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小学劳动教育新课标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版小学劳动教育新课标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2版劳动教育新课标100道测试题
1.劳动课程围绕( ),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 )。
2.劳动课程评价遵循( )原则,( )原则,( )原则。
3.( ) 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
4.劳动课程内容选择应坚持因地制宜,( ),( )。
5.( )是落实劳动课程内容及其教育价值,体现课程实践性特征,推动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的重要实施载体。
6.在劳动过程中,学生是实践任务的( )和完成者,教师是学生实践的启发者、( )和呵护者。
7.( )是指每学年设立的、以集体劳动为主的、具有一定劳动强度和持续性的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时间。
8.劳动课程注重综合评价,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评价主体( )。
9.劳动课程倡导“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 )、( )和( )。
10.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重项目与( )的紧密结合。
11.劳动能力是指顺利完成与个体年龄及生理特点相适宜的劳动任务所需的胜任力,是个体的( )、( )、( )等在劳动实践中的综合表现。
12.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 )为载体。
13.( )要求是对学生在完成阶段性劳动课程学习后需要达成的素养表现的总体刻画。
14.劳动精神主要表现为:让学生感知爱岗敬业、()的劳模精神。
15.劳动课程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 )、(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16.劳动课程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 )和良好的( )。
17.劳动课程(3—4年级)学段目标,让学生懂得尊重( ),尊重( ),初步形成( )的态度。
18.劳动项目操作方法是学生完成( )、形成( )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19.日常生活劳动注重培养学生的( )和( )。
20.劳动课程以( )为基本单元,构建课程结构。
21.学校可以探索建立( )三位一体的系统合作机制,促进全社会劳动教育各方力量的有效整合。
22.服务性劳动包括( )、( )两个任务群。
23.( )是指通过经常性劳动实践形成的稳定行为倾向和品格特征。
24.( )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
25.劳动项目目标的制订( )、( )、( )。
26. 劳动课程(5—6年级)学段目标,懂得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来不得半点虚假、“业精于勤荒于嬉”等道理。初步树立劳动最( )、劳动最( )、劳动最( )、劳动最( )的观念。
27.劳动课程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 )。
28.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利用( )、( )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
29.劳动习惯和品质主要表现为:学生具有安全劳动、规范劳动、()等习惯;养成自觉自愿、( )、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珍惜劳动成果等品质。
30.( )是劳动课程实施的拓展资源,是工业劳动、农业劳动及劳动周等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学校劳动实践室的重要补充。
31. 劳动课程具有鲜明的( )、突出的( )和显著的( ),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
A.创造性 实践性 时代性
B.主体性 时代性 实践性
C.主体性 思想性 创造性
D.思想性 社会性 实践性
32. 劳动周主题的选择要体现劳动任务的( )。
A.过程性
B.综合性
C.持续性
D.必要性
33.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 )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
A. 0.5
B. 1
C. 1.5
D. 2
34.劳动周时间安排可以打破年级限制进行统筹实施,一般每学年安排( )次。
A.四
B.十
C.一
D.五
35.劳动精神是指在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培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在劳动实践中秉持的关于劳动的( ) 。
A.兴趣爱好
B.思维方式
C.实践能力
D.信念信仰和人格特质
36.劳动实施阶段,教师要保护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使学生得到更多的()空间。
A.分工合作
B.反复练习
C.自主发展
D.以上都是
37.劳动课程平时表现评价针对不同内容、不同任务群,评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服务性劳动侧重于( )的评价。
A.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
B.卫生习惯
C.劳动价值观
D.自立自强
38.劳动课程阶段综合评价1-2年级要侧重评价学生( )、个体日常生活技能的掌握。
A.劳动习惯的养成
B.劳动能力的提升
C.团队合作的能力
D.劳动意识的建立
39.( )可作为评价学生劳动学习与实践效果、劳动目标达成情况的依据。
A.劳动任务群
B.劳动任务单
C.劳动任务
D.劳动测试
40.( )是劳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与劳动课相互替代。
A.劳动意识
B.劳动项目
C.劳动素养
D.劳动周
41.劳动周活动中劳动安全包括劳动环境安全和劳动( )。
A.课程安全
B.项目安全
C.实践安全
D.过程安全
42.劳动课程评价要遵循基本的原则,注重平时表现评价和( )。
A.导向性评价
B.发展性评价
C.阶段综合评价
D.系统性评价
43.劳动课程阶段综合评价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培养目标,( )设置评价内容。
A.阶段化
B.差异化
C.系统化
D.时段化
44.( )是实施劳动课程的必要条件。
A.劳动课程资源
B.劳动实践室
C.社会劳动实践基地
D.劳动场域
45.劳动( ),围绕劳动过程体验、成果评价、价值体认,引导学生理解劳动实践的价值与意义,感悟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养成反思交流的习惯。
A.实施阶段
B.准备阶段
C.创设阶段
D.反思阶段
46.1-2年级劳动周活动空间一般以家庭、( )、校园为主。
A.农业
B.班级
C.社区
D.工业
47.劳动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能力,应选择()内容。
A.工农业生产劳动
B.公益劳动
C.现代服务业劳动
D.日常生活劳动
48.劳动周实施过程中要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制订( )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A.课程方案
B.劳动内容
C.风险防控预案
D.评价机制
49.劳动课程综合评价中要以( )评价为主,鼓励学生、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
A.学生
B.学校
C.社区
D.教师
50.劳动项目开发应强化劳动与( )的有机统一。
A.知识
B.能力
C.教育
D.观念
51.劳动课程(5-6年级)学段目标,通过掌握家庭生活中常用的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基本技能,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能力,初步具有家庭责任感。
A.公共服务
B.创造能力
C.家务劳动
D.团队合作
52.学校可以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任务群安排,开发劳动项目,形成( )劳动清单。
A.课程方案
B.活动策划
C.日常生活
D.校本化
53.义务教育第二学段(3-4)年级劳动素养要求,能在日常生活劳动中形成()不怕困难的劳动精神。
A.不怕脏、不怕累
B.勤俭节约
C.精益求精
D.不畏艰辛
54.劳动周主题选择既要考虑传统劳动,也要考虑( )劳动。
A.日常
B.新形态
C.技能
D.校园
55.生产劳动四个任务群和服务性劳动两个任务群,其内容要求和劳动项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 )。
A.选择性
B.自主性
C.计划性
D.创造性
56.第三学段(5-6)年级任务群2,烹饪与营养内容要求,用简单的炒、煎、炖等烹饪方法制作( )道家常菜。
A.1~2
B.2~3
C.3~4
D.4~5
57.劳动项目安排依据( )大类劳动教育内容及( )个任务群在各学段的分布设计。
A.一、二
B.二、五
C.三、十
D.四、十
58.在选择劳动项目内容时,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经验基础和发展需要,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发展( )能力和整体规划能力,体现不同学段的纵向衔接与递进关系。
A.劳动能力
B.创造能力
C.合理规划
D.空间规划
59.劳动文化氛围主要指在劳动场域中与相应项目相关的( )包括张贴的标语牌、模范人物挂图、操作规程图、劳动任务统计表等。
A.劳动环境
B.工具设备
C.文化元素
D.劳动场所
60.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学培训,充分认识劳动课程内容结构和课程内容要求,掌握( )学生劳动素养要求。
A.低年段
B.所教年段
C.高年段
D.不同学段
61.( )是项目实施的基础条件。
A.劳动内容
B.劳动场域
C.劳动实践室
D.劳动课程
62.劳动项目确立分为五个环节,其中( )要引导学生在统筹各种资源的前提下,确定劳动的程序和步骤,形成合理的劳动计划。
A.明确任务环节
B.劳动准备环节
C.制订计划环节
D.组织实施环节
63.小学入学适应期的项目设计与实施要考虑劳动教育启蒙的特点和项目( )。
A.综合性
B.真实性
C.创造性
D.趣味性
64.劳动准备阶段,需要结合学生、家长、( )等方面的准备情况作出指导。
A.劳动项目
B.劳动场域
C.劳动设施
D.劳动工具
65.劳动的( )是劳动实践的核心环节。
A.实施阶段
B.准备阶段
C.反思阶段
D.强化阶段
66.劳动课程的( )、数字资源是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
A.课程资源
B.劳动资源
C.纸质资源
D.团队资源
67.劳动周主题选择应注重( )引领。
A.价值
B.体认
C.精神
D.认知
68.义务教育第三学段(5-6)年级劳动素养要求,通过日常生活劳动,初步形成不畏艰辛、( )、追求创新的劳动精神。
A.不怕困难
B.认真负责
C.喜欢劳动
D.积极探索
69.依据学段任务群所体现的课程内容要求,选择和确定所需实施的任务群,整体安排每个学段的项目,体现项目在不同学段的纵向衔接与( )。
A.并列关系
B.递进关系
C.因果关系
D.转折关系
70.劳动周的活动空间主要在( )。
A.家庭
B.学校
C.课外和校外
D.社会
71.劳动课程阶段综合评价应采用过程性评价与( )相结合的方式。
A.综合性评价
B.结果性评价
C.发展性评价
D.导向性评价
72.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不同方式引导家长树立( )观念。
A.服务意识
B.劳动教育
C.核心素养
D.劳动成果
73.日常生活劳动可以劳动清单为主要依据,( )共同评价。
A.家校合作
B.教师学生
C.服务对象
D.所在社区
74.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亲子劳动活动,指导家长做好( )。
A.劳动模范
B.劳动教育
C.榜样示范
D.规范诚实
75.( )是劳动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劳动课程目标实现、保障劳动教育实施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
A.学校资源
B.劳动计划
C.劳动课程评价
D.劳动场域
76.劳动课程评价中的( )原则,贯穿学习始终。
A.导向性
B.发展性
C.系统性
D.服务性
77.( )是劳动课程实施的重要资源和重要保障。
A.劳动实践室
B.劳动课程资源
C.社会劳动实践基地
D.劳动场域
78.( )主要收集劳动实践活动的过程性记录。
A.劳动清单
B.劳动任务群
C.劳动档案袋
D.劳动评语
79.劳动周的任务设计,要体现与( )相适应的劳动强度和难度,考虑时间安排的合理性。
A.内容
B.计划
C.个性
D.学段
80.劳动项目开发过程中( )环节要让学生按照制订的劳动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劳动活动,经历完整的劳动过程。
A.明确任务
B.劳动准备
C.制定计划
D.组织实施
81.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A.德
B.智
C.体
D.美
E.劳
82.劳动课程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 )。
A.日常生活劳动
B.生产劳动
C.服务性劳动
D.综合性劳动
83.劳动课程理念包括( )。
A.坚持育人导向
B.构建以实践为主线的课程结构
C.加强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联系
D.倡导丰富多样的实践方式
E.注重综合评价
F.强化课程实施的安全保障
84.劳动课程坚持育人导向,重在提升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成为( )的时代新人。
A.能动手
B.会设计
C.懂劳动
D.会劳动
E.爱劳动
85.劳动周的设立是劳动课程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劳动周应做好( )工作。
A.切实保障劳动安全
B.注重各方面衔接
C.指导家长做好榜样示范
D.周密计划和组织动员
E.重视劳动实践的内化
86. ( )是劳动课程实施最基础的资源。
A.学校场地
B.设施
C.环境
D.社区
87.劳动课程倡导丰富多样的实践方式,注重引导学生通过( )等方式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感悟和体认劳动价值,培育劳动精神。
A.设计
B.制作
C.试验
D.淬炼
E.探究
88.劳动课程日常生活劳动包括( )内容。
A.公益劳动
B.清洁与卫生
C.家用器皿使用与维护
D.整理与收纳
E.烹饪与营养
89.劳动观念是指在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 )等方面的认知和总体看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基本态度和情感。
A.劳动
B.劳动者
C.劳动成果
D.劳动过程
90.课程目标劳动能力主要表现为:( )。
A.学生具备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能正确使用常用的劳动工具
B.掌握劳动所需的各种专业知识与技能
C.能在劳动实践中增强体力
D.提高智力和创造力
E.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91.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围绕( ),以任务群为基本单元,构建内容结构。
A.日常生活劳动
B.生产劳动
C.服务性劳动
D.农业生产劳动
92.劳动课程的总目标( ) 。
A.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B.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
C.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
D.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93.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内容生产劳动包括( ) 。
A.农业生产劳动
B.传统工艺制作
C.工业生产劳动
D.新技术体验与应用
94.劳动项目设计包括( ) 。
A.制订项目目标
B.整体规划项目
C.确定劳动场域
D. 选择项目内容
E.明确项目过程
F.提炼项目操作方法
95. 劳动周的设计包括( ) 。
A.主体选择
B.资源利用
C.内容设计
D.时间安排
E.家校结合
96.劳动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从( )。
A.现实生活的真实需求出发
B.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
C.经历完整的劳动实践过程
D.避免单一、机械的劳动技能训练
E.避免简单的劳动知识讲解
F.避免缺少实践、过于泛化的考察探究
97.劳动项目安排总体体现( )的原则。
A.各有侧重
B.纵向推进
C.因地制宜
D.制订计划
E.整体规划
98.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教师要给与( )指导。
A.情境创设
B.准备阶段
C.反思阶段
D.组织实施
E.实施阶段
99.劳动过程中情境创设指导应( )。
A.强化专注性
B.体现开放性
C.凸显教育性
D.注重真实性
100.劳动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即劳动素养,主要包括( )。
A.劳动观念
B.劳动精神
C.劳动能力
D.劳动技能
E.劳动习惯和品质
2022版劳动教育新课标100道测试题
1.劳动课程围绕( ),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 )。
答案:核心素养 课程目标
2.劳动课程评价遵循( )原则,( )原则,( )原则。
答案:导向性 发展性 系统性
3.( ) 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
答案:劳动课程
4.劳动课程内容选择应坚持因地制宜,( ),( )。
答案:宜工则工 宜农则农
5.( )是落实劳动课程内容及其教育价值,体现课程实践性特征,推动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的重要实施载体。
答案:劳动项目
6.在劳动过程中,学生是实践任务的( )和完成者,教师是学生实践的启发者、( )和呵护者。
答案:操作者 指导者
7.( )是指每学年设立的、以集体劳动为主的、具有一定劳动强度和持续性的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时间。
答案:劳动周
8.劳动课程注重综合评价,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评价主体( )。
答案:多维 多样 多元
9.劳动课程倡导“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 )、( )和( )。
答案:创造性 积极性 主动性
10.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重项目与( )的紧密结合。
答案:其他课程
11.劳动能力是指顺利完成与个体年龄及生理特点相适宜的劳动任务所需的胜任力,是个体的( )、( )、( )等在劳动实践中的综合表现。
答案:劳动知识 技能 行为方式
12.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 )为载体。
答案:劳动项目
13.( )要求是对学生在完成阶段性劳动课程学习后需要达成的素养表现的总体刻画。
答案:劳动素养
14.劳动精神主要表现为:让学生感知爱岗敬业、()的劳模精神。
答案:甘于奉献
15.劳动课程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 )、(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答案:相互联系 相辅相成
16.劳动课程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 )和良好的( )。
答案:劳动价值观 劳动品质
17.劳动课程(3—4年级)学段目标,让学生懂得尊重( ),尊重( ),初步形成( )的态度。
答案:劳动 普通劳动者 热爱劳动
18.劳动项目操作方法是学生完成( )、形成( )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答案:劳动任务 劳动感悟
19.日常生活劳动注重培养学生的( )和( )。
答案:生活能力 良好卫生习惯
20.劳动课程以( )为基本单元,构建课程结构。
答案:劳动任务群
21.学校可以探索建立( )三位一体的系统合作机制,促进全社会劳动教育各方力量的有效整合。
答案:家庭-学校-社区
22.服务性劳动包括( )、( )两个任务群。
答案:现代服务业劳动 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23.( )是指通过经常性劳动实践形成的稳定行为倾向和品格特征。
答案:劳动习惯和品质
24.( )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
答案:劳动教育
25.劳动项目目标的制订( )、( )、( )。
答案:精确 具体 可操作
26. 劳动课程(5—6年级)学段目标,懂得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来不得半点虚假、“业精于勤荒于嬉”等道理。初步树立劳动最( )、劳动最( )、劳动最( )、劳动最( )的观念。
答案:光荣 崇高 伟大 美丽
27.劳动课程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 )。
答案:亲身参与
28.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利用( )、( )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
答案:知识 技能
29.劳动习惯和品质主要表现为:学生具有安全劳动、规范劳动、()等习惯;养成自觉自愿、( )、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珍惜劳动成果等品质。
答案:有始有终 认真负责
30.( )是劳动课程实施的拓展资源,是工业劳动、农业劳动及劳动周等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学校劳动实践室的重要补充。
答案:社会劳动实践基地
31. 劳动课程具有鲜明的( )、突出的( )和显著的( ),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
A.创造性 实践性 时代性
B.主体性 时代性 实践性
C.主体性 思想性 创造性
D.思想性 社会性 实践性
答案:D
32. 劳动周主题的选择要体现劳动任务的( )。
A.过程性
B.综合性
C.持续性
D.必要性
答案:C
33.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 )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
A. 0.5
B. 1
C. 1.5
D. 2
答案:B
34.劳动周时间安排可以打破年级限制进行统筹实施,一般每学年安排( )次。
A.四
B.十
C.一
D.五
答案:C
35.劳动精神是指在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培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在劳动实践中秉持的关于劳动的( ) 。
A.兴趣爱好
B.思维方式
C.实践能力
D.信念信仰和人格特质
答案:D
36.劳动实施阶段,教师要保护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使学生得到更多的()空间。
A.分工合作
B.反复练习
C.自主发展
D.以上都是
答案:C
37.劳动课程平时表现评价针对不同内容、不同任务群,评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服务性劳动侧重于( )的评价。
A.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
B.卫生习惯
C.劳动价值观
D.自立自强
答案:A
38.劳动课程阶段综合评价1-2年级要侧重评价学生( )、个体日常生活技能的掌握。
A.劳动习惯的养成
B.劳动能力的提升
C.团队合作的能力
D.劳动意识的建立
答案:D
39.( )可作为评价学生劳动学习与实践效果、劳动目标达成情况的依据。
A.劳动任务群
B.劳动任务单
C.劳动任务
D.劳动测试
答案:B
40.( )是劳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与劳动课相互替代。
A.劳动意识
B.劳动项目
C.劳动素养
D.劳动周
答案:D
41.劳动周活动中劳动安全包括劳动环境安全和劳动( )。
A.课程安全
B.项目安全
C.实践安全
D.过程安全
答案:D
42.劳动课程评价要遵循基本的原则,注重平时表现评价和( )。
A.导向性评价
B.发展性评价
C.阶段综合评价
D.系统性评价
答案: C
43.劳动课程阶段综合评价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培养目标,( )设置评价内容。
A.阶段化
B.差异化
C.系统化
D.时段化
答案:B
44.( )是实施劳动课程的必要条件。
A.劳动课程资源
B.劳动实践室
C.社会劳动实践基地
D.劳动场域
答案:A
45.劳动( ),围绕劳动过程体验、成果评价、价值体认,引导学生理解劳动实践的价值与意义,感悟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养成反思交流的习惯。
A.实施阶段
B.准备阶段
C.创设阶段
D.反思阶段
答案:D
46.1-2年级劳动周活动空间一般以家庭、( )、校园为主。
A.农业
B.班级
C.社区
D.工业
答案:B
47.劳动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能力,应选择()内容。
A.工农业生产劳动
B.公益劳动
C.现代服务业劳动
D.日常生活劳动
答案:D
48.劳动周实施过程中要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制订( )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A.课程方案
B.劳动内容
C.风险防控预案
D.评价机制
答案:C
49.劳动课程综合评价中要以( )评价为主,鼓励学生、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
A.学生
B.学校
C.社区
D.教师
答案:D
50.劳动项目开发应强化劳动与( )的有机统一。
A.知识
B.能力
C.教育
D.观念
答案:C
51.劳动课程(5-6年级)学段目标,通过掌握家庭生活中常用的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基本技能,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能力,初步具有家庭责任感。
A.公共服务
B.创造能力
C.家务劳动
D.团队合作
答案:C
52.学校可以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任务群安排,开发劳动项目,形成( )劳动清单。
A.课程方案
B.活动策划
C.日常生活
D.校本化
答案:D
53.义务教育第二学段(3-4)年级劳动素养要求,能在日常生活劳动中形成()不怕困难的劳动精神。
A.不怕脏、不怕累
B.勤俭节约
C.精益求精
D.不畏艰辛
答案:B
54.劳动周主题选择既要考虑传统劳动,也要考虑( )劳动。
A.日常
B.新形态
C.技能
D.校园
答案:B
55.生产劳动四个任务群和服务性劳动两个任务群,其内容要求和劳动项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 )。
A.选择性
B.自主性
C.计划性
D.创造性
答案:A
56.第三学段(5-6)年级任务群2,烹饪与营养内容要求,用简单的炒、煎、炖等烹饪方法制作( )道家常菜。
A.1~2
B.2~3
C.3~4
D.4~5
答案:B
57.劳动项目安排依据( )大类劳动教育内容及( )个任务群在各学段的分布设计。
A.一、二
B.二、五
C.三、十
D.四、十
答案:C
58.在选择劳动项目内容时,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经验基础和发展需要,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发展( )能力和整体规划能力,体现不同学段的纵向衔接与递进关系。
A.劳动能力
B.创造能力
C.合理规划
D.空间规划
答案:D
59.劳动文化氛围主要指在劳动场域中与相应项目相关的( )包括张贴的标语牌、模范人物挂图、操作规程图、劳动任务统计表等。
A.劳动环境
B.工具设备
C.文化元素
D.劳动场所
答案:C
60.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学培训,充分认识劳动课程内容结构和课程内容要求,掌握( )学生劳动素养要求。
A.低年段
B.所教年段
C.高年段
D.不同学段
答案:D
61.( )是项目实施的基础条件。
A.劳动内容
B.劳动场域
C.劳动实践室
D.劳动课程
答案:B
62.劳动项目确立分为五个环节,其中( )要引导学生在统筹各种资源的前提下,确定劳动的程序和步骤,形成合理的劳动计划。
A.明确任务环节
B.劳动准备环节
C.制订计划环节
D.组织实施环节
答案:C
63.小学入学适应期的项目设计与实施要考虑劳动教育启蒙的特点和项目( )。
A.综合性
B.真实性
C.创造性
D.趣味性
答案:D
64.劳动准备阶段,需要结合学生、家长、( )等方面的准备情况作出指导。
A.劳动项目
B.劳动场域
C.劳动设施
D.劳动工具
答案:B
65.劳动的( )是劳动实践的核心环节。
A.实施阶段
B.准备阶段
C.反思阶段
D.强化阶段
答案:A
66.劳动课程的( )、数字资源是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
A.课程资源
B.劳动资源
C.纸质资源
D.团队资源
答案:C
67.劳动周主题选择应注重( )引领。
A.价值
B.体认
C.精神
D.认知
答案:A
68.义务教育第三学段(5-6)年级劳动素养要求,通过日常生活劳动,初步形成不畏艰辛、( )、追求创新的劳动精神。
A.不怕困难
B.认真负责
C.喜欢劳动
D.积极探索
答案:D
69.依据学段任务群所体现的课程内容要求,选择和确定所需实施的任务群,整体安排每个学段的项目,体现项目在不同学段的纵向衔接与( )。
A.并列关系
B.递进关系
C.因果关系
D.转折关系
答案:B
70.劳动周的活动空间主要在( )。
A.家庭
B.学校
C.课外和校外
D.社会
答案:C
71.劳动课程阶段综合评价应采用过程性评价与( )相结合的方式。
A.综合性评价
B.结果性评价
C.发展性评价
D.导向性评价
答案:B
72.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不同方式引导家长树立( )观念。
A.服务意识
B.劳动教育
C.核心素养
D.劳动成果
答案:B
73.日常生活劳动可以劳动清单为主要依据,( )共同评价。
A.家校合作
B.教师学生
C.服务对象
D.所在社区
答案:A
74.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亲子劳动活动,指导家长做好( )。
A.劳动模范
B.劳动教育
C.榜样示范
D.规范诚实
答案:C
75.( )是劳动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劳动课程目标实现、保障劳动教育实施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
A.学校资源
B.劳动计划
C.劳动课程评价
D.劳动场域
答案:C
76.劳动课程评价中的( )原则,贯穿学习始终。
A.导向性
B.发展性
C.系统性
D.服务性
答案:C
77.( )是劳动课程实施的重要资源和重要保障。
A.劳动实践室
B.劳动课程资源
C.社会劳动实践基地
D.劳动场域
答案:A
78.( )主要收集劳动实践活动的过程性记录。
A.劳动清单
B.劳动任务群
C.劳动档案袋
D.劳动评语
答案:C
79.劳动周的任务设计,要体现与( )相适应的劳动强度和难度,考虑时间安排的合理性。
A.内容
B.计划
C.个性
D.学段
答案:D
80.劳动项目开发过程中( )环节要让学生按照制订的劳动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劳动活动,经历完整的劳动过程。
A.明确任务
B.劳动准备
C.制定计划
D.组织实施
答案:D
81.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A.德
B.智
C.体
D.美
E.劳
答案:A B C D E
82.劳动课程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 )。
A.日常生活劳动
B.生产劳动
C.服务性劳动
D.综合性劳动
答案:A B C
83.劳动课程理念包括( )。
A.坚持育人导向
B.构建以实践为主线的课程结构
C.加强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联系
D.倡导丰富多样的实践方式
E.注重综合评价
F.强化课程实施的安全保障
答案:A B C D E F
84.劳动课程坚持育人导向,重在提升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成为( )的时代新人。
A.能动手
B.会设计
C.懂劳动
D.会劳动
E.爱劳动
答案:C D E
85.劳动周的设立是劳动课程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劳动周应做好( )工作。
A.切实保障劳动安全
B.注重各方面衔接
C.指导家长做好榜样示范
D.周密计划和组织动员
E.重视劳动实践的内化
答案:A B D E
86. ( )是劳动课程实施最基础的资源。
A.学校场地
B.设施
C.环境
D.社区
答案:A B C
87.劳动课程倡导丰富多样的实践方式,注重引导学生通过( )等方式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感悟和体认劳动价值,培育劳动精神。
A.设计
B.制作
C.试验
D.淬炼
E.探究
答案:A B C D E
88.劳动课程日常生活劳动包括( )内容。
A.公益劳动
B.清洁与卫生
C.家用器皿使用与维护
D.整理与收纳
E.烹饪与营养
答案:B C D E
89.劳动观念是指在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 )等方面的认知和总体看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基本态度和情感。
A.劳动
B.劳动者
C.劳动成果
D.劳动过程
答案:A B C
90.课程目标劳动能力主要表现为:( )。
A.学生具备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能正确使用常用的劳动工具
B.掌握劳动所需的各种专业知识与技能
C.能在劳动实践中增强体力
D.提高智力和创造力
E.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答案:A C D E
91.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围绕( ),以任务群为基本单元,构建内容结构。
A.日常生活劳动
B.生产劳动
C.服务性劳动
D.农业生产劳动
答案:A B C
92.劳动课程的总目标( ) 。
A.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B.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
C.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
D.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答案:A B C D
93.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内容生产劳动包括( ) 。
A.农业生产劳动
B.传统工艺制作
C.工业生产劳动
D.新技术体验与应用
答案:A B C D
94.劳动项目设计包括( ) 。
A.制订项目目标
B.整体规划项目
C.确定劳动场域
D. 选择项目内容
E.明确项目过程
F.提炼项目操作方法
答案:A C D E F
95. 劳动周的设计包括( ) 。
A.主体选择
B.资源利用
C.内容设计
D.时间安排
E.家校结合
答案:A B C D
96.劳动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从( )。
A.现实生活的真实需求出发
B.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
C.经历完整的劳动实践过程
D.避免单一、机械的劳动技能训练
E.避免简单的劳动知识讲解
F.避免缺少实践、过于泛化的考察探究
答案:A B C D E F
97.劳动项目安排总体体现( )的原则。
A.各有侧重
B.纵向推进
C.因地制宜
D.制订计划
E.整体规划
答案:A B C E
98.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教师要给与( )指导。
A.情境创设
B.准备阶段
C.反思阶段
D.组织实施
E.实施阶段
答案:A B C E
99.劳动过程中情境创设指导应( )。
A.强化专注性
B.体现开放性
C.凸显教育性
D.注重真实性
答案:B C D
100.劳动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即劳动素养,主要包括( )。
A.劳动观念
B.劳动精神
C.劳动能力
D.劳动技能
E.劳动习惯和品质
答案:A B C 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