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4.2凝聚法治共识 课件(37张PPT)+教学设计+练习+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4.2凝聚法治共识 课件(37张PPT)+教学设计+练习+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2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
课题 4.2凝聚法治共识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
教材分析 第二框“凝聚法治共识”,建设法治中国,要求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政府的职责及政府运行的法治原则。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要求全体公民尊法、守法,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率先垂范;厉行法治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观念。道德修养: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法治观念: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健全人格:凝聚起法治共识,能够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责任意识:了解政府的作用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知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重点 依法行政的要求、核心和意义。
难点 厉行法治的要求,法治与德治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课前预习题目:1、政府的作用2、政府的宗旨、工作要求及其权力的来源。3、依法行政的地位、核心及要求。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5、怎样厉行法治?6、法治和德治的关系。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在课本上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并在相应位置做好笔记。课件播放视频“普法模范罗翔”,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并说说你有看过罗翔的普法视频吗?给你怎样的启发? 自主预习,在规定时间内找出课件问题的答案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笔记。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了解本课主题,初步掌握本课重难点。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讲授新课 一、法治政府教师提问:在生活中,人们经常和政府打交道,遇到下列情况,应该找政府哪个部门?课件展示政府相关执法图片,请同学们思考: 政府在社会生活中主要起到什么作用呢?图片展示思维导图政府的作用、宗旨和权利来源。请同学们思考:怎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政府部门为人民服务?教师详细讲解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工作原则。课件展示时政链接: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里向中国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教师讲解法治政府的内涵是什么?课件展示政府的三张清单,请同学们结合图片思考: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三张清单“的目的是什么?教师讲解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核心。教师提问:说说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政府和公民怎么做 教师总结讲解如何建设法治政府。二、厉行法治课件展示例行法治不同主体的做法,教师讲解例行法治的内涵。教师提问: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它的总要求是什么?课件展示不同人对守法的理解。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完成以下填空:厉行法治,需要加强________,共同营造良好________的环境,树立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教师讲解怎样例行法治。课件播放视频“道德与法治的联系”,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说说你认为道德与法治哪个更重要?他们之间有何联系?课件展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若干问题的决定相关材料。请同学们说说:由此可以看出,法律与道德在治理国家和社会管理方面有什么联系?教师讲解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是什么。
课堂练习 1.淄博烧烤“火出圈”后,当地政府设立“烧烤行业一件事”服务专窗,承诺“一件事一次办”。这与我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共同追求是(C)①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民主决策③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 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在陕西咸阳,通过将法律知识、法治故事与社区秦腔表演、文艺演出等相结合,法治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在广西宁明,法院开设“大榕树”普法课堂,法官深入田间地头讲解法律知识;在福建福州鼓楼区,检察机关开设的“云课堂”覆盖辖区全部学校,通过一块块屏幕传插法治理念……这说明(A)①可以借助多种形式和渠道,让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②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③厉行法治,要在全社会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还要强化宪法监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生活中会有这样的场景:几个同学闲来无事,用弹弓射路灯比赛;在家里拨打火警,谎报险情;行人过马路看到红灯,凑一撮就过。对于这些情况,劝说他们时最合适的理由有( C )①热心公益,服务社会②遵守规则,做负责任公民③这是行政违法行为④这是民事违法行为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政府的作用、政府如何依法行政和厉行法治的内容。知道了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增强了对政府的了解,对依法行政有了更多的理解;也知道了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对公民守法的认识更深刻了;明白了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也知道了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远。
板书 4.2凝聚法治共识一、法治政府1.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工作原则?2.依法行政的重要性3.怎样建设法治政府二、厉行法治1.如何厉行法治2.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4.2凝聚法治共识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观念。
道德修养: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
法治观念: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
健全人格:凝聚起法治共识,能够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责任意识:了解政府的作用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知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新知导入
自主预习
1、政府的作用
2、政府的宗旨、工作要求及其权力的来源。
3、依法行政的地位、核心及要求。
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5、怎样厉行法治?
6、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你有看过罗翔的普法视频吗?给你怎样的启发?
一、法治政府
生活情境 相关部门
宁宁发现红绿灯坏了
爸爸想开一家小吃店
初中生玲玲被父母要求辍学打工
壮壮发现有人乱砍滥伐树木
表哥和女朋友领取结婚证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和政府打交道,遇到下列情况,应该找政府哪个部门?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工商局
教育局
林业局
民政局
政府
(行政机关)
思考: 政府在社会生活中主要起到什么作用呢?
维护社会治安
保障义务教育
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保障百姓住房
政府作用
交警执勤
食品安全检查
维护社会治安
人民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
保障百姓住房
保障义务教育
救助流浪人口
助力乡村振兴
人民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原则?
结合八年级学过的知识,说一说政府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这对政府部门提出了什么要求?
权力来源: 人 民
宗旨: 为人民服务
工作原则:①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②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思考:怎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政府部门为人民服务?
1.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分别是什么?
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权力来源: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工作原则: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新知讲解
时政链接:
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里向中国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
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2.法治政府的内涵是什么?P51
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法无授权不可为明确政府该做什么
法定责任必须为
明确政府该怎么管理市场
法无禁止皆可为
明确企业不该干什么
用“清单”明确政府权责,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思考:
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三张清单“的目的是什么?
3.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及核心是什么?P52
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说说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和公民怎么做?
政府方面: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有宪法和法律_____,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__________权利。
②全面推进________,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_______,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③防范________滥用,维护________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_______
授权
正确行使
政务公开
监督权
行政权力
人民群众
公信力
公民方面:
④公民也要积极参与,_________,主动_____,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献计献策
监督
4.怎么样建设法治政府?(重点)
①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政府)P52
②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公民)P52
③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政府)P53
二、厉 行 法 治
……
公民学法尊法
企业依法经营
行政机关严格执法
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立法机关科学立法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5.厉行法治的内涵是什么?P53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它的总要求是什么?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____________,
推进科学_______、严格_______、公正_______、全民_______。
厉行法治
立法
执法
司法
守法
全体公民
立法机关全国人大
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法院
检察院
对于守法,你是怎样理解的?
我守法,是因为有法律规定,不能违法。
我守法,是因为我害怕,不敢违法。
我守法,是因为违法会带来很多麻烦,不愿违法。
我守法,是因为有法律才有自由,我选择自觉守法。
法律规范(要求)
承担法律责任
主动遵守法律
内心认同法律
厉行法治,需要加强________,共同营造良好________的环境,树立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法治宣传
法治文化
6.怎么样厉行法治?(怎么样建设法治社会?)(重点)
①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国家)
②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个人)
③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党和政府)
④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社会)
观看视频,说说你认为道德与法治哪个更重要?他们之间有何联系?
由此可以看出,法律与道德在治理国家和社会管理方面有什么联系?
7.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是什么?(怎么样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重点)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1.习近平指出:“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这告诉我们
( )
A.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B.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
C.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D.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
A
课堂练习
2.我们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话音刚落,广告就到了,是手机App在“偷听”我们吗?这其实是某些不法App擅自调用手机麦克风、通讯录等权限,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对此,相关App运营商须(  )
A.严格执法,打击违法经营者
B.严守底线,诚信合法经营
C.积极举报,保护公民隐私权
D.完善法规,维护信息安全
B
3“做法消灾”皆幌子,养老诈骗套路多。最近,利用迷信诈骗老年人的行为屡见不鲜,公园里,广场上,寺庙口,一些老年人聚集的地方,竟成某些不法分子“套路”老年人的重灾区。为了防止此类现象发生( )①人民政协应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立法工作②国家应建立健全保障老年人权益的长效机制③老年人要增强防范意识,不要外出④公安机关要严厉打击养老诈骗违法犯罪行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凝聚法治共识
法治政府
厉行法治
1.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
2.法治政府的内涵?
3.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及核心?
4.怎么样建设法治政府?
5、厉行法治的内涵?
6、怎么样历行法治?(怎么样建设法治社会?)
7、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如何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4.2凝聚法治共识
一、法治政府
1.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工作原则?
2.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3.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二、厉行法治
1.如何厉行法治
2.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作业布置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2凝聚法治共识练习
选择题
1.截至2022年2月20日,全国在寒假期间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39.38人次,查处了1.01万个证照不全的机构、918个证照齐全的学科类机构和4218个非学科类机构违规培训行为,并对1024人以“一对一”等方式违规开展培训行为进行处理。这
①表明厉行法治要求推行严格执法 ②可以消除校外培训违法违规行为
③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④扩大了行政执法的权力和范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枉法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句话启示我们必须要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3.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政府是现代政府的基本特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明确到2025年,政府行为要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建设法治政府,就要( )
①依法执政,行使好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
②按照法治原则运作,各项权力都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③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
④公正司法,使每一个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做法消灾”皆幌子,养老诈骗套路多。最近,利用迷信诈骗老年人的行为屡见不鲜,公园里,广场上,寺庙口,一些老年人聚集的地方,竟成某些不法分子“套路”老年人的重灾区。为了防止此类现象发生( )
①人民政协应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立法工作
②国家应建立健全保障老年人权益的长效机制
③老年人要增强防范意识,不要外出
④公安机关要严厉打击养老诈骗违法犯罪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若要美德得以生存,法律是必需的;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必不可少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法治比德治更重要
②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③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而不违法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④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在国家和社会治理方面需要( )
①以法治为主、德治为辅
②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③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④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淄博烧烤“火出圈”后,当地政府设立“烧烤行业一件事”服务专窗,承诺“一件事一次办”。这与我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共同追求是( )
①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民主决策
③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 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在陕西咸阳,通过将法律知识、法治故事与社区秦腔表演、文艺演出等相结合,法治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在广西宁明,法院开设“大榕树”普法课堂,法官深入田间地头讲解法律知识;在福建福州鼓楼区,检察机关开设的“云课堂”覆盖辖区全部学校,通过一块块屏幕传插法治理念……这说明( )
①可以借助多种形式和渠道,让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②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③厉行法治,要在全社会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还要强化宪法监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生活中会有这样的场景:几个同学闲来无事,用弹弓射路灯比赛;在家里拨打火警,谎报险情;行人过马路看到红灯,凑一撮就过。对于这些情况,劝说他们时最合适的理由有( )
①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②遵守规则,做负责任公民
③这是行政违法行为
④这是民事违法行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对此,你的观点是( )
A.赞成,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B.赞成,我们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C.不赞成,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D.不赞成,只要不违法犯罪,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简答题
1.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习近平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弘扬传统美德,拒绝餐饮浪费”宣教活动正在进行中,现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2)从这些方面入手的主要原因何在?
(3)围绕这次宣教活动,请你搜集两则古代格言作为宣传标语。
2.近期,淄博烧烤“火”了!淄博市也凭借特色烧烤火爆“出圈”。
“赴淄赶烤”也是一次治理大考,淄博市探索出既具有特色又符合实际的城市治理“淄博样本”。市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为游客提供便利,如加设临时停车点,新增烧烤公交专线,整合“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规范商户行为等。烧烤商户等行业明码标价、规范经营,自觉维护市场秩序。数万名志愿者进入车站、社区、烧烤点,为游客提供交通、住宿、旅游引导等方面的服务。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阐明“淄博样本”的治理经验。
正如烧烤少不了佐料,“赶烤”也少不了各种自拍,上传的可能是一份对淄博烧烤的热情宣传,也可能是误解之下的抨击。
一游客在某烧烤店点了91元的烧烤,最终结账100元,游客以为多出的9元是蘸料钱,没有细究。返程时听说淄博的蘸料都不收钱,游客误以为被“宰”,在自己的抖音账号下发布了这次经历。全网很多人看到之后,纷纷指责辱骂,导致该烧烤店被迫关闭,造成十几万元的损失。后烧烤店老板娘发视频澄清:9元分别来自游客自取的小饼、芬达和餐具,并展示监控视频以证明。最终,该游客为自己弄错费用的行为道歉,并清空了账号下的作品。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案例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BCCCD 6-10 DCACC
简答题
1.(1)法治、德治。
(2)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2.(1)建设法治政府,政府部门积极履职,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市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为游客提供便利是其具体体现;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烧烤商户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数万名志愿者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游客提供服务,实现人生价值。
(2)游客在抖音账号发布被“宰”经历,引发网友指责辱骂商家,致使商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是错误的。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游客和网友在行使自己自由和权利的同时,损害了商家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