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册第20课 外国诗二首教学重难点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两首诗。2.理解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受到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熏陶。3.初步了解诗歌文学样式的特点,进行语言训练。预习部分文题解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指在生活中遭遇到了艰难困苦等不幸。诗人写这首诗时正遭流放,正处在不幸的逆境之中。《未选择的路》意思是没有被选择的路,这里的路既是指自然界的路,也是指人生之路。作者简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国文学的始祖”。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被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写作背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未选择的路》这首诗是弗罗斯特的一首名诗,作于1915年,最初收录在他的第三本诗集《山间》中,这首诗与诗人的经历有关,中学毕业后,他在哈佛大学学习两年后肄业,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同时他也开始写诗,但他的诗歌最初并未在美国引起注意。1912年时弗罗斯特已经38岁,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放弃他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放弃本来可能更加平坦、安稳的生活,而选择了诗歌。他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不久之后,很快就以其特有的朴素坦率和真诚赢得了诗人们的好评。正如诗中所说“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课文主题《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用劝慰的口吻告诉人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对挫折时要正确对待它,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美好的、光明的。《未选择的路》中诗人通过叙述对树林中两条路的选择,说明了在人生中有许多重大的选择,一旦确定了要走的道路,就会决定一生的命运,因此要慎重选择,不能随波逐流,当然也要有魄力,选定了道路就要坚持走下去。读读写写瞬息shùn 涉足shè 荒草萋萋qī课文解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 / 生活 / 欺骗了你,【详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指在生活中遭遇到了艰难困苦等不幸(这是特指在生活中因遇到遭遇艰难困苦而身处逆境)。诗人写这首诗时正遭流放,正处在不幸的逆境之中。不要 / 悲伤,不要 / 心急!【详解】生活中的不幸、失意是暂时的,我们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挫折就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心。 忧郁的 / 日子里 / 须要镇静: 【详解】对比 两个“不要”和一个“须要”对比鲜明,从正反两方面告诉人们面对困境应有的人生态度--乐观、从容、镇静,这也是诗人对自己的劝慰。相信吧,快乐的 / 日子 / 将会来临。 【详解】紧承前两句,解释要镇静而不要悲伤、心急的原因--苦难只是暂时的,终将过去,快乐将会到来。这句话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心儿 / 永远 / 向往着 / 未来;【详解】“未来”总是充满无限希望,“永远向往”表明诗人时刻憧憬着光明美好的未来,表现了他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反映了他面向未来的生活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现在 / 却常是 / 忧郁。【详解】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生活中总会出现。一切 / 都是 / 瞬息, 一切 / 都将会 / 过去; 【详解】照应第1节“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告诉人们困难和痛苦都是暂时的,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成为过去。而那 / 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 / 亲切的 / 怀恋。【详解】首先诗人在这里是要强调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坚信这一切一定会过去的,而反对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其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者要表达的看法是,人生的经历与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每一种经历与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尤其是在逆境中磨砺,更是一种宝贵而亲切的精神财富,更能锻炼生活的勇士,更能铸造精彩的人生。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详解】表面说的是自然界的道路,而实际上是借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详解】“可惜”写出了诗人无法同时涉足两条路的遗憾。“不能同时”表明诗人必须做出选择,舍弃一条路。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详解】“久久伫立”形象地写出诗人做选择时的纠结与惆怅,反映出这种选择的困难与意义之大。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详解】“极目望去”“丛林深处”表明这是一条平坦、笔直的路。【段落解析】写诗人站在道路岔口,遭遇道路选择的尴尬与无奈,陷入沉思——一经选择便无法回头。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详解】“荒草萋萋”“幽寂”表明这条路寂静荒凉,充满了挑战与艰辛。“荒草”象征生活中的艰难困苦。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详解】“很少”表明选择这条路的人少,意味着这是一条人迹罕至、杂草丛生的路,但反而“更诱人,更美丽”,诗人深思熟虑后,选择了这条路,表现了诗人不随波逐流、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段落解析】写诗人选择了一条极富挑战的道路,这条道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详解】“未经脚印污染”说明两条路都是美丽的,原生态的,富有吸引力的。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详解】“改日再见”充分表现出诗人对另一条路的留恋之情。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详解】选择一条延绵不尽的路,就无法踏足那条“未选择的路”,告诉我们人生之路是无法回头的,是不能重来的,所以对人生之路的选择要慎重。“恐怕”表达了诗人的惆怅心情。【段落解析】写诗人踏上自己选择的路,却留恋着那条未选择的路,担心踏上一条错误的路而难以返回。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段落解析】写诗人遥想将来对往事的回顾。将来回顾往事,那条未选择的路是不是比已选择的路更好些呢?但是现实已经不能回头了。思维导图现实: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面对挫折不要悲伤 态度:不要悲伤心急 正确面对挫折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须要:镇静对待永远向往,美好未来 永远:向往未来 坚信光明未来一切:都将会过去,成为怀恋伫立路口,思索选择选择道路 决定一生做出决定,选择荒路未选择的路 人生之路选择之后,满腹怅惘留恋未选 无法回头多年以后,回顾叹息课堂问题设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答:第一部分:面对困难和挫折,保持镇静和乐观;第二部分,面对未来,需要充满信心和希望。1.如何理解标题中的“假如”二字?作者把真实的压迫和束缚说成“假如”,表现了他不屈的精神、顽强的意志。诗人以饱满乐观的情绪在劝告自己,更是在鼓舞斗争中的其他人。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给了你怎样的叮嘱?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需要镇静,相信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忧郁将会过去。3. 你认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句中的“你”指的是哪些人?“你”指生活中所有不顺利,碰到挫折、困难、身处逆境的人。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4. 怎样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怎么办?面对这个大家都会碰到的问题,诗人的劝说首先是“不要悲伤”,因为悲伤会吞噬一个人的斗志,让人一蹶不振;然后是“不要心急”,因为凡事都有一个过程,风浪的平息需要时间,花朵的绽开更需要时间,焦虑、着急是于事无补的,必须学会忍耐和等待。5. 怎样理解“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有人因忧郁而沉沦,有人因忧郁而绝望,有人因忧郁而疯狂,可是诗人说“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因为“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对未来要有信心,暴风雨之后会有彩虹,黑夜之后会有黎明,要学会镇静地等候,满怀信心地等候。只有在你完全安静下来的时候,蝴蝶才有可能栖上你的肩头。《未选择的路》1.“两条路”有什么含义?“两条路”一是自然界的道路,平坦的笔直的大路和充满挑战的艰辛的小路;二是象征两种人生之路、两种生活方式、两种人生的理想和追求。2. 作者选择的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为什么会“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是说野草丛生,人迹罕至。这条路是很少有人走过的路,因而具有挑战性。“更诱人”体现了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3.结尾一节有什么深刻含义?多年以后,回顾自己当初的选择也许会“轻声叹息”,为未走那条路而感到深深的遗憾,但绝不是后悔。“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与开头呼应,诗人表面上写的是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是人生之路。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但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其他的路只能放弃。4.《未选择的路》既然写了自己选择的路,为什么却把诗题和重点定为“未选择的路”?答:A、感叹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B、深化主旨——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C、未选择即是选择。课后练习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 练习。 孔夫子的箴言(德国)席勒时间的步伐有三种不同:姗姗来迟的乃是未来,急如飞矢的乃是现在,过去却永远静止不动。它在缓步时,任怎样性急,不能使它的步子加速。它在飞逝时,恐惧和犹疑,不能阻挡住它的去路。任何懊悔,任何咒语,不能使静止者移动寸步。你要做幸福、聪明的人,走完你的生命的旅程,要听从迟来者的教诲,不要做你的行动的傀儡。别把飞逝者选作朋友,别把静止者当做对头。1.第①节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作用是____________。2.第②节表现了时间 的特点。3.诗人认为怎样做才是幸福、聪明的人?(用原句回答)应该怎样理解? 4.结合这首诗,谈谈你对时间的看法。 参考答案:1.拟人 把极其抽象的时间拟人化,大大增强了诗歌的形象化 2.冷漠无情,我行我素。 3.听从迟来者的教诲,不要做你的行动的傀儡。“别把飞逝者选做朋友,别把静止者当作对头”,意思是不要停留于昨天的懊悔,只有征服眼前稍纵即逝的时间,才会抓住生命历程的最好时机,才能避免万事蹉跎。 4.时间是公平的,是稍纵即逝的等。(意思对即可)(二)阅读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完成后面的题目。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的道路。 1.结合句子的内容解释第一、二节中两个加点的词。 (1)涉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在诗句中标出第三、四节诗的节奏。 3.诗歌中的“路”象征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样理解这首诗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2)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2.虽然 / 那天清晨 / 落叶满地, 两条路 / 都未经 / 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 / 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 / 路径延绵 / 无尽头, 恐怕我 / 难以 / 再回返。 也许 / 多少年后 / 在某个地方, 我将 / 轻声叹息 / 将往事回顾: 一片 / 树林里 / 分出 / 两条路—— 而我 / 选择了 / 人迹更少的 / 一条, 从此 / 决定了我 / 的一生的 / 道路。 3.“路”象征着人生的选择。 4.提示:诗人通过叙述对森林中两条路的选择,说明了在人生道路上有许多重大的选择,一旦确定了要走的道路,就会决定一生的命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