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活动》(小发明篇)3.6第六节 缩一缩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科技活动》(小发明篇)3.6第六节 缩一缩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节 缩一缩
缩一缩创造法
把某件东西压缩、缩小,它的功能、用途更优化,携带、使用更方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用“缩一缩“的方法生产出来的产品。
思考方法
使这件东西压缩、缩小,或使这件东西的某部分缩小,会怎么样呢?
“缩一缩”实例
1、凡是到过黄山的人都知道,由于黄山浓雾弥漫,上山时要穿雨衣。但黄山山势陡峻,登攀十分费力,身上携带的东西越少越好,越轻越好。于是,人们使用“缩一缩“的办法制造出一种袖珍雨衣。这种雨衣折叠起来只有一包香烟那么大,重量只有50克左右,价钱也十分便宜,深受旅游者的欢迎。
2、袖珍收音机
3、微型电视机
4、袖珍手电筒
5、手掌式游戏机
6、浓缩酱油
7、压缩饼干
8、浓缩鱼肝油等等,都是“缩“出来的。
9、塑料膜地球仪
10、折叠拉伸雨鞋
11、折叠拉伸雨篷
12、折叠拉伸梯子
13、折叠拉伸物架
14、、把一般的保温瓶缩小,成了新东西──保温杯。
讨论:你身边的物件哪些可以缩一缩?
小知识
缩一缩与减一减的区别:
缩一缩是把某件东西压缩、缩小;减一减是减去,包括环节、重量、体积等
※阅读材料※
历法的发明
人类在以采集和渔猎为生的旧石器时代,逐渐对寒来暑往的变化、月亮的圆缺、动物活动的规律、植物生长和成熟的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新石器时代,社会经济逐渐进入以农、牧生产为主的阶段,人们更加需要掌握季节,以便不误农时。古代的天文历法知识就是在生产实践的迫切需要时产生出来的。
在中国,相传黄帝时已有了历法。不过,根据考古资料的印证,应当是帝尧时有了历法。《尚书·尧典》中说,帝尧曾组织了一批天文官到东、南、西、北四个地方去观测天象,以编制历法,向人们预报季节。其中的义仲,东方嵎夷旸谷的地方,观测仲春季节的星象,祭礼日出。
古埃及大约在公元前2780年,创造了一年365天的回归历或太阳历。他们还经过50年的研究,制定了基于尼罗河泛滥的历法。尼罗河经常泛滥,它的泛滥对埃及的庄稼和人民的生活都至关重要。埃及人把一年分为12等分,余下5天作为节日。
从公元前747年起,巴比伦天文学家已开始从一个固定的时间点计算一年内的时间。古希腊的塞琉西王朝(从约公元前280年起)也是从一个固定点记录时间的。
在美洲,玛雅人(600-800年)和阿兹台克人(1300-1500年)把宗教与历法结合得极其紧密。特别是玛雅人,他们很懂得天文学。他们把一年365天,一年由18个单位组成,一个单位为20天,另外还有5天,是“不吉的日子"。
由于真正的太阳年实际上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到罗马时代,正好365天的阳历就需要修改了。公元前46年,凯撤听取了索西格内斯的意见改革了历法。按改革后的历法,每隔 4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天。一年的12月份为大月和小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在不是闰年的时候,2月只有29天。然而,罗马人的改革也没有使历法变得完全准确。到1582年,按当时的年历,春分应在3月11日,而实际上应当在3月21日。由于对教会来说,准确地确定全世界的万圣节和宗教节具有重大意义,于是教皇格雷果里十三世再次改革了历法,使1582年的10月4日变成了10月15日。为了避免发生错误,改革后的历法是每个世纪内有24个闰年而不是25个闰年。
许多信教的国家都逐渐改用了格雷果里历。英国在1752年采用了这一历法,由于要在英国的旧历法上加上11天才能跟新历法一致,于是发生了历史上人们要求归还11天的骚乱。其他国家接受这一新历法的时间有先有后,如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改革历法,而泰国直到1940年才开始采用格雷果里历。
智慧火花
同学奇思:我的妙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八年级 《科技活动》(小发明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