的产品吧,并说出你的见解。62.作业时间分钟3.评价设计师生共同评价: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治理环境污染是有法可依的,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自己设计环境保护的产品,懂得科学利用资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业 21.作业内容全家总动员为减少“白色污染”,可以与父母商议拟定一个家庭“减塑”方案,思考怎样做到既能使用塑料制品,又可以减少污染的两全其美的方法。一、“减塑”方案:爸爸:妈妈:我:时间要求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标准做得好的地方: 需要改进的地方: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推动道德与法治的跨学科融合,初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全家总动员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带动家庭成员更好的使用塑料制品,让环境保护意识落到实处。7第 11 课《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一课时作业 11.作业内容小小调查员课前作业:调查个人家庭一天产生的垃圾数量及种类。2.时间要求10 分钟(根据双减要求,严控作业时间,每次作业尽量控制在 10 分钟左右)。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教师评价认识各类垃圾;能准确说出不同垃圾的的数量 认识各类垃圾;能准确和种类;了解垃圾带来 说出不同垃圾的的数认识垃圾 的各类危害。 量和种类。 认识各类垃圾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家庭一天内累计的垃圾数量以及种类,了解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在无形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垃圾。此项作业旨在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基本意识。作业 21.作业内容小小观察员看一看,下列哪些物品属于可回收垃圾,哪些属于不可回收垃圾?82.时间要求10 分钟(根据双减要求,严控作业时间,每次作业尽量控制在 10 分钟左右)。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标准同桌合作互评表你同桌的姓名:1.一直处于合作状态,请在对应的位置画2.大多数时间内处于合作状态,请在对应的位置画3.基本不在合作状态,请在对应的位置画合作状态 自评 互评9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学习如何辨别可回收垃圾,认识各类垃圾的回收方式,从而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此项作业旨在结合作业评价标准,准确区分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树立学生回收资源的意识。11、变废为宝有妙招 第二课时作业 11.作业内容小小分类员脏乱的垃圾会影响环境,降低人们的生活品质,但如果能将垃圾送回属于它们的家,我们的环境会不会更优美呢?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能尝试把下面的垃圾找到自己的“家”吗?请连一连。2.时间要求:10 分钟(根据双减要求,严控作业时间,每次作业尽量控制在 10 分钟左右)。10评价设计作业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评价维度规范填写 填写规范、正确、齐全, 填写齐全,理由具体理由充分、合理 书写整洁、规范认识各类垃圾;能够快速找到垃圾对应的;准确判断各类垃圾的区 认识各类垃圾;能够快垃圾分类别 速找到垃圾对应的家。 认识各类垃圾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学习垃圾正确分类的知识,明白各种垃圾带来的不同危害。认识到保护环境对人类的积极作用,有效达成学习目标。此项作业旨在结合作业评价标准,学生能够准确进行垃圾分类,在生活中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作业 2作业内容创意小能手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在上海崇明开幕,本届花博会上有一条环保长椅,颇为亮眼。这个长椅的原材料是废弃牛奶盒,设计团队一共回收约 502.7 万个废弃牛奶盒,再将其打碎后并通过特殊技术高压制作而成。看了这个神奇的创意后,同学们能将废旧物品再利用,真正将变废为宝落到实处吗?比一比谁最有创意,选出班级“最佳创意小能手”。112、时间要求:时间不限3.评价设计完成情况自评表变废为宝创新活动 出色完成 基本完成 未完成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是课后实践活动。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科技手段将废弃资源制作为创意物品,提升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感受生活的精彩。学生可以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美化环境是我们这个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