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树立正确国家利益观,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能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3.能分析归纳出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做法。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树立正确国家利益观,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难点: 能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导入语:同学们,在学习本节课之前,我们首先来看这样一段视频。 视频:《香港回归外交官安文彬先生,为争2秒谈判16轮》 设问:谈判16轮,只为争取2秒,为什么要争? 导入语:对的同学们,我们在争的是国家荣誉、国家尊严、国家主权,这2秒的背后其实是为了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那我们如何向安老那样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首先来明确一下本节课学习目标,同学们一起来齐读。其中树立正确国家利益观,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本节课重点,大家要做到心中有数。 创设情境:本节课共有三个环节:感危机,树观念;学榜样,明方向;践行动,勇担当。我们首先进入第一环节——感危机,树观念。 环节一:感危机 树观念 引导语:前段时间“新疆棉花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们一起来看: 呈现材料:《新疆棉花事件》 思考:请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些公司行为的认识。 总结: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正如同学们总结的,新疆棉花事件不仅涉及到我国的经济利益,还造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持续存在的强迫劳动和其他侵犯人权行为,煽动新疆动乱,严重损害我国的政治利益。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危害祖国为耻。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影响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呈现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追问:针对这起事件,生活中有人以爱国为由,上传焚烧耐克鞋子视频、谩骂侮辱耐克主播、阻挠实体店营业。你怎么看这些“爱国”行为? 追问: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表达爱国情感? 总结: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珍惜这一难得的机遇,要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自觉维护团结稳定的大好环境,维护国家利益。 要点归纳:1.怎样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过渡:其实维护国家利益,不仅思想上要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更要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上,在生活中去捍卫国家利益。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学习榜样,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环节——学榜样,明方向。 环节二:学榜样 明方向 引导语:我们一起来通过一个视频,走近“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视频展示:“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思考:黄旭华是如何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的? 总结:同学们总结的很到位。面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黄旭华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做到了以国为家、心甘情愿地奉献一生。 点拨:其实,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国家利益是最大多数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它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具有至高无上的特点。个人利益则是作为国家中的一个成员的利益,所以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我们也要重视个人利益,在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去尊重、保障、满足个人利益。同时国家利益的实现为个人利益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我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又客观的推动了国家利益的实现,所以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跟本上是一致的,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结合视频思考:你可以从黄旭华身上感受到一种什么精神? 总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默默无闻,不求名利的高尚情操。“在惊涛骇浪的孤岛,他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在一穷二白的年代,他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他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因为爱国,黄旭华院士坚持不解,数十年如一日;因为爱国,黄旭华院士不惧艰险,一路高奏科研凯歌;因为爱国,黄旭华院士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黄旭华院士的一生是奉献给国家的一生,是深藏功与名的一生,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自己报效祖国的誓言。风雨无悔三十载,“舍”的是亲情,“得”的是国家强盛。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种脚踏实地的具体行动,在“国家需要”与“家庭需要”同时摆在面前时,黄旭华院士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国家需要,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课堂辩论: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有没有什么万全之策,既可以维护国家利益,又能保障个人利益? 总结:生活中,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难免发生矛盾,而我们通过辩论也会发现,真的很难找到万全之策。面对选择,在革命战争时期,无数的人民英雄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在和平发展的年代,一批批优秀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繁荣富强,无私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在抗疫中,无数最美的逆行者勇挑重担,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逆流而上!戍边战士将胸膛迎向重围,后背留给祖国,在他们身上闪耀同样的光芒,用实际行动坚定捍卫国家利益!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代,更应该用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我们一起进入第三环节——践行动,勇担当。 环节三:践行动 勇担当 引导语: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有哪些言行损害“国家利益”呢 呈现材料:生活中损害国家利益的情景,选择其中一个情景,说出你的做法和原因。 过渡:我们始终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生活中,遵守法律,就是维护国家利益;恪守道德,也是维护国家利益。 设问:那大家知道我国国家安全举报电话是什么吗? 过渡: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公民一旦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可拨打举报电话12339,国家会对提供重要情况或线索的举报人给予表彰奖励!我们青少年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积极捍卫国家利益。 学生结合视频进行发言。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学生结合课前查阅资料,生活积累进行分析总结。 学生结合生活与教材内容,根据问题回答。 学生结合总结对知识点进行标注。 学生结合视频、教材知识进行展示。 学生根据视频和教材内容进行自主思考、总结并进行成果展示。 学生根据课前准备和活动要求进行合作讨论、总结并进行成果展示。 学生结合生活和所学知识进行展示。 学生谈谈自己参与此活动的感想与收获。 1.视频画面直观生动,更好激发学生兴趣; 2.以学生们熟知的故事为主,将教材融入生活。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以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学生自学、整理、归纳,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理论到实践,形成情感共鸣,有利于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巩固。 帮助学生深刻领悟个人的人生道路与国家民族的前进道路相契合的真正内涵和价值体现,有利于突破难点。 遵循学生认知特点,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感受老一代科技工作者的赤子之心,进而能够以他们为榜样,立志报效国家。 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人生选择过程中,应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矛盾与冲突,有利于突破难点问题。 使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融入课堂学习,针对身边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达到情感共鸣。 学生进行思考,将知识落实到行动,实现情感升华。 课堂小结总结:纵观本节课内容,我们主要探讨了哪几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 呈现课堂小结 总结升华:同学们,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维护国家利益是我们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作为祖国的青年一代,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肩负起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学生根据提纲思路整理本节课问题。提纲整理本节课知识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地学习思路,实现对整节课的把握,达到学习目标。 课后实践“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请大家结合本课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关于“国防意识”的调查。具体要求如下: ☆查阅相关资料,设计调查问卷; ☆在社区和学校开展调查问卷; ☆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撰写调查报告; ☆下节课小组展示交流。将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实现知行合一。 板书设计 1.以课堂的三个活动为内容,启迪学生思考再现活动探究内容; 2.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更有利于构建思维网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