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鲁画版心理健康五年级下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成长》教案一、教材分析:《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成长》是五年级下册的第3课,属于鲁画版心理健康教材。本课主要通过讲述孩子和父母一起成长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家庭观念和情感交流能力。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 掌握家庭成员角色的特点和职责。- 理解家庭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家庭观念。- 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交流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培养学生关心和尊重家庭成员的情感。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 教学重点:- 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 家庭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2.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交流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四、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但在情感交流和独立思考方面仍需进一步培养。他们对家庭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职责了解不深。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故事情境和互动活动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对家庭的情感认同和关注。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 教师出示一张家庭照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照片中的人物。-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一张包括爸爸、妈妈和孩子的照片。2.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家庭,谈论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职责。-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你家里有哪些人?他们分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他们在家庭中有什么职责和贡献?”第二环节:故事讲述1. 教师通过讲述《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成长》的故事,介绍主人公小明和他的父母之间的互动和成长经历。- 例如,教师可以讲述小明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爸爸妈妈是如何帮助他解决问题的,以及小明从中学到的东西。2. 在讲述过程中,提问学生关于故事情节和角色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 例如,教师可以问:“小明遇到的问题你们有遇到过吗?你们是如何与家人一起解决问题的?”第三环节: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你认为家庭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是什么?- 你在家庭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你和家人之间有哪些互动和交流?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分享观点。-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引导讨论,如家庭成员如何互相支持和鼓励、如何共同解决问题等。第四环节:情感交流活动1. 让学生回到座位,每人拿一张纸和笔。2. 提示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你最感激爸爸妈妈的哪一件事情?- 你有什么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3. 学生写下自己的回答,并鼓励他们主动与父母分享。- 例如,教师可以给出示例:“我最感激爸爸妈妈每天陪我一起学习,他们给我很多的鼓励和支持。我想对他们说,谢谢你们一直在我身边,我爱你们。”第五环节:展示和总结1. 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回答和心得体会。-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几位学生上台分享他们写的感谢爸爸妈妈的话。2.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和经验,强调家庭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珍贵。- 例如,教师可以总结说:“通过今天的讨论和活动,我们发现家庭在我们的成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要珍惜家庭,感恩爸爸妈妈的付出,同时也要学会与家人进行良好的情感交流。”六、板书设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成长关键词:家庭成员、角色和职责、情感交流、个人成长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职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培养了良好的情感交流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讨论和情感交流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激和关爱之情。然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情感表达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互动活动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进一步体验和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家庭观念和情感交流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