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我们来做"热气球"》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空气章节的第6课《我们来做"热气球"》,主要介绍了热气球的原理和制作方法。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热气球的制作过程,培养他们对空气性质的认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热气球的原理和制作方法。b. 理解空气的性质,特别是空气的膨胀性。c. 掌握简单的实验操作技巧。2. 能力目标:a. 能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b. 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c. 能够合作与他人分享实验结果。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b.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热气球的原理和制作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空气的膨胀性和热气球的升空原理。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前几课已经学习了空气的性质和特点,对空气的膨胀性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对实践操作感兴趣,喜欢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较强。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老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热气球是怎么升上天的吗?”- 学生们思考并回答问题。第二环节:知识讲解- 老师展示一张热气球的图片,并向学生解释热气球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老师解释说,热气球的外壳由轻巧的材料制成,通常使用彩纸制作。热气球底部有一个吸管,通过加热吸管底部的空气,使热气球升空。- 老师解释空气的膨胀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热气球会升空?- 老师通过简单的实验示范,使用一个气球和一个吸管,加热吸管底部的空气,让学生观察吸管的变化。第三环节:实验操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份实验材料:彩纸、吸管、打火机或蜡烛。- 老师向学生介绍制作热气球的步骤:a. 制作气球外壳:学生们使用彩纸将一个气球外壳制作出来。b. 固定吸管:学生们将吸管固定在气球底部,可以使用胶水或者胶带固定。c. 加热底部空气:学生们小心地使用打火机或蜡烛,加热吸管底部的空气。- 学生们一起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第四环节:实验结果分享与总结- 邀请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们可以观察到,当加热吸管底部的空气时,热气球会逐渐膨胀并升空。-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为什么加热吸管底部的空气会使热气球升空?学生们可以回答说,加热空气会使空气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分子间的空隙增大,空气变得稀薄,从而使热气球比周围的空气轻,产生浮力,从而升空。板书设计:《我们来做"热气球"》- 热气球制作步骤:1. 制作气球外壳2. 固定吸管3. 加热底部空气七、教学反思: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学生们亲身参与制作热气球,并观察到了热气球的升空现象。他们通过实验操作,加深了对热气球原理和制作方法的理解,同时培养了观察记录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安全,确保他们正确使用打火机或蜡烛,并提醒他们注意防火安全。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更多与空气性质相关的问题,拓展他们的思维和探索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