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2、科学精神: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理论基石、诞生的标志;理解《共产党宣言》发表的作用;辩证看待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3、公共参与: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难点;明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
三课前预习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 思想来源: ;
2. 历史前提: 和 。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3.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和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 ,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 ,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 的伟大飞跃。
4.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 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基本内容:(1)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 和社会主义 的历史必然性。(2)总结了 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 的必要性。(3)阐述了未来 的理想目标,激励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1917年,俄国爆发 ,在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 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 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 。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 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 的关系; 实行 分配。
3. 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1)建立 (2)发展 (3)挫折 (4)新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显示了 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四)社会主义具有远大发展前途(坚定制度自信)
1.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 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2.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 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3.从社会主义的实践看: 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四合作探究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为什么习近平同志会对马克思主义有如此高的评价,利用本课知识进行分析。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有人提出了“共产主义未来会实现吗?”这样的疑问,请你运用本课所学,打消他的疑虑。
3.
4.在《共产党宣言》的指引下,社会主义运动从欧洲扩展到全世界,尤其是二战以后,出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之势。20世纪60年代,一位西方大国总统曾惊呼:“时间不是我们的朋友。”然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失败了。请你对此观点加以批驳,要求有理有据。
参考答案:
政治上: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忽视民主法治建设,官僚主义盛行;
经济上:计划经济,平均主义,不尊重保护公民私有财产和权利;
思想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思想僵化,脱离本国国情;
外交上:与美国争霸,搞霸权主义,内耗严重。
严重背离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五自我检测
选择
1.无产阶级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有组织地进行斗争,团结绝大多数人,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使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共产党人之所以能领导无产阶级,是因为( )
①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
②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
④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由列宁起草的土地法令规定:立即无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永久废除土地私有权,一切土地都是全民的财产。按劳动定额或消费定额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劳动者。上述规定所反映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
①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
②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③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④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无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进攻冬宫的信号,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要意义在于( )
①加速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 ②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③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是( )
① 资本主义发展 ② 工人运动的兴起 ③ 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 ④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1871年,欧仁·鲍狄埃写下《国际歌》的歌词,歌词以悲壮激越的诗的语言,展现了《共产党宣言》的光辉思想。19世纪末,《国际歌》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国际歌》之所以能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是因为( )
①《国际歌》号召全世界劳苦大众为真理而战
②《国际歌》主张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③《国际歌》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④《国际歌》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结晶。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资本论》出版 B.法国巴黎公社起义
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D.《共产党宣言》发表
7.“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得徊……”在人类卷帙浩繁的书籍中这句开篇语广为传颂。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宣告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关于《共产党宣言》,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A.系统论述了各国政党的性质和特点
B.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C.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弊端
D.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
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极大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内涵,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由此可知( )
①科学社会主义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世界各国应把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发展道路
③科学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真理
④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马克思主义探求人类自由解放,为人类理想社会会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这表明( )
①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
②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
③马克思主义是永恒不变的
④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这主要说明共产主义社会( )
①承认人们对社会产品的占有
②实现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③消灭了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
④坚持按需分配的分配原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判断
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是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
2.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
3.《共产党宣言》第一次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4.《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变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5.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在于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6.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7.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两个历史前提。
8.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产生。
9.“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
10.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
11.巴黎公社革命是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进行的。
12.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而它是自发实现。
六思维导图
自我检测答案
1.D
2.B
①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有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①③正确。
②: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之一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②错误。
④: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之一是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④错误。
3.C
②③: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故②③正确。
4.A
5.A
①②:巴黎公社运动是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国际歌》是为巴黎公社而做,这首歌号召全世界受苦的人起来为真理而应用斗争,并指出无产阶级要胜利全靠自己,主张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所以能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①②正确。
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③说法错误。
④:《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④说法错误。
6.D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D正确。
A:《资本论》并不涉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故其出版不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标志,A错误。
B:法国巴黎公社起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进行实践的标志,B错误。
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但不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7.B
8.B
9.A
10.A
判断(只有3对,其余都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