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第三单元《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名著导读在我国的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年代铜墙铁壁新闻封锁有一个人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经过了四个多月的实地考察写满了14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本用完了30卷胶卷第一个向世界报道了“他们”的消息他就是:埃德加·斯诺学习目标1知识必备2“红星”照耀中国3长征之路漫漫4革命信仰精神5红色文化传承61. 了解《红星照耀中国》的相关文学常识及背景介绍。2. 熟悉主要人物形象、长征之路情节,增强爱国主义情怀。3. 学习阅读纪实小说的方法,激发阅读兴趣。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1905年出生于美国。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访问陕甘宁边区,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斯诺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写作。1941年,斯诺回到美国,仍然向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1972年2月15日因病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知识必备作品简介《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斯诺通过对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观察和描述,把枯燥的红区党组织、各种文件、会议等内容转变为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生动的文字。知识必备什么是纪实作品?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这类作品,或是记录历史,或是叙写现实,其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凭空虚构。《红星照耀中国》记录的是斯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是当时“红色中国”正在发生着的“现实”,而在今天读者看来则是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这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如何阅读纪实作品?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1.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2.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3.把握作品中的“事实”,还要读明白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4.阅读纪实作品,最终是要从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①要从事实中汲取营养;②要向作者“取经”;③要善于进行联系、比较、分析。红星照耀中国——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红星”照耀中国作者的采访经历&感受12篇4大主要内容介绍长征采访主要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主要人物彭德怀朱 德贺 龙周恩来毛泽东你最喜欢那个领袖人物呢?他们身上有着怎样的经历和品质?人物形象成长时期成熟时期富有反抗性,善于通过斗争为自己争取合法权益好学进取,有恒心,有毅力善于思考,有质疑精神质朴纯真,生活简朴,博览群书,涉猎广泛,精力过人,身体素质好,一丝不苟,有魄力,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同时他又是一个感情深邃,爱军爱民的领导者。毛泽东相关内容①与父亲的矛盾对抗②剪辫子、参军③自己到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自修半年④他的财物只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⑤谈及牺牲的同志和饥荒死人事件,他的眼睛湿润⑥将自己的上衣脱给战士穿,长征中和普通战士一样步行⑦对当前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提出的世界政局时事问题连斯诺都无法回答组建中国共产党组织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革命政权长征就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主要经历主要情节毛泽东周恩来人物形象主要经历相关情节①第一次见面用英语跟斯诺打招呼。②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③把胳膊爱护地搭在“红小鬼”的肩上,走过乡间田埂。就读南开任职黄埔军校帮助创建共产党领导学生运动组织“八一”起义在南方艰苦斗争长征组织大罢工平易近人,温和文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细心热情,善于计划,生活朴素,充满活力。沉着、说话温和,爱护部下,负责,诚实可靠,意志坚定,忠诚谦虚,服从指挥,有卓越的指挥才能。出生在穷苦的佃农家庭1905年考过科举过继给伯父,念了六七年的古书在姓丁的地主的私塾读书1906年在高等小学、中学、成都的体育学校里读过书,回故乡教体操1909年加入孙中山同盟会随蔡锷参加推翻清朝的革命寻找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最老的党员之一朱 德主要经历人物形象①仔细制定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书籍。②积极主动戒除烟瘾。③坚持寻找并加入共产党,寻找新的革命道路。④在柏林参加共产党,为声援“五卅运动”被捕。⑤在长期的作战中形成自己特殊的战术。⑥指挥全军打过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了敌人的五次大围剿。朱 德相关情节贺 龙人物形象外形特点大个子,又高又壮,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动作和他那声如飞雷的南方乡音一样瞩目。胡须浓密而整齐,经常叼着烟斗。性子急躁但很谦逊,威望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擅长口才、吸引力和声势大,喜欢马,加入共产党后,忠实于党,从未破坏党的纪律。憎恶富人,行动敏捷。贺 龙主要经历相关情节加入国民党被收编为省军,靠征收烟税为生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896年出生在湖南的一户贫困家庭,父亲是哥老会领袖,贺龙承袭父亲的威势,年轻时声名盖遍湖南省。效忠于汪精卫的武汉政府建立湖南的苏区,武装第一支农民军队①传说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②据说曾经不止一次把地方的哥老会全部成员收编进红军。③参加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④行军神出鬼没。人物形象英勇善战,威望高、口才好,信念坚定,谦虚,有出色的军事才能活泼,喜欢发笑,胃口弱,但是身体完全健康;住所简单,只有两身军装,军装上没有等级标志;吃的简单、节省,坦白、爽快、正直;体育上很活泼,是很好的骑手,不吸烟者,节欲者彭德怀人物形象主要经历出身湘潭县的一个农村在当地私塾念书时揍了老师参加共产党离家出走闯荡世界在湖南军校学习发展游击队①童年在私塾奋起反抗欺负他的地主孩子、老师,将祖母的鸦片、烟片踢掉。②青年时带领农民攻打囤粮的大地主。③从事谍报工作被抓时不屈服,坚决不招供。④长征中经常步行,把马让给其他同志骑。⑤司令部陈设简陋,伙食与部下一样,很简单。⑥将国民党的悬赏通缉传单收集起来印刷红军宣传品。彭德怀相关情节⑦善于总结战术经验,巧妙运用游击战取得胜利。⑧喜欢孩子,尊重少年先锋队员“红小鬼”,将棉衣给小号手披上。长征之路漫漫“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关于长征你了解多少呢?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过草地爬雪山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四渡赤水请你从以上几个长征经典事件中选择你熟悉的讲一讲吧!红军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忠诚爱国。革命信仰精神长征中的故事令人无比感动,这里面都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同一种精神——长征精神它的内涵是什么呢?中国共产党革命信仰: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即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①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②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③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⑤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红军的精神: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传承长征精神呢?例:长征精神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当代中学生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脚踏实地为实现革命理想争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而努力。红色文化传承王树增《长征》全书以长征的时间推进和地域转换为基本架构,从1934年10月贵州甘溪突围写到1936年10月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完整地展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红军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这种全景式的写法,使得《长征》有着史诗般的宏大与庄严。阅读推荐李鸣生《飞向太空港》这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全景式地描绘了此次卫星发射的全过程,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作品以历史的笔法勾勒概貌,烘托背景。以文学的手法讲述故事,期造人物,描绘细节,表达情感,可读性强;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自豪的情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