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学案-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学案-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体系构建】
【知识梳理】
一、伟大的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的几个关键节点
事件 关键节点
①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的起点
②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标志着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③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标志着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④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之后,又开放17个内陆省会城市,同时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开放了一系列沿边城市 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⑤1992年,党的十四大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⑥2001年,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⑦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⑧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2. 改革开放的意义
改变四个面貌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迎来三个伟大飞跃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两个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一条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个重要法宝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3.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给我们的启示: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实践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4)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
党十二大,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①领导者:中国共产党
②内容: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五位一体战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③地位: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示:不包含毛泽东思想):地位: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①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 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②优势: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
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形成: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②内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③地位: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⑺要求: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易错易混总结】
1.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
2.党的十五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途径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典型试题透析】
1.(2023·吉林·统考二模)
深化改革开放,形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实现了从生存型阶段向发展型阶段的历史性跨越。以上论断是基于改革开放( )
①标志着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②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
④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浙江·高考真题)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 )
A.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B.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C.经历了由点到面的全方位推进过程 w
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2023·湖北卷·高考真题)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1997年中国(大陆)只有4家,2020年以133家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再创新高达到145家,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地位变化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这表明改革开放( )
①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③极大改变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的面貌
④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2023·阳江四校联考)
202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30周年,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下面对改革开放的进程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1984年中国改革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③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3·山西运城·三模)
一百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科学社会主义能够在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是因为( )
①科学社会主义在更多国家得到实践和证明
②科学社会主义是被实践不断证明的科学理论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中国共产党极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2023·茂名电海中学模拟)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围绕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在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回答时代之问、实践之问、人民之问的过程中,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列时代课题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③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A.③—①—④—②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
7.(2023·山东·高考真题)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坚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正确认识和处理同世界的关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落后时代、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显著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 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