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人教版)(共16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人教版)(共16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新课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蜡烛营造爱情的甜蜜与浪漫。蜡烛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广泛的用途。
思考:对于蜡烛的燃烧你有没有更多的思考呢?比如说蜡烛是由什么做成的?它燃烧后生成什么?
(1)点燃前
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气味;石蜡的密度比水小还是大?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圆柱形 白色固体 轻微气味 质地软
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小
(2)点燃蜡烛时
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火焰分为几层?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蜡烛的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个部分。外焰燃烧得更充分,温度最高,火焰最为明亮。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片刻后取下,迅速向烧杯中到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又有什么现象?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3)熄灭蜡烛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如图所示,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熄灭蜡烛时,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石蜡固体小颗粒
问题与分析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蜡烛哪去了?是消灭了、还是变成了其它物质?若变成其它物质?是什么物质?
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结论
蜡烛+氧气 二氧化碳+水
点燃
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同学们在体检的时候都做过肺活量的测试。那么,你们知道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成分有什么不同吗?
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提出问题】人体呼吸前后,气体发生改变了吗?有哪些变化?
人体呼吸前后:
1、氧气的含量是否发生改变
2、 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发生改变
3、水蒸气的含量是否发生改变
增多?
减少?
实验1、收集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比较一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空气、人体呼出的气体均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2、在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分别插入一根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能得到什么结论?
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现象
插入空气中的木条继续燃烧;插入呼出的气体中的木条火焰立即熄灭
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少于空气中含有的氧气
实验3、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能得到什么结论?
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人体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出现浑浊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多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现象
结论
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放置不动的玻璃片上无明显变化;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珠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多于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
现象
结论
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一块放置不动,对着另一块呼气.
1、 实验室配制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生成,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气体。
2、干脆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这是为什么
四、巩固练习
四、巩固练习
3、通过探究实验“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呼出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比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多
B.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含量完全相同
C.减少空气中的氧气便转化为呼出气体
D.呼出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没有氧气
4、在对呼出气体进行探究前,小明同学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可能比空气中的多。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环节(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制订计划 D.交流与表达
5.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⑴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_______(同上)。
⑵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活塞B_______,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Ⅰ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于______,而是来自于_____________。
四、巩固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