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立足职场有法宝(教学设计)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立足职场有法宝(教学设计)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就业与创业
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
7.1 立足职场有法宝
【课标要求】
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签订劳动合同的意义。
2、劳动法应坚持怎样的原则。
3、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则。
【教学目标】
1.科学精神:归纳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认识劳动合同的意义。
2.法治意识: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遵循劳动法的原则。
3.公共参与:签订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
【教学重点】
解释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理解签订劳动合同的意义。
【教学难点】
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则
【思维导图】
【知识解读】
一、法律守护劳动者
1.劳动权利与义务
⑴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⑵国家保护劳动者的措施:
①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②为了实现宪法赋予公民的劳动权利,我国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这些劳动法律、法规为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2.劳动法
⑴调整对象:劳动法主要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劳动关系。
⑵意义:①为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②有助于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⑶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①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首要原则)
A.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可以提升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B.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应享有的各项权利,同时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C.劳动法就是劳动者权益保护法。
注意:劳动法只有对劳动者权利给予适当的倾斜保护,才能实现劳动权利的实质平等。
②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
A内涵: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B要求: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
③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
除对劳动者的权利进行倾斜保护外,劳动法还注重对未成年工、残疾劳动者等特殊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国家对女职工和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⑴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等高强度劳动;
⑵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高强度劳动;
⑶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高强度劳动;
⑷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等等……
3.劳动者
⑴含义:指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人。
⑵要求:应当达到法定就业年龄,除特殊情况外,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典例解析】
1.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下列事项所形成的问题由《劳动法》调整的是( )
A.王某因是女性被甲公司拒绝录用与公司产生摩擦
B.乙公司员工不慎将客户产品损坏,客户要求赔偿
C.丙公司和劳务派遣机构就劳务派遣协议产生矛盾
D.丁公司为其职工购房向银行提供担保
【答案】A
【详解】A:劳动法调整的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劳动关系。王某因是女性被公司拒绝,用人单位侵犯了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适用于劳动法,故A正确。
B:乙公司员工不慎将客户产品损坏,客户要求赔偿,体现的是侵权纠纷,不适用于劳动法,故B不符合题意。
C:丙公司和劳务派遣机构因劳务派遣协议产生矛盾,属于合同问题,不适用于劳动法,故C不符合题意。
D:丁公司为其职工购房提供担保,属于物权问题,不适用于劳动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2022年10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该法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新法明确就业性别歧视的具体情形,将就业性别歧视纳入劳动保障监察范围;明确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中应当包含女职工权益保护相关内容;完善生育保障,规定国家建立健全职工生育休假制度。明确用人单位对女职工的生育保障义务,并新增章节完善妇女权益被侵害后的维权措施。以上修订( )
①符合劳动者平等竞争、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
②是健全妇女权益保障机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集中体现
③确保了劳动者平等就业、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利的实现
④为女职工通过仲裁或直接提起诉讼的方式维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新法明确就业性别歧视的具体情形,将就业性别歧视纳入劳动保障监察范围;明确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中应当包含女职工权益保护相关内容。符合劳动者平等竞争、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是健全妇女权益保障机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集中体现。①②正确。
③: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有利于确保劳动者平等就业、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利的实现,该项说法过于绝对,③排除。
④:根据材料可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只是修订了《妇女权益保障法》,而非颁布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因此提供了法律依据说法错误,④排除。
故本题选A。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我国劳动法的主要原则有( )
①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②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
③遵守劳动纪律
④提高劳动技能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D
【详解】①②:我国劳动法的主要原则有: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遵守劳动纪律、提高劳动技能,属于劳动者的义务,不是劳动法的原则,③④排除。
故本题选D。
二、劳动也要签合同
1.劳动合同的含义: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注意: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确定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劳动法律关系。
2.劳动合同的意义:
⑴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⑵有了劳动合同,劳动者维权有据,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知识拓展: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是正式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这并不等于只有订立劳动合同,才确立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用人单位用工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①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②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③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3.劳动合同的内容:
①必备条款:是任何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等。
②可备条款:是除必备条款外劳动合同中可以规定的条款,包括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条款。
4.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
原则 内涵
合法 指劳动合同的主体、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公平 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
平等自愿 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劳动合同的订立完全出于当事人的意愿,任何一方都不得强制对方接受某种条件。
协商一致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
诚实信用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诚实,恪守信用。
提醒:违反合法原则的具体情况包括
①主体资格不合法。如用人单位的职能部门直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一方达不到法定就业年龄,不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②内容不合法。凡是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相矛盾、相抵触的条款,均属无效条款。
③程序不合法。我国劳动法虽然没有对劳动合同的签订程序作出具体规定,但有些单行法规、地方性法规对劳动合同的签订程序也有一些特殊规定,只有依照法规完成签字、批准或鉴证手续后,这些劳动合同方为有效。
5.劳动合同的效力
(1)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产生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有效要件:合同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容合法,合同形式合法,程序合法。
(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①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适用)
②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③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注意: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相关链接】: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经付出的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3)有效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一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双方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不得随意变更。
①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对劳动者的各项义务,并且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②劳动者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作,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典例解析】
4.小王与某公司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一年后,小王觉得该工作不适合自己,想另寻他路,但又怕违约。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劳动合同一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不得随意变更 
②劳动者一旦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就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作,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③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小王不愿意,该合同就成了无效合同 
④该合同是在小王没有仔细阅读各项条款、不了解自己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下签订的,故为无效合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详解】①②:劳动合同一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不得随意变更。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对劳动者的各项义务,并且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则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作,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故①②正确。
③:已经产生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不会因为一方的不愿意而成为无效合同,故③错误。
④:选项④不是法律规定的无效合同的情形,故④排除。
故本题选A。
5.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应当仔细阅读合同的各项条款,全面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必备条款是任何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下列条款属于必备条款的有( )
①福利待遇
②试用期
③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④劳动合同期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福利待遇、试用期属于可备条款,故①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必备条款是任何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故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6.某外资公司工程部工程师小赵与公司签订的是一年期的劳动合同,但劳动合同签订后公司并未为其缴纳保险。于是小赵不满,时常迟到早退,并在合同期内私自与另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新的劳动合同。对该案例中双方当事人存在的错误行为分析正确的是( )
①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过短 
②公司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对职工的各项保障,不应逃避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应为小赵缴纳保险 
③劳动者一旦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就必须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小赵不该因不满而迟到早退,不应在合同期内再与其他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④既然公司没有为小赵提供应有的保障,那么小赵与其他公司另外签订合同来保护自己的行为也是无可厚非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劳动合同期限的长短不是出错的原因,故①不选。
④:公司没有提供应有的保障,但劳动者也不该另与其他公司签订合同,故④错误。
②③:按照所学知识可知,劳动合同一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用人单位必须按合同约定履行对劳动者的各项义务,劳动者则必须按合同约定完成工作,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故②③正确。
故本题选B。
【教材探究与分享】
课本P60探究与分享
应届女大学毕业生邱某在应聘某烹饪学校文案职位时,烹饪学校以“仅招男性”的招聘条件拒绝她面试。邱某以平等就业权受侵犯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烹饪学校文案职位不属于法定的女性禁忌劳动范围,烹饪学校未对邱某是否符合招聘条件进行审查,而仅以职位仅招男性为由拒绝对其进行面试,这种行为属于就业性别歧视,侵犯了邱某的平等就业权,给其造成了一定的精神损害,应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元。
●结合材料,谈谈你是怎样看待平等就业的。
参考答案:
1、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材料中的烹任学校拒绝对邱某进行面试,属于劳动就业歧视,侵犯了邱某平等就业的权利,应予以纠正。
2、现实生活中的就业歧视现象有多种表现,如户籍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身高歧视等。这些就业歧视现象与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失衡,用人单位不合理的用人观念等因素不无关系。
3、全社会应反对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环境。我国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对就业歧视受害者进行法律救济和保护。劳动者也要勇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平等就业权,同时尊重并维护他人的平等就业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全社会应当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
课本P62探究与分享
劳动法施行后,我国普遍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但是一些企业仍然存在不签劳动合同的现象。当被问及为什么不签订劳动合同时,这些企业的员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观点一:劳动合同是干什么用的?我们公司小,不用签劳动合同。
观点二:现在工作这么难找,能找到一份工作就不错了,公司不提签合同的事,我哪儿敢提呀!
观点三:劳动合同没什么用,签了合同也不等于上了保险,签不签无所谓。
观点四:签了合同,想走也走不了啦。
●请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不签订劳动合同对劳动者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观点一:认为劳动合同的签订与用人单位的规模有关,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根据劳动合同法,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可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因此,是否签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的规模没有关系。
观点二:认为就业机会难得,就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正是因为现实中劳动力供大于求,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劳动者更应该通过劳动合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观点三:否认了劳动合同的作用,也是错误的观点。因为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有利于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
观点四:没有认识到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和终止,是片面的观点。劳动合同确实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有约束力,双方均应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但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例如,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还规定了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所以,劳动合同订立后,虽然合同尚未履行完毕或者未全部履行,劳动者依然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可以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2、可以对双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保障各自的权益。
3、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劳动合同就是处理争议的依据。
课本P63探究与分享
●你认为上述情形存在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四幅漫画反映了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致、诚实信用的原则,避免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漫画《责任自负》和漫画《工作与婚姻》中,“工伤概不负责”“三年内不准结婚”这样的合同属于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情形,违反了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的合法、公平的原则。
漫画《没商量》:反映的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就合同条款进行协商的场景,从对话可以看出,用人单位有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违背了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
漫画《冒名》:应聘者欺骗用人单位,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原则。
【易混易错】
1、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
2、劳动法主要调整劳动者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3、订立劳动合同的公平原则,是指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完全出于当事人的意愿。(×)
4、无效合同从订立起就没有法律效力。(√ )
【答题模板】
评价劳动合同的签订
(1)题型特点:此类试题往往以具体案例入手,评价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存在的问题
(2)解题方法:评价某一劳动合同的签订,主要从以下角度入手看,
一看,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是否齐全。
二看,订立劳动合同时是否遵循了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三看,订立时是否存在下列情形:
①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②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③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