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授课学历案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学校: 班级: 姓名: 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及探究实验,概述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2.通过列表比较各类无脊椎动物的异同,初步感知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生命观念、科学思维)3.关注无脊椎动物的生活环境,列举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情境任务】暑假里小明和爸爸妈妈开启了愉快的青岛之旅,感受大海的波澜壮阔、畅游金沙滩,体验了赶海拾贝,还在极地海洋公园见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你认识它们吗?如何将它们进行分类呢?不同类群的动物又有着怎样的特征?【评价任务】评价任务 评价要点 评价任务一: 腔肠动物 规范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水螅,说出水螅的外部形态特点、捕食特点、体壁和消化腔的特点(3☆ ) ( )☆能准确归纳腔肠动物的特征,并能举例说明与人类的关系(3☆ ) ( )☆任务二: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描述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生活环境、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点(3☆ ) ( )☆准确概括它们作为蠕虫动物的主要特征。(3☆ ) ( )☆任务三: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比较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的异同,初步感知“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趋势(3☆ ) ( )☆正确解释节肢动物数量多、分布广的原因,能举例说出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 ) ( )☆达标检测 所有达标检测及当堂达标一题1☆ ( )☆合计 共获( )☆ ( )☆【任务推进】任务一: 腔肠动物小明在游览有“青岛母亲河”之称的大沽河时,在一处水草丰茂的地方看到了许多身体随水流摆动的小动物,它们有的还固定在水草上,身体呈浅褐色,圆柱形,有时还能翻筋斗呢。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属于哪一类动物?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P72分组实验“观察水螅”,回答问题:1.自主探究(1)描述水螅的外部形态特点?(2)水螅是如何捕获食物的?(3)水螅的体壁和消化腔各有何特点?2.组际交流:(1)你知道的腔肠动物有哪些?尝试它们的主要特征(2)说一说腔肠动物和人类的关系?3.跟踪测评(1)俗话说“靠海吃海”,小明在这次旅行中可是大饱口福了。以下食材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清蒸海胆B.葱烧海参C.爆炒花蛤D.凉拌海蜇(2)小明在沙滩漫步的时候,见到了很多透明的水母被冲到了岸上。水母是青岛海边常见的腔肠动物。下列关于水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母的消化方式与草履虫相同,所有食物直接被吞入细胞进行消化B.身体呈两侧对称C.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D.消化道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任务二 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自主探究: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74——76页,认真观察图2.2-5、2.2-6和2.2-7,找出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相关特征并完成学案上的表格: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2.组际交流:分组展示,分析表格中填写的不足,并在学历案上进行补充和修改:3,归纳拓展:(1)结合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特征,分析它们与人类的关系?(2)雨后,小明和爸爸在公园里散步,看到地上蠕动着好多蚯蚓。这是为什么?如果它们不能及时回到土壤中,就有可能死亡,试分析原因。4.跟踪测评:(1)蛔虫、血吸虫和绦虫均营寄生生活。与这种生活相适应的特征不正确的是( )A.消化器官退化B.感觉器官退化C.运动器官退化D.生殖器官退化(2)小明通过观察发现蚯蚓一般昼伏夜出,但是白天下过雨后,经常见到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这是因为( )。A.土壤中缺少空气,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进行呼吸B.土壤中食物减少,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进行觅食C.蚯蚓到地面上来饮水D.潮湿的地面有利于蚯蚓的运动(3))如图是水螅、涡虫和蛔虫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注:水螅示意图指向由内到外为c、e、d。(1)从图中看出,水螅的身体由[d]______和 [e]______两层细胞构成,围成的腔[c]被称为______水螅吃进和食物在腔内被消化,食物残渣是由[b]_____排出。(2)水螅特有的捕食和防御利器是______,在[ a]______处分布最多。(3)[f]是水螅的______,其长成小水螅后,就会从母体上脱落下来,独立生活。(4)与水螅相比,涡虫的身体呈______对称,有明显的背面和[⑤]____之分,左侧和右侧之分。(5)从结构看,蛔虫的消化器官比水螅和涡虫复杂,表现在有______,从生活方式看,蛔虫与其它两种动物不同,营_______生活。任务三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小明在青岛海洋生物馆见到的蚌壳大的有车轮般大,小的有指甲般小。让他印象最深的是花仙螺。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它像一位美丽的花仙子,但却不娇弱,它的壳非常结实,螺塔呈阶梯状,外缘有一层螺旋状的刺,壳口为红色,美丽极了。同学们,你知道它们属于哪种动物吗?你知道的这类动物有哪些?快来交流一下吧!1.自主探究结合文中描述和生活经验,回答以下问题:(1)说出软体动物的生活环境?(2)尝试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3)分析课本2.2-9图文,说一说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2.组际交流: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3.拓展延伸:珍珠的形成珍珠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奇迹的过程。珍珠是由软体动物(例如牡蛎)产生的,它们能够在自己的外壳里分泌出一种名为“珍珠质”的物质,当异物进入牡蛎时,牡蛎就会用珍珠质包裹异物,形成珍珠。这些异物可能是沙子、寄生虫、海洋植物等,在进入牡蛎后,牡蛎会开始分泌珍珠质,并不断向异物周围的组织层中投放珍珠质,形成多层厚度的珍珠外壳。珍珠的形成需要几年或几十年的时间,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珍珠。跟踪训练(1)“铁板鱿鱼”、“爆炒花蛤”“酱汁生蚝”都是小明舌尖上的美味,鱿鱼、花蛤和生蚝都属于软体动物。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软体动物有的生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陆地上B.软体动物都有贝壳保护C.软体动物的身体有的对称,有的不对称D.软体动物身体都比较柔软(2)以下也是青岛海滨常见的水生生物,其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扇贝B.海蜇C.梭子蟹D.鲅鱼节肢动物——节肢动物是是生物圈中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无脊椎动物小明正在海洋生物馆兴致勃勃的参观,突然,一只面相凶恶的大螃蟹吸引了他,他立即拨开人群冲了过去,原来这只大螃蟹就是久仰大名的“巨鳌蟹”,又叫“杀人蟹”,体重达15kg左右,双鳌展开约4.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蟹。同学们,你知道大螃蟹属于哪种动物吗?这类动物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有哪些?它们都有哪些特征?1.自主探究:观察蝗虫标本,回答下列问题:①蝗虫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②蝗虫的足、翅、触角各有何特点?对蝗虫的生活有何意义?③推测蝗虫气门的作用?④体表坚硬,对蝗虫有什么意义?2.组际交流:(1).尝试总结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2).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节肢动物和人类的关系3.归纳拓展: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的比较类别 图例 相同点 不同点环节动物 身体分节 环节动物体节都相似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体节不相似,节肢动物有明显的共同特征精讲点拨: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分节,体表有外骨骼,这些是所有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一般为三对足、两对翅,是昆虫纲独有的特征。跟踪训练:(1)小明所在的生物兴趣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蚯蚓、蝗虫、水螅、 河蚌四种动物。下列有关这些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蚯蚓的体内没有脊柱B.水螅可以靠肌肉做翻筋斗运动C.河蚌的贝壳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长大D.蝗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足和触角均分节(2)下面关于蝗虫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蝗虫具有足和翅,扩大了他们的分布B.蝗虫用气门呼吸C.蝗虫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D.蝗虫的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有利于适应陆地生活(3)下列四种生物中,与右图所示生物亲缘关系较远的一个是( )课堂小结:列表比较无脊椎动物各类群的特点【知识建构】【当堂达标】当堂达标:1.小明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发现了水螅和涡虫,二者的共同特征是 ( )A.背腹扁平B.身体呈辐射对称C.有口无肛门D.体表有刺细胞2.下列关于血吸虫和蛔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扁形动物B.都属于线形动物C.消化管的结构都比较复杂D.都属于蠕虫动物,生殖器官都很发达3.下列有关无脊椎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有口无肛门B.蛔虫的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C.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都有贝壳保护D.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气门只是气体进出身体的通道4.小明做事非常认真仔细,在观察蝗虫、蜻蜓等昆虫时,发现它们的腹部不断进行收缩和舒张,这是它们在进行( )A.呼吸运动 B.消化活动 C.产卵 D.感受气味5.下列动物哪些是无脊椎动物?分别属于哪个类群?说出它们的主要特征和进化顺序。课外延伸:同学们,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无脊椎动物,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根据它们的主要特征分析它们比上一类群进化上的优势是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