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设计(课时页)课题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2课时---生活与法律 总第2课时本课时教学目标 1.懂得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中,生活中处处有法律。 2.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体会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树立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培养遇事去找法律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的社会关系。运用相应法律解决问题。重点落实的学 科学生核心素 养 社会责任——民主法治;问题解决教学准备 希沃课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观看了儿子摁头扇打老人的视频,从道德和法律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观看视频 思考 分享 激发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情境。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活动一】:生活中处处有法律 1.出示文本: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提问: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2.展示图片: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法律。 小结:法律的功效——调整社会关系, 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了解家人和亲戚工作和生活 中涉及哪些法律? 看图识法律。 4.认识当代法律体系的构成。 5.三大实体法:刑法、民法和行政法。 【活动二】: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的社会关系 1.播放视频:《违法不等于犯罪》 2.出示文本: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3.认识刑法及其功能。 4.阅读角:谈古论今说法律 谈谈我所知道的犯罪。 5.课堂活动:以下什么行为是犯罪? 6.出示文本: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7.出示《民法典》谱系图,初略了解民法。 8.相关链接: 思考: 当时双方为什么要签订合同? 9.播放视频:认识不签合同的危害。 10.了解各种各样的合同。 11.出示文本:除了刑法和民法,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还有行政法等法律。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12.活动园: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 13.课堂延伸: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14.课堂活动:趣味法治谜语。 阅读 思考 讨论 分享 阅读 倾听 观看视频 阅读 阅读 思考 分享 阅读 探究 分享 观看视频 阅读 讨论分析 交流分享 通过学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体会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通过学生对法律体系的初步认识,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的社会关系。培养学生运用相应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遇事去找法律的意识。课堂小结 在法律的大家庭里,刑法、民法、行政法等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 情感升华 总结提升 突出核心素养目标。课后作业 了解身边的法律板书设计 生活与法律 生活中处处有法律 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的社会关系 运用相应法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学落实的对应《新课标》指导理念;本课时教学评价关注点;成功之处;存在的问题;改进思路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