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节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一、知识导学(一)速度1.阅读课本P19,讨论后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生活经验,你可以归纳出影响物体运动快慢的两个因素是 和 。(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①在相同的 内,比较物体经过的 。经过的路程越长,物体运动 。如,二人同时同地出发,走在 的运动得快。②通过相同的 ,比较所用的 。所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 。如,百米赛跑,先到 的运动得快。2.速度: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 除以 。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 相同。在物理学中,把 与 之比叫做速度。3.速度的表达式: 4.速度表示的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 内通过的路程。5.速度的单位:速度的单位由 的单位和 的单位组合而成,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或 ;在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单位常用 ,符号是 或 。这两个单位的关系是1m/s= km/h6.一些物体的速度: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 ;自行车行驶的速度约为 m/s,合 km/h;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约为108 ,约合 m/s。(二)匀速直线运动1.列举一些物体的运动,尝试对机械运动进行分类机械运动的分类:按照运动路径的曲直可分为 和 ;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可分为 和 。2.匀速直线运动:我们把物体沿着 且 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 的运动。3.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 并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 。在粗略计算时,也可用公式 并来描述运动的快慢,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做 。4.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区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何时间、任何位置的速度都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不同时间或不同位置的速度一般 (填“相等”或“不相等”)。二、例题展示例1短跑运动员5s秒跑了50m,羚羊奔跑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 D.运动员,羚羊 ,汽车例2小华骑自行车沿直线运动,前3s内运动了6m,接下来的5s内运动了8m,最后的4s内运动了6m,则前3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最后4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小华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m/s。例3小明的爸爸从新乡驾车去郑州,早上9:00出发,9:30进入高速路口时看见路边立有如图所示的标志牌。(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轿车最快可于几时几分到达郑州?(2)如果小明的爸爸驾驶轿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反应时间)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80m后车完全停止,则小明的爸爸从发现情况到停车的这段时间内轿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例4K279次列车由北京开往十堰,从北京到十堰铁路长900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K279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车次 到、发站时间 北京 郑州 襄阳 十堰K279 到站时间 ﹣﹣ 19:09 3:42 6:00发车时间 10:00 19:33 3:58 ﹣﹣(1)K279次列车由郑州到襄阳所用的时间;(2)K279次列车由北京到达十堰的平均速度;(3)中途K279次列车以72km/h的速度穿越长度为1400m的一个隧道,列车由开始进入隧道到全部钻出隧道共用时75s,那么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三、方法总结1.对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的理解: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 ,与物体运动的时间 。其速度大小可以用任意一段路程与这段路程所 的时间之比来表示。2.在变速运动中,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只能用 与 之比来表示。3.关于速度、时间、路程的计算:①三个物理量v、 s、 t具有 性和 性,不能张冠李戴。②三个物理量v、 s、 t的单位必须 。③解答过程中的三个环节:一是正确写出所用 ;二是正确代入 和 ;三是准确写出 。练习巩固1.完成以下速度单位的换算:(1)7×10-5m= μm; (2)6.8×108nm=_______m;(3)6.5m/s=_________km/h; (4)40min=_________s;(5)7200s=________h; (6)1080km/h=_________m/s.2.对速度公式v= s/t的理解,以下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 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 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3.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3:1,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A. 2:9 B. 2:1 C. 9:2 D. 1:24.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的时间( )A. 一定都不相等 B. 不一定都相等C. 一定都相等 D. 三种情况都不正确5.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通过的距离比乙大,而乙所用的时间比甲短,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运动快慢是( )A. 甲较快 B. 乙较快 C .一样快 D. 无法比较6.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7.一人骑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行驶,第1s内通过的路程为2m,第2s内通过的路程为3m,第3s内通过的路程为4m,则( )A. 前2s内平均速度为3m/s B. 前2s内平均速度为2m/sC. 3s内平均速度为3m/s D.后2s内平均速度为4m/s8.“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位置。右图是两个小球滚动时的频闪照片,闪光灯每隔0.2s闪亮一次,(1)图_______说明物体是作匀速直线运动;(2)从位置a到位置b时, 球运动的时间比较长,9.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如图所示的速度行驶了15min到达C站,求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10.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 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11.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1)经过如图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18的含义: ;40的含义: .(2)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车速应为多少?12.随着中国铁路的发展。高铁时代已经来临。下表为次高铁列车从南京到北京的运行时刻表。站名 南京 徐州 泰安 济南 北京到站时间发车时间路程/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从南京到北京的运行时间为________分钟。(2)列车由南京到北京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整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