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六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单元教学教案(2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第六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单元教学教案(2课时)

资源简介

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 责任与角色同在 设计者 课时 2课时
教材内容分析 课程内容:本课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的内容,共分为两框,第一框《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主要讲了责任的含义和来源,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人人都能够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第二框 《做负责任的人》主要是让学生懂得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知道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课程价值:本课能帮助学生认识到承担责任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终引导学生能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自觉主动地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做应该负责任的公民。
学习者 分析 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来看,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责任意识,初步体会到承担责任的快乐,大部分学生能够较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受认知水平和生活阅历所限,初中学生的责任意识还不够强,履行责任的能力还不够强,意志还不够坚定,情感还不够牢固。有的学生面对责任时有逃避推诿现象,不能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 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已具备的知识来看。刚刚学习过关于规则以及道德、法律的相关行为认识,所以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已确立和增强,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因此在这里更应进一步明确责任的相关知识。
学习 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 以积极的态度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 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 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 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做出合理的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知道责任的含义和来源; 知道责任与角色之间的关系; 了解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 懂得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知道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学习 重难点 重点 责任与角色之间的关系;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难点 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成为负责任的人
教学 策略 教法 活动探究法、情境体验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 合设置问题进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情境体验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感受责任】 导入:你见过凌晨4点的城市吗? (播放视频) 过渡:观看完视频,我们能感受到,一座城市的苏醒其实是很多人的努力,很多人都在为自己为大家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那么究竟什么是责任,生活中谁该对我负责,我又该对谁负责,以及我怎样才能做一个负责人的呢?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究 学生观看视频,从中感受在这些人身上都彰显出了什么精神和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并且给予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更好的感受到责任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
【认识责任】 展示情景剧第一幕“子轩家” 让学生思考:情景中,子轩、爸爸、妈妈分别扮演哪些角色,又承担了哪些责任? 展示表格 选择学生进行表演。 学生讨论思考 学生集体回答,填充好表格
问:从上述表格中,我们能看出责任究竟是什么?责任又来自于哪里? 归纳: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责任与角色】 请结合图示谈一谈,日常生活中你都扮演了哪些角色,分别承担着怎样的责任? 进一步思考: 1、这是同学们现在的角色与责任,那么将来呢?你的责任与角色会发生变化吗? 2、结合上述,说说责任与角色的关系是什么? 归纳:责任与角色的关系:①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 ②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学生讨论,并作出回答。(如责任是一个人该做的事情,来自于道德、法律等等) 学生思考,回答(子女、学生等等角色) 学生思考回答: 角色会发生变化,责任也会变化 每一个角色都会有相应的责任,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表演的模式,调动学生的活跃度,以填写表格的方式,明确角色和责任,让学生更直观的明白什么是责任,责任与角色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过渡:中考前夕,子轩正全力冲刺中考;不巧的是妈妈患了重病住院了,需要人照顾;但他的爸爸在执行紧急救援任务,老人在老家也不方便。 子轩很矛盾:是继续留在学校上学,还是去医院照顾妈妈? 谈一谈:你支持哪种做法? 归纳: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从中我们也看出了,生活中究竟我们对谁负责,谁又对我们负责呢?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展示情景剧第二幕“医院病房” 思考:在这一幕中,子轩在对谁负责,谁又在对子轩负责? 归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生活中每个人首先要学会自己对自己负责,其次也还有他人为我们承担着责任。 追问: 哪些表现属于自己对自己负责呢?自己对自己负责有什么意义呢? 生活中还有哪些他人为我们负责呢?面对这些人我们又该如何? (展示一些为我们负责的人的图片) 归纳:首先,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及意义。其次,生活中有很多人在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 追问:如果生活中的每一个都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又有什么意义呢? 归纳:人人都承担责任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②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的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学生思考并回答 (继续上学,要对自己负责,以学业为重…… 照顾妈妈,妈妈抚养我们不容易,我们要对妈妈负责……) 选择学生进行表演 学生思考回答(子轩对自己和妈妈负责了,老师同学还有子轩也对自己负责了) 学生讨论,回答 比如认真完成作业、遵守承诺等。只有对自己负责了才能更好的对他人对社会甚至对国家负责。 有医生、警察、清洁工等,都在为我们负责,我们要感激他们。) 学生思考回答: (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人们生活更加幸福……)
设计意图:通过又一幕情景剧,与之前的活动紧密联系,在分析中提升学生的认知度,认识到生活中究竟哪些人为我们负责,我们又该为谁负责。最后提升到社会层面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过渡:那么既然认识到责任了,我们又该怎样才能做一个负责人的人呢? 【做负责任的人】 展示情景剧第三幕“我要当班委” 思考:从刚刚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如果子轩当了班委,他会付出些什么?再想想,难道他不会获得一些回报吗? 归纳: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有哪些。代价: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回报:物质回报和精神回报。更重要的是精神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 、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选取学生进行表演 学生讨论,回答 (可能会付出时间精力,甚至受到责备等,但也会获得一些能力的提高,老师的赞许等)
追问:子轩该如何去选择是否去当班委?一旦选择了,又该如何做呢? 归纳:面对生活中那些可选择的责任,要有勇气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作出合理选择。我们一旦作出了选择,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学生思考,回答 (他应该衡量一下自己的付出与回报,考虑自己是否接受,如果承担了,就不能退缩)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两难情境的选择,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责任感。通过班委竞选这件事,引导学生明白承担责任意味着付出,意味着沉甸甸的分量。并激发学生思考想象,承担责任也会有所回报。更需要进一步增强学生责任感,一旦承担了,就要义无反顾。
展示材料第四幕“子轩的为难” 思考:子轩为什么这么做?他这样做值得吗? 归纳:面对生活中,那些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责任,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到“我承担,我无悔”。 过渡: 在我们的社会,面对责任通常有这三种表现: ①有种人千方百计逃避自己的责任。 ②有种人会努力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付出自己该付出的,得到自己该得到的。 ③还有些人从来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尽心尽力地承担着社会责任。 问:1、你会成为哪种人? 2、面对这三种人,我们该持有什么态度呢? 播放视频——感动中国人物 归纳: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不言代价与回报的人,正是因为他们,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阳光和希望。 追问:作为青少年的你们,又该如何去承担起责任呢? 归纳:我们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 学生思考,回答 (虽然子轩对承担话剧社社长这项工作感到为难,不情愿,但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这种情绪而影响工作,更没有采取抱怨、懈怠的态度,而是积极投入到工作当中,并且把工作做得井井有条。他获得了赞许,使自身价值得以提升,因此是值得的。 ) 学生回答:我应该是成为第二种人 唾弃第一种人,成为第二种人,崇敬第三种人 学生观看视频,认识到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不言代价与回报的人 学生思考,回答 (努力学习,提升素质,将来报效祖国……)
设计意图:通过子轩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有些事情虽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也要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通过感动中国人物故事,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履行责任时不计代价与回报。
课堂 小结 通过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到了责任是什么,以及我们的责任一般来自于哪。还有知道了自己扮演的角色,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也知道了我们该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去承担责任。认识到承担责任会付出什么,又会得到什么。知道该怎样去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板书 设计
作业 设计 列一列,你认为你负责任的事情,看谁列的多。 搜集一些不言代价与回报的事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