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3 几种重要的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几种重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2. 知道一些常用的化肥的名称和作用;3.铵态氮肥的性质和使用注意事项。【教学重点】1.几种重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2.铵态氮肥的检验【教学难点】1.几种重要的盐的化学性质2.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1.食盐(1)制取:海水晒盐(2)用途: 等。2.碳酸钠(1)俗称: 或 。(2)用途: 。3.碳酸氢钠(1)俗称: 。(2)用途: 。4.碳酸钙(1)石灰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2)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物质: 。(3)碳酸根(或碳酸盐)的检验:①试剂: 和 。5.农作物的生长需要_____________等营养元素。含有这些元素的某些物质可以作为肥料。通过化学加工生产的肥料,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6.化肥分为:________肥, ________肥, ________肥, ________肥。7.大量实验证明,铵态氮肥与_________混合加热,都有________放出。8.氨气有_________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_________色10.施肥时,要避免铵态氮肥与__________性物质混用,否则会降低肥效。我的疑惑二、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目标一:几种常见的盐的性质及用途1.食盐:主要成分是性质: 固体, 溶于水用途:①调味,腌渍食品;②配制0.9%生理盐水;③制取Na2CO3、NaOH、氯气等。2.碳酸钠(Na2CO3):俗称苏打、纯碱性质: 色粉末, 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能与盐酸、石灰水、氯化钙等物质反应。Na2CO3+2HCl=2NaCl+CO2↑+H2ONa2CO3+Ca(OH)2==CaCO3↓+2NaOH(制取NaOH)Na2CO3+CaCl2==CaCO3↓+2NaOH用途:常用于造纸工业,生活中常作洗涤剂,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问题讨论:生活中的纯碱为什么可以消除发酵后的面团的酸味?3.小苏打:化学名称为 ,化学式是 。性质: 色粉末,能溶于水,溶解度比纯碱小,溶于水显碱性,能与盐酸反应,加热易分解。 NaHCO3+HCl==NaCl+CO2↑+H2O2NaHCO3Na2CO3+CO2↑+H2O用途:①做馒头时,中和发酵产生的有机酸;②作烘制糕点的膨松剂;③干粉灭火器中的灭火剂 ④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4.碳酸钙:检验碳酸盐存在的方法(以碳酸钙为例)(1)药品__________、_______(2)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标二、化学肥料1.肥料的种类化肥分为:________肥, ________肥, ________肥, ________肥。2.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1)把少量硫酸铵放在研钵中,再加入一些熟石灰,用研杵混合研磨,并闻气体实验现象:反应方程式:(2)把硫酸铵放在试管中,加入3mL氢氧化钠溶液,在酒精灯上微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实验现象:反应方程式:归纳:大量实验证明,铵态氮肥与_________混合加热,都有________放出。思考:(1)如何检验铵盐?(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2)使用铵态氮肥时,要注意什么?三.达标检测1. 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此水垢可以用一些物质来洗涤,下列家庭用品中,能用来洗涤水垢的是 ( )A.酱油 B.食醋 C.食盐 D.纯碱2.某化工厂通过电解食盐水制取一些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此反应的产物不可能是 ( )A.烧碱 B.硫酸 C.氢气 D.氯气3.盛夏,在烈日下工作、出汗过多的人,所穿的深色衣服上会出现一些细小白色粉末,其主要成分为 ( )A.纯碱 B.烧碱 C.氯化钠 D.油脂4.在蔬菜生长的过程中,常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据有关专家介绍,用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的毒性降低。浸泡买来的蔬菜时可以加入适量的 ( )A.纯碱 B.白酒 C.白糖 D.食醋5. 蒸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松软,该物质是( )A.碳酸氢钠 B.生石灰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6小金制作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简易酸碱灭火器,并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灭火操作,结束后对瓶中残留液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②另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则残留液中有大量的( )A.硫酸钠 B.碳酸钠 C.盐酸 D.氯化钠7.下列四种化肥样品中,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A.硫酸钾 B.磷矿粉 C.氯化铵 D.硝酸钾8.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B.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C.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D.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9.(双选)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如图是根据组成元素不同对化学肥料的分类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O(NH2)2、氨水、硝酸铵属于氮肥B.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钾属于钾肥C.图中①表示的是磷肥D.图中②表示复合肥10.将50克碳酸钙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煅烧越充分则消耗盐酸越少B.整个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总质量22克C.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减小D.反应结束后共生成55.5克氯化钙11.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元素,右图表示了土壤的pH和植物吸收这些元素的关系。栅栏越宽,营养元素的吸收率越高。⑴当pH=4时,土壤显 性,在这种土壤中植物往往不能正常地生长,这是因为 。⑵如果施用一种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的肥料,当地壤的pH在 时,植物的吸收率较高。⑶如果施用由硝酸钾和和磷酸二氢铵组成的复合肥料,为了使营养元素能最大限度被吸收,土壤的pH应该控制在 。12.“侯氏制碱法”首先达到的是碳酸氢钠,然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得到产品碳酸钠;2NaHCO3 ====Na2CO3+CO2↑+H2O.碳酸钠置露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2CO3+CO2+H2O═2NaHCO3.某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瓶开启后久置的碳酸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假设Ⅰ:完全变质;Ⅱ没有变质;假设Ⅲ: .【实验探究】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再加入少量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假设 不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导管连接后固定在铁架台上,导管的另一端插入澄清石灰水中.加热样品,有气体产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假设 不成立.【实验结论】假设 成立,样品的成分是 .【交流反思】欲除去Na2CO3变质后的杂质,最合适的方法是 .答案:1.B2.B3.C4.A5.A6.B7.C8.B9.BC10.A11. (1)酸 因为土壤酸性较强时,氮、磷、钾元素的吸收率低 (2)5.7--7 (pH下限允许误差±O.2) (3)6—712. 答案:【提出问题】部分变质【实验探究】Ⅰ;Na2CO3+CaCl2═CaCO3↓+2NaCl;Ⅱ;【实验结论】Ⅲ;Na2CO3和NaHCO3;【交流反思】加热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