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准备课) (知识点:) (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 (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 (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练习题1:) (1.填空。(1)数数时,我们要一个一个按()地数。(2)数物体的数量时,要()的数。) ((3)) (一共是()个。) ((4)比多少时,要() ()地比较。) ((5)比多少没有剩余时,两种物体() ()。) ((6)比多少有剩余时,有剩余的比没有剩余的() ()。) (2、数一数,连一连。)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3) (7) (5) (3、数一数,填一填。) ((1)) (比() (),) (比) (() ()。) ((2)) (和) (() ()。) (4、想一想、画一画。) ((1)四角星比圆少2个。) ((2)正方形比三角形多1个。) (第二单元:位置) (知识点:) (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 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 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 (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 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 (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练习题2:) (1.按要求画一画。(1)球在长方体左面。(2)长方体在中间。(3)圆柱在长方体右边(4)正方体在长方体的上面2.根据描述的内容完成问题。) ((1)) (住在() ()号小房子。)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哪个是小明家请你标出来。) (3.完成问题(1)看图填“前”“后”。) (在) (的(),在) (的()。) (在) (的(),在) (的()。) ((2)看图填“左”“右”。) (在) (的()边,在) (的()边。) (的右边是(),左边是()。)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知识点:) (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2、0的读法:0读作:零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 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如:0+8=89-0=9) (4-4=0) (练习题3:) (一、填一填。) (有只,共有只兔,) (从前数排第。) (二、比一比。) (小兔比胡萝卜,胡萝卜比小兔。三、下面图列式正确的是()。)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A、1+4=5四、看谁先算完。) (B、5-1=2) (C、5-1=4) (五、看图列式。) (?条)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 (知识点:) (1、长方体的特征: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如图:) (2、正方体的特征: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如图:) (3、圆柱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圆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 (如图:) (4、球的特征:圆圆的,很光滑,它的表面是曲面。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5、立体图形的拼摆:用长方体或正方体能拼组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在拼好的立体图形中, 有一些部位从一个角度是看不到的,要从多个角度去) (观察。用小圆柱可以拼成更大的圆柱。) (练习题4:) (1.填空。) ((1)从左起第() ()个是球,第() ()个和第() ()个是正方体,球的左边) (有() ()个图形,球的右边有() ()个图形) ((2)长方体有();正方体有(2.数一数、填一填。) ()圆柱有() ()球有()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 (有() ()正方体。) ((2)) (有() ()正方体。) (3.) (把球、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序号写在相应盒子下面的横线上。) (4.) (想一想,至少切()刀,就能把) (的豆腐块切成8块。)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知识点:) (一、6—10的认识: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5、数的组成: 一个数(0、1除外) 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如:10由9和1组成。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二、6—10的加减法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2、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 用加法计算。“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 (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练习题5:) (1.填空。(1)看图列式计算。) ((2)想一想,填一填。6-()=32+()=6) (6-()=2()+ 1 = 6) (()- 2 =57-()= 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想到哪些问题?用算式表达出来。) (3.连一连。1+32+53+43+36+1) (4+21+62+25+24+3) (7-57-47-26-25-3) (6-44-27-35-0) (4.拿出点子卡片5,每次盖住一部分,说出一个减法算式。)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知识点:)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 就在个位上写几, 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 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如:10+5=15) (17-7=1018-10=8)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 (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 (练习题6:) (1.填空。(1)把数字补充完整) (11()13()15()17()19()) ((2)17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4)写出下面各数。) ()位,第二位是()。) (十三() ()) (十七() ()) (九() ()) (二十() ()) ((5)一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是1,个位上的数字是4,这个数是()。(6)一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是1,个位上的数字是7,这个数是()。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 ()只) (3.想一想,解决问题11<) (14>) (<20) (>18) (4.考考你。)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知识点:) (1、认识钟面钟面:钟面上有12个数,有时针和分针。分针:钟面上又细又长的指针叫分针。) (时针:钟面上又粗又短的指针叫时针。) (2、钟表的种类: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一般分两种,一种:挂钟,钟面上有12个数,分针和时针。另一种: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的左边和右边都有数。) (3、认识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电子表上,“:”的右边是“00”时表示整时,“:”的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4、整时的写法:整时的写法有两种: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如:8时或8:00) (练习题7:一、请用两种时间的表达方式写出下面钟表上的时间)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二、填空) (1.钟面上共有(叫()针。) ()个数,又长又细的针的针叫() ()针,又短又粗的针) (2.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就是()时。) (3.分针和时针都指向12此时是() (:) () 。) (4.11时分针指向() () ,时针指向() ()。) (5.() ()时整,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 (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知识点:) (1、9加几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8、7、6加几的计算方法:(1)点数;(2)接着数;(3)凑十法。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3、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1)“拆大数、凑小数”。(2)“拆小数、凑大数”。) (4、解决问题(1)解决问题时,可以才不痛的角度观察、分析、从而找到不痛的解题方法。) ((2)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 (练习题8:一.填空) (1.2.3.) (一个加数是9,另一个加数是8,和是().被减数是16,减数是6,差是().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一位数是(),它们的和是(),) (它们的差是().) (4.15比10多(),5比15少().5.按要求填数.(1)3连续加3:3,6,9,(),(),().(2)14连续减2:14,12,10,(),(),()。二、思考题) (1.在方格里填上正确的数)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每条线上三数之和等于□里的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准备课知识点: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练习题1:1.填空。(1)数数时,我们要一个一个按()地数。(2)数物体的数量时,要()的数。(3)⊙9900-共是()个.(4)比多少时,要()地比较。(5)比多少没有剩余时,两种物体((6)比多少有剩余时,有剩余的比没有剩余的()。2、数一数,连一连。3753、数一数,填一填。(1)☆☆☆☆☆☆☆☆☆☆口口口口口口☆ (, 比☆((2)△△△△△和4、想一想、画一画。(1)四角星比圆少2个。(2)正方形比三角形多1个。△△△第二单元:位置知识点: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练习题2:1.按要求画一画。(1)球在长方体左面。(2)长方体在中间。(3)圆柱在长方体右边(4)正方体在长方体的上面2.根据描述的内容完成问题。(1)住在()号小房子。我住在最上边的房子里!(2)哪个是小明家请你标出来。回8上楼左拐是小明家。一3.完成问题(1)看图填“前“后”。在的(),在的()的(),在的()。(2)看图填“左“右”。0在器的)边,在签的()边。的右边是(),左边是()。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点:一、1一5的认识1、1一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2024学年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笔记.docx 2023-2024学年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笔记.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