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二框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的第三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二框的内容,以一个“探究与分享”导人,包括两个目的知识。第一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阐明从严治党的背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如何做到全面从严治党。第二目“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阐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内涵和三大执政方式之闻的关系。【学情分析】学生对学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确立已有所了解,但对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缺少相应的认知,对党如何治国理政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因此,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尤其是依法执政等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耐心地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执政能力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引导学生理解、信任、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为了更好地了解学情,可以在课前进行必要的学情调查,来明确学生对教材相关内容的了解程度,依据调查结果,力求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课标要求】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意义,阐述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道理、方式和表现。教学提示:以“如何理解依法执政”为议题,探究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方式。可评析有关事例,说明“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可走访所在地区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了解党依法执政的表现。可就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关举措,分享各自的心得。【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2)了解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及三者的有机统一关系。2.能力目标:能够结合事实阐述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和重要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深刻领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结合实际,认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明确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意义。2.科学精神:探究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区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3.法治意识: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公共参与:积极参与党的从严治党斗争,积极参与党的民主执政过程。【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2.教学难点:①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②要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③党的建设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相关视频和图文资料,收集整理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的相关资料。2.学生准备: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回顾初中所学知识备用,拓展知识储备。【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合作研学、探究式学习法、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依宪执政,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二)新课讲授本框题“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讲述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闸明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目标和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二框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探究与分享: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议题:(1)试列举世界上一些政党失去执政地位的实例,讨论它们在政坛上沉浮的原因。(2)面对新形势,谈谈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学生交流并回答)教师小结:(1)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上一批大党老党在长期执政后相继失去了执政地位。苏联共产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印度国大党等都是典型代表。虽然它们失去长期执政地位的具体原因各异,但归根结底,是党内出现了问题,失去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执政的根基动摇了。这警示我们,政党的先进性和政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只有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2)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加强党自身的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历史深刻昭示我们,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必须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使党始终成为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坚持全面从严治党(1)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教师讲解:①新形势下党面临的考验与危险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危险: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新形势下党面临的考验: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②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④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2)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性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相关链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党内监督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议题:思考党制定《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原因。(学生交流并回答)教师小结:大家可以登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了解反腐倡廉的数据与实例,进一步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积极意义。强化党内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支撑,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在党内监督中把纪律挺在前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理念的创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宝库。(3)如何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教师讲解:①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②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主线: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统领:党的政治建设。根基:坚定理想信念宗旨。着力点: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党的政治建设教师讲解: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关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目的是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章明确的党的性质和宗旨、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路线和纲领落到实处。(5)党的思想建设教师讲解: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必须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6)中国共产党怎么才能不忘初心、宪记使命教师讲解:①打铁必须自身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凝聚力、战斗力。②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⑤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全面从严治党【引自:高中——《知识清》单】★1.坚持全面治党和从严治党的统一。★2.“全面”就是要管全党、治全党,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重点是抓住“关键少数”★3.“严”就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4.要把严的要求贯彻到管党治党全过程、落实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全面从严不仅针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而是涵盖党的建设方方面面。2.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党的执政方式)探究与分享: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对深化机构改革进行调研。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2018年2月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对《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稿征求意见的通知》,在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2月6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2018年2月,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同意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2018年3月17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涉及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内容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3月21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全文对外公布。议题:结合《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过程,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理解。(学生交流并回答)教师小结: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党政机构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层建筑就要适应新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注重调查研究,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科学配置党和国家机构的权力。体现了科学执政。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到最后方案的出台,多次调研、征求各部门和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发扬民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体现了民主执政。党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了依法执政。(1)科学执政教师讲解:科学执政的过程就是按规律办事的过程。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2)民主执政教师讲解:民主执政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①含义:就是坚持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②要求:民主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保证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坚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3)依法执政教师讲解: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①含义: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国理政。②要求: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4)党的三种执政方式的关系基本前提:科学执政本质所在:民主执政 三者关系:有机统一基本途径:依法执政教师讲解: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有机统一的。其中,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5)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的目的教师讲解: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目的在于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二)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1.党的领导方式指的是党的领导和执政的途径;党的执政方式侧重于党的执政要求。2.党的领导方式也适应于党的非执政阶段即未成为执政党之前的革命阶段;而执政方式仅指党成为执政党后,如何更好执政的要求即领导方式不一定与国家权力联系在一起,但执政方式必定与国家权力联系在起。3.党的执政方式是党的领导方式的重心,是领导方式的最重要的体现。★(三)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的关系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3.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4.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四)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各级人大都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党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3.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人大的作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创造伟大奇迹1.始终坚持人民立场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⑤始终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中国共产党有人民群众的支持:紧紧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3.中国共产党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4.中国共产党有正确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5.中国共产党有“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底气①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②勇于进行自我革命,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三)新课结束本框题学习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闸明从严治党的背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如何做到全面从严治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阐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内涵和三大执政方式之间的关系。(四)课堂小结民族复兴、建设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以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标准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板书设计】第二框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1.坚持全面从严治党(1)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2)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性(3)如何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4)党的政治建设(5)党的思想建设(6)中国共产党怎么才能不忘初心、宪记使命2.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党的执政方式)(1)科学执政(2)民主执政(3)依法执政(4)党的三种执政方式的关系(5)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的目的【高考链接】1.(引自:2017 海南单科)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提出“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要求各级党组织把信任激励同严格监督结合起来。这一规定( )①旨在强调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 ②是依法依规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③强调了党员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 ④表明党内监督比信任更重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答案A。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没有监督的信任等于放任因此“把信任激励同严格监督结合起来旨在强调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①正确;党内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保证,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应有之义,②正确。③在材料中得不到支撑,排除。信任与监督都很重要,二者并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④不选。2.(引自:2022辽宁3月联考)自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曝光“云南昆明晋宁长腰山过度开发严重影响滇池生态系统完整性”问题后,云南省纪委省监委对“古滇名城”长腰山片区以及滇池南湾未来城五渔邮项目违规违建问题以事立案、直查直办,深挖细查违规违建背后的责任、作风、腐败等问题,决定对29个责任单位、58名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的行动( )①坚持人民至上,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②坚持了依法执政,做到了“法定职责必须为”③表明反腐倡廉能增强党的威信、确立党的执政地位④有利于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答案B。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云南省纪委省监委深挖细查违规违建背后的责任、作风、腐败等间题,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有利于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①④入选。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执政地位早就确立了,②③ 排除。3.(引自:2021 福建部分名校 11 月联合测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始终在不断探索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而探索的核心就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新时代,必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科学扶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下列对于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①中共中央要求“加强红色法治文化的保护宣传和传承”——坚持党的政治领导②在抗灾自救中云南丽江玉龙县党员干部带头向前冲——坚持党的组织领导③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经济工作意见和建议——党坚持民主执政④习近平强调要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党坚持依法执政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解析:答案C。中共中央要求“加强红色法治文化的保护、宣传和传承”体现的是党的思想领导,①排除。在抗灾自救中云南丽江玉龙县党员干部带头向前冲体现的是党的组织领导,②入选。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经济工作意见和建议体现的是党坚持民主执政,③入选。习近平强调要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体现的是党坚持科学执政,④排除。4.(引自:2022山东济南2月十一校联考)2022年1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坚持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制度,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中国共产党进行的伟大自我革命( )①是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③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④与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是相互依存和相互系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答案B。一个政党保持先进性,才能不被历史所淘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在于党在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伟大自我革命,①④正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的伟大自我革命,③不符合题意。【课后作业】5.(2022湖北4 月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45年7月,毛泽东与黄炎培有一个著名的“窑洞对”。黄炎培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场’......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毛泽东同志的回答干脆果断:“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提到了“窑洞对”,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人民监督;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对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作用。答案:①人民监督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充分行使权利。实行人民监督能保证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坚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和打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从而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②自我革命就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自身建设。不断自我革命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解析:本题要求说明“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对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作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民监督起到的作用,二是自我革命起到的作用。从人民监督的角度看,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从而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从自我革命的角度看,自我革命使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是中国共产党本色不变的根本所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