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作文备考写作国学类人物素材:嵇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考作文备考写作国学类人物素材:嵇康

资源简介

高考作文备考写作国学类人物素材:嵇康
话题词
淡泊名利 志向 励志勤学
自我认知 不妥协 命运
一、人物介绍
嵇康(公元224年-263年,一作公元223年-262年),字叔夜,谯国铚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嵇康自幼聪颖,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他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尤为喜爱老庄学说。早年迎娶魏武帝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拜官郎中,授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司马氏掌权后,隐居不仕,拒绝出仕。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因受司隶校尉钟会构陷,而遭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嵇康与阮籍等人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名列“竹林名士”之一。他的事迹与遭遇对于后世的时代风气与价值取向有着巨大影响。
嵇康工诗善文,其作品风格清峻,反映出时代思想,并且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又注重养生,曾著《养生论》。今有《嵇康集》传世。
二、人物事迹
三国时期,社会纷乱,政治权力的斗争无时无刻不在上演。以嵇康为代表的七位高人不屑于弄权逐利,选择退隐林间,饮酒纵歌,远离纷争。《世说新语》记载:“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司马昭为实现他的野心,先拉拢了“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好友山涛,试图通过山涛来进一步拉拢嵇康。但嵇康不为所动,写了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文中以自我解嘲的 口气,对司马昭集团的虚伪和卑鄙进行了鞭挞和讽刺。嵇康因为才华横溢,性情耿介,不理会当时权贵钟会的拜访。
钟会心中不快,对司马昭进言:“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意为:嵇康是一条盘踞着的卧龙,万不可让他得势,您稳坐江山,唯独嵇康是您的隐患。)并诬告嵇康有谋反之心,于是,嵇康的性命时刻遭受着威胁。
不久后,年仅四十岁的嵇康被下诏斩首示众。在行刑前,嵇康望着天际,向行刑官请求让自己弹奏最后一曲。抚琴毕,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意为:曾经袁孝尼曾想跟我学《广陵散》,我一直不愿教他,如今,《广陵散》要失传了!)嵇康语落,神色坦然,从容赴死。海内之士,莫不痛之。
三、相关佳句
1、古之君子,绝友不出丑语。
——嵇康
2、金玉满堂莫收,古人安此尘丑。独以道德为友,故能延期不朽。
——嵇康
3、人无志,非人也。
——嵇康
4、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交不为利,仕不谋禄,鉴乎古今,涤情荡欲,何忧于人间之委曲?
——嵇康
5、或谗言似信,不可谓有诚;激盗似忠,不可谓无私;此类是而非是也。
——嵇康
6、清虚静泰,少私寡欲。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
——嵇康
7、夫内有悲痛之心,则激哀切之言。言比成诗,声比成音。杂而咏之,聚而听之。心动于和声,情感于苦言,嗟叹未绝,而泣涕流连矣。
——嵇康
四、历年真题
2020年全国III卷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作文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年全国乙卷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1、淡泊名利
面对再多的金银财宝,古人也可以安居于陋室,不为之心动。如果以道德来作为自己的的朋友,就能够使自己的的精神永远不朽。三国纷扰,乱世中的嵇康竹林放歌、耿介一世,不贪慕荣华富贵、不屑于沽名钓誉,留下广陵绝响,清弦奏响生命韵律。(可引用:金玉满堂莫收,古人安此尘丑。独以道德为友,故能延期不朽。)
2、自我认知
“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面,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嵇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和其他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入仕吗?是否忘了《与山巨源绝交书》?那铿锵的言辞己经向所有人宣告了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的生活,不要让世俗的秽气覆盖了菊花淡淡的幽香。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本色,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自己的认识迈进。(重庆满分作文《菊花飘香的时节》节选)
3、励志勤学
嵇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以至博学多才,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精通并成就非凡。史书上称他少有奇才,博览群书,无师自通,学识渊博。他爱好音乐,演奏古琴的技巧非常高明,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高手。稽康的书法也很有名。造诣很高,“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众鸟翱翔,群乌乍散。”他的诗也可以称得上大家。曾官拜中散大夫,世又称嵇中散。嵇康作为魏晋名士,是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