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第二节课时2 电路图 电路的三种状态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第二节课时2 电路图 电路的三种状态 教案

资源简介

课时2 电路图 电路的三种状态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认识开路、短路和通路。
(2)认识电路元件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电路。
2.科学思维
在学习电路图时,用建立模型法引入实物图的模型电路图,便于辨别、设计电路的连接情况。
3.科学态度和责任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安全操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电路状态的判断、画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难点: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分析电路故障。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电路的连接,在简单电路的连接中,有时候会出现小灯泡不发光的情况,这节课让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小灯泡不发光的原因。
(二)新课教学
1.通路、开路和短路
教学情境:各组同学根据自己连接电路的情况,分析其电路的完整情况。从同学们所连接的实物图展开分析,总结得出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灯泡发光 通路
灯泡不发光 开路
短路
知识归纳:
(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2)开路:在某处断开的电路。
(3)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将电源两极用导线连通的电路,叫做电源短路;电流不流经部分用电器的电路叫做局部短路。
说明:电源短路时,电流很大,会烧坏电源和导线。
2.电路图
教学情境:根据我们所连接的实物图,如何画出它的电路图?这就需要我们熟悉这些器材的元件符号,了解什么是电路图?
知识归纳:
(1)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2)常用的电路元件符号:
说明: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的一般方法:
①识别实物图,确定有几条电流路径。
②按照一定的顺序画电路图,一般先画出电源,然后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按电流的方向逐个将电路元件用相应的元件符号画出并连接,最后接到电源的负极。遇到有分支的情况,先将一个分支与干路构成闭合回路,后连接其他分支。
③注意事项:电路图最好是长方形,符号规范,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滑动变阻器除外)。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的注意事项:
①笔画线一定要连在电路元件的接线柱上。
②连接时按电流方向依次连接。
③导线不能交叉。
四、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