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部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部编版)

资源简介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部编版)
一、选择题
1._______________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
A.伯里克利 B.汉谟拉比 C.屋大维 D.斯巴达克
2.欧洲文明长期以来吸引着世界的眼球。“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希腊 D.古代印度
3.阳阳喜欢看央视《国宝档案》栏目,惊叹于古人创造的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惊叹之余,她想探究西方文明之源,她应该了解 ( )
A.古埃及的历史 B.古巴比伦的历史
C.古印度的历史 D.古希腊的历史
4.他创造了一个大帝国,为世界文化打上了深深的希腊烙印。“他”是
A.伯里克利 B.亚历山大 C.屋大维 D.克伦威尔
5.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为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在此,他强调的是被称为民主政治的
A.原因
B.过程
C.方法
D.程序
6.“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 )
A.体现了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B.使雅典公民不受法律制裁
C.忽视妇女等参政权 D.维护了全体人民的利益
7.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是在(  )
A.伯里克利时期 B.屋大维时期
C.亚历山大东征 D.穆罕默德时期
8.历史上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第一次交流互鉴的是
A.亚历山大东征 B.罗马帝国扩张
C.阿拉伯人的传播 D.马可·波罗来华
9.小明同学正在阅读下面这部作品,他在此作品中可以读到的内容是( )
①亚历山大继承了罗马共和国的王位
②亚历山大与波斯军队在叙利亚的伊苏平原作战
③亚历山大兵不血刃进入埃及
④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 )
A.杜绝官场腐败 B.宣扬神权至上 C.完善选举制度 D.增强责任意识
11.“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史”指“史实”或“史料”。“论”指“结论”或“理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A.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B.公元前6世纪,佛教创立于古印度
C.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D.公元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12.观察某一时期古代雅典居民的结构图,根据所学判断,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与居民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拥有公民权的雅典居民人数最多
B.外邦人同样享有雅典广泛的民主
C.图中的自由民都拥有直接参政权
D.图中的自由民是雅典民主的基础
13.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这些素材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文明的冲撞与交流 D.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14.伯里克利执政时期的雅典成为“全希腊的学校”。这反映了雅典( )
A.建立了疆域辽阔的帝国 B.公职人员可以领取津贴
C.全体公民享有政治权利 D.政治经济文化达到鼎盛
15.有历史学家曾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狭窄的一隅生活着500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了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制度……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材料反映的是( )
A.古希腊文明 B.拜占庭文明 C.古埃及文明 D.阿拉伯文明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下列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
1课古代埃及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第3课古代印度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材料二:
(1)古代亚非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为什么?
(2)古代欧洲文明和古代亚非文明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古代欧洲文明与亚非文明不同特征形成的根源。
17.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执政官)从候选人中抽签决定,候选资格无任何财产、等级和资历的限制。其他各级官职和五百人会议成员则在各选区合格公民中直接抽签产生……贫富问题不再是影响公民担任公职的因素,而贵族会议丧失一切政治权利,只处理与宗教有关的事务。
——伯里克利改革
材料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伯里克利改革的主要内容。
(2)材料二中,图一“通途”上禁止哪些人通行?图二中雅典居民比例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
(3)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公职开放,权力充分,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故A不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任君主,颁布《汉谟拉比法典》,排除B;屋大维是古罗帝国皇帝,排除C;斯巴达克是古罗马色雷斯角斗士,领导了反抗罗马共和国统治的斯巴达克斯起义,排除D。故选A。
2.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是欧洲文明的摇篮,C项正确;ABD项与之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3.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想探究西方文明之源,应该了解古希腊文明,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文明属于大河流域文明,不符合题意;故选D。
4.B
【详解】根据所学,材料中“他创造了一个大帝国,为世界文化打上了深深的希腊烙印”中的“他”指的是亚历山大。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开始了亚历山大东征。历时十年,亚历山大征服了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最终建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这一东征是一次掠夺性远征,对亚洲文明造成一些毁坏性的破坏,但是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人移民到了西亚,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西方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经这一途径,希腊和与东方文化获得了直接交流和融合的机会。B项正确;伯里克利是古希腊的执政官,没有建立大帝国,排除A项;屋大维没有称帝;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至圣至尊的意思)的尊号。没有建立大帝国,排除C项;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人物,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5.A
【详解】根据题干“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的信息可知,题干材料强调的是被称为民主政治的原因,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与题干无关,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
6.C
【详解】根据题干“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忽视妇女等参政权。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当时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有这种民主,选项C符合题意;雅典民主只体现了成年男性公民的权利,选项A不符合题意;使雅典公民投票后产生的后果不受法律制裁,选项B不符合题意;雅典民主政治只体现全体成年男性公民,但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有这种民主,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A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是在伯里克利时期。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当时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有这种民主。A项符合题意;屋大维时期是罗马进入帝国时期,排除B项;亚历山大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排除C项;穆罕默德时期在阿拉伯半岛建立政教合一的帝国。排除D项;故选择A。
8.A
【详解】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历经10年征战,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历史上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第一次交流互鉴,A正确;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27年,阿拉伯帝国建立于公元8世纪,马可·波罗来华是在公元14世纪,BCD项发生在亚历山大东征之后,因此不是第一次交流互鉴,排除。故选A。
9.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3.5万大军,在叙利亚的伊苏平原以少胜多,击败了波斯大军。亚历山大继续南下,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随后,兵不血刃进入埃及。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从埃及转而进入两河流域,与波斯大军再度会战。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②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亚历山大与罗马共和国没有联系,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据题干“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可知,雅典官员就职、陪审员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成人前,都必须宣誓,这有利于增强这些人的责任意识,D项正确;“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并非都是官员,因此不能说明这些宣誓旨在防止官员腐败,排除A项;题干内容未体现宣扬神权至上,排除B项;成人宣誓仪式与完善选举制度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论”指“结论”或“理论”。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这是对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的结论,属于史论,C项正确;ABD项都是历史“史实”的叙述,排除。故选C项。
12.D
【详解】观察“古代雅典居民结构比例图”可知,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叙述准确的是图中的自由民是雅典民主的基础。D项正确;图片中没有涉及公民权人数,排除A项;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当时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有这种民主,B项错误,排除B项;图片没有涉及自由民拥有直接参政权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3.C
【详解】根据材料“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马可·波罗来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文明的碰撞与交融有两种方式,一是暴力冲突,往往以战争的形式展开,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灾难,但客观上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整合,如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等二是和平交往,以商人的互市、使者的往来为主要形式,带来的是物质财富上的互通有无,精神文化的交汇更新。如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商人的活动、玄奘西游、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因此,这些素材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古代文明的碰撞与交融。C项正确;“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与“中华文化的吸引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无关,排除AB项;“马可·波罗来华”与“帝国的扩张与崛起”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4.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经过伯里克利的改革,雅典政治经济文化达到鼎盛,此时被称为雅典成为“全希腊的学校”,D项正确;雅典没有建立帝国,排除A项;公职人员可以领取津贴,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全体公民享有政治权利,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15.A
【详解】根据材料“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可知,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西方文明的摇篮,A项正确;拜占庭文明不是西欧文明的摇篮,排除B项;古埃及地处非洲,是非洲文明的摇篮,排除C项;阿拉伯地处亚洲,排除D项。故选A项。
16.(1)大河流域,北纬20o—40o。原因大致有: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参考提示:根源在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两种文明的不同特征。古代亚非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属于大河文明;古代欧洲文明产生于海洋地区,属于海洋文明。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亚非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北纬20o—40o。原因大致有: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源在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两种文明的不同特征。古代亚非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属于大河文明;古代欧洲文明产生于海洋地区,属于海洋文明。大河流域,北纬20o—40o。原因大致有: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17.(1)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建立津贴制度,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
(2)禁行:外邦人、奴隶、妇女等。实质问题:雅典的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是少数人的民主。
(3)理解:狭隘——仅是本邦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充实——城邦合法公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从候选人中抽签决定,候选资格无任何财产、等级和资历的限制”可知,这体现的是,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根据所学和材料一“贵族会议丧失一切政治权利,只处理与宗教有关的事务”可知,这体现的是,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其他各级官职和五百人会议成员则在各选区合格公民中直接抽签产生……贫富问题不再是影响公民担任公职的因素”可知,这体现的是,建立津贴制度,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示意图可知,图片1体现出,禁行的是外邦人、奴隶、妇女等;图片2体现出,民主的实质问题是,雅典的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是少数人的民主。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二可知,说它最狭隘,这是因为,它仅是本邦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说它最充实,这是因为,城邦合法公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