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课标要求:理解资源配置的必要性和基本手段,分析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运行机制及其优点;理解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必要性和主要措施;了解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及市场调节可能产生的后果。学习目标:1. 理解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树立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资源的观念。2. 了解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说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特征。3. 理解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阐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说明市场机制的优点。4. 理解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必要性,探究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主要措施。5. 了解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分析仅依靠市场调节产生的不良后果,论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必要性”。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认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并体悟国家建设市场体系的措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科学精神: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法,辩证看待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和弊端。法治意识:认识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每个市场经济参与者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公共参与:积极维护市场秩序,要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中养成诚信为本的良好个人习惯和道德品质。教学重难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市场配置的优缺点;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正确理解建立全社会征信体系;出示课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第一目 市场调节议题一:为什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市场调节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1)原因: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又是相对有限的。任何社会都需要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以更好地满足人类的多方面需要。(2)目的: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2、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改革开放前——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经济体制探究与分享一:供求,即供给和需求。供给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在市场中,商品价格与供给、需求之间一般存在以下关系:(1)结合材料,举例说明商品价格与供给、需求之间的关系,并用曲线图表示这种关系。(2)结合实例,分析商品价格的变化如何影响资源配置。学生讨论回答:结合教材进行梳理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提示:(1)在市场竞争环境下,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对供给和需求会同时产生影响,从而使商品供求在短期内趋于平衡。(可以用白菜的价格涨跌分析)(2)价格变动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格变动会引导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二是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3、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1)市场机制引导和调节着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2)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第二目 市场体系议题二:为什么要建立高标准的市场体系二、市场体系1、市场的基本类型和要素(1)市场体系的含义:市场体系是由商品和服务市场、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市场等这些市场相互作用、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2)基本类型:商品市场,服务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金融市场)等。(3)要素:每类市场都是由交易双方、交易对象、交易价格等基本要素组成的。探究与分享二:图片一:怎么重复收费啊!图片二:凡是购买本公司的房子,只能由本公司装修和管理。(1)这两幅图反映出市场体系建设中存在那些问题?这些问题给资源配置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2)谈谈如何通过完善市场规则解决上述问题?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提示:(1)①这两幅图反映了市场体系建设中存在违反市场交易规则的行为。第一幅图反映了市场交易中的重复收费问题,它违反了公平原则;第二幅图反映了市场交易中的“搭售”现象,这种“搭售”是变相的“强卖”,它违反了自愿原则。②在市场竞争中,这些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会使市场运行处于无序、混乱的状态,使得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无法实现优胜劣汰,甚至还会出现劣胜优汰等现象。(2)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等。市场竞争规则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市场交易规则主要对交易方式和行为作出规定。2、高标准市场体系的特征和作用(1)特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必须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2)作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基础。3、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要求(1)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要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①原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像体育竞赛离不开竞赛规则一样,良好的市场运行需要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来维护。②措施:要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2)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①原因:价格是最主要的市场信号,也是整个市场机制的核心部分,直接决定市场主体利益目标的实现程度。②措施: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政府定价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等方面。政府定价要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第三目 市场缺陷议题三:市场配置资源有何局限性三、市场缺陷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能由市场调节,枪支、弹药、爆炸物等特殊物品的制造和流通也不能由市场来调节,教育、医疗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服务不能完全由市场来调节,否则就不能保障国家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人民生活,严重影响社会安定。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调节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病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1)自发性:在市场经济中,生产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可能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甚至可能会损害国家利益。(假酒、地沟油)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盲目性:由于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和及时掌握市场上所有的信息,因而其决策必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市场主体盲目决策。(3)滞后性:由于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不能及时传递信息,市场调节往往具有滞后性。(鸡蛋行情——赶不上趟)3、单靠市场调节的危害(1)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导致资源浪费;(2)会导致经济运行大起大落,社会经济不稳定;(3)会产生不正当竞争、垄断,损害社会公平;(4)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