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9.6 电 阻1.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2.知道电阻及其单位,能进行电阻的不同单位之间的变换;3.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能根据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判断、比较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教学目标教学难点电阻的概念和实验探究电阻的影响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在同一电路中分别接入6.2 V和3.8 V的小灯泡,引导学生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及电流表的示数。实验现象:小灯泡的亮度明显不同,电流表的示数也不同。新课引入实验用导线 电流I/A 灯泡亮度1#锰铜线2#镍铬合金线3#康铜线三条导线长均为1 m,横截面积均为1 mm2。分析:三条导线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等,与同一只小灯泡连接在相同的电路中时,导线中通过的电流不同,小灯泡的亮度也不同,说明不同材料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阻碍作用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阻碍作用小的通过的电流较大。思考:这是控制导体自身的什么因素?比较电流跟导体什么因素的关系?电阻1.定义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用符号 R 表示。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为 Ω。常用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 )。1 MΩ = 103 kΩ1 kΩ = 103 Ω探究新知资料:导线、开关、电流表--电阻很小,可以看做没有电阻,R=0Ω常见电阻人的双手间(干燥) 1000—5000欧照明灯泡(工作时) 100—2000欧实验用小灯泡 5—50欧实验用导线(每根) 0.01—0.10欧有一定电阻值的元件——电阻器,也叫做定值电阻,简称电阻。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问题:1.生活中常见的导线多是铜芯或铝芯,为什么很少用铁芯?2.为什么导线芯粗细不同?合作探究问题:为什么有的灯泡灯丝长,有的灯泡灯丝短?有的灯泡灯丝粗,有的灯泡灯丝细?实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提出问题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猜想与假设猜想 1: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猜想 2: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猜想 3: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设计实验(1)选取粗细、长度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中。(2)选取材料、粗细相同而长度不同的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中。(3)选取材料、长度相同而粗细不同的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按图依次将四根合金丝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导体编号 材料 横截面积/mm2 长度/m 电流大小/AA 锰铜合金B 镍铬合金C 镍铬合金D 镍铬合金实验结论在一定的温度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在相同条件下,导体的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只有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吗?导体的温度改变时,它的电阻会不会发生变化?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大多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结论超导体(1)超导现象: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温度时,物质的电阻变为零,这种现象叫作超导现象。(2)超导体:发生超导现象的物质叫作超导体。(3)超导体的远景应用:超导输电线,超导电机,制造磁悬浮列车等。由于没有发现常温下的超导体,所以它目前还不能得到普遍应用,只能应用在科学实验和高新技术中。当物质的温度降低到某一温度时,物质的电阻变为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1.关于导体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导线电阻比铁导线电阻小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C.只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增大D.导体的电阻越小,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D巩固练习2.我国年仅 22 岁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曹原研究发现:当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叠加在一起时,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电子,石墨烯的电阻突然变为0。此现象中石墨烯是( )A.绝缘体B.导体C.半导体D.超导体D3.如图所示,导体A、B 的材料相同、长度相等,A 比 B 的横截面积大,则 A 的电阻______B 的电阻。若将它们串联接在电路中,则通过 A 的电流_______通过 B 的电流。(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大于等于一、电阻1、定义:2、基本单位:欧姆3、常用单位:4、电阻器元件符号:二、影响因素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温度三、半导体和超导现象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